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所有接触到他视线的人,都感觉脖颈后面一阵发凉,仿佛被一头刚刚饱餐过后的猛虎盯上。

“还有谁?”

李云龙的嗓音已经恢复了平静,但那平静之下,是更加令人心悸的威压。

“还有谁觉得,朕的燕云重建,耗费太大?”

“还有谁觉得,朕的新军扩编,太过烧钱?”

“还有谁觉得,朕的火器研发,是奇技淫巧?”

“还有谁觉得,咱们应该省吃俭用,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他每问一句,就在大殿里踱上一步。

“都给朕站出来!”

“今天,咱们把话说明白!一次性解决!”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响。

然而,整个朝堂,鸦雀无声。

之前那些义愤填膺、准备慷慨陈词的御史言官们,此刻全都成了缩头乌龟,把头埋得比谁都低,恨不得在金砖上挖个洞钻进去。

开玩笑!

赵秉义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那绝望的哭喊声仿佛还在耳边,谁还敢在这个时候去触皇帝的霉头?

那不是忠臣,那是蠢货!

李云龙停下脚步,环视一圈,唇边扯出一抹冷酷的弧度。

“没人了?”

“很好。”

他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鸦雀无声的结果非常满意。

“既然没人反对,那就是都同意朕的做法了。”

“先把这个没用的东西拖出去。”

户部尚书赵秉义被金吾卫的甲士架着胳膊拖拽出去后,紫宸殿内陷入了一片令人窒息的死寂。

空气粘稠得化不开,每一次吸气都带着沉重的压力,仿佛能听见自己心跳的擂鼓声。

所有官员都深深地垂着头,脖颈僵硬,恨不得把下巴抵在胸口,用官帽的帽檐遮住自己所有的神态。

谁也不想成为第二个被“拖出去”的人。

前任户部尚书那凄厉的哀嚎似乎还缭绕在殿宇的梁柱之间,提醒着每一个人,龙椅上那位主宰着他们命运的皇帝,究竟是何等的反复无常,何等的铁腕无情。

李云龙站在大殿中央,宽阔的胸膛依旧在微微起伏。

他刚才那通雷霆万钧的爆发,是他蓄意点燃的一把火。

他需要用这种最蛮横、最不讲道理的方式,直接烧掉所有盘根错节的阻碍,斩断那些通往妥协与退让的后路。

他要让这满朝的文武百官,从骨子里记清楚,他李云龙的决心,不是他们可以揣测和动摇的。

现在,戏唱完了,该收拾残局了。

户部是国家的钱袋子,尤其是在这个北伐的准备阶段,军费、抚恤、重建……哪一样不是张着血盆大口等着喂食的巨兽。

这个位置,一天都不能空着。

找谁来接这个滚烫的烂摊子?

李云龙的视线,缓慢而沉重地从底下那群垂首肃立的官员身上一一碾过。

李纲?

不行,李纲是国之柱石,得坐镇中枢,总揽全局,不能陷在钱粮的泥潭里。

宗泽?

更不行,老爷子是国之利刃,管着天下兵马,让他去跟铜钱打交道,那是拿宰牛刀去剔牙,纯属浪费。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在他脑海中闪现,又被他迅速地划掉。

他需要一个特殊的人才。

一个既要有本事搜刮钱财,又要有手段摆平非议的人。

最重要的一条,这个人必须绝对听话,是他李云龙手里的一把刀,让他捅谁就捅谁,让他怎么捅就怎么捅,绝不能有半点自己的想法。

这个人,不能是传统意义上的清流君子,因为那些人满脑子都是“取之有道”,而他现在急需的,恰恰是能“无中生有”,能从石头里榨出油来的“邪道”。

这个人,还必须足够机灵,能立刻领会他那些看似荒唐疯狂的计划背后,真正想要达成的目标。

突然,李云龙的搜寻停住了。

他的注意力锁定了一个身影。

一个站在文官队列最末尾,拼了命地缩着脖子,整个人都散发着“不要看我,我只是个凑数的”气息的家伙。

那人皮肤微黑,身形在宽大的官袍里显得有些单薄,姿态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猥琐,可那双偶尔抬起的眼睛里,却藏着一股子压不住的精明和算计。

正是刚刚从燕云述职归来,还没来得及在京城享受几天安稳日子,就被拉来上朝的宣传使——秦桧。

李云龙的唇边,缓缓浮现出一抹极具玩味的笑意。

就是他了!

这家伙的履历,简直是为这个位置量身定做的。

在燕云,被自己逼到了墙角,居然能放下读书人的所有矜持和体面,活学活用他李云龙的手段,搞出了“打土豪分田地”这种惊世骇俗的操作。

而且,他还真就给搞成了,把燕云的豪强劣绅收拾得服服帖帖,搜刮出了海量的钱粮,为燕云重建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不是个死脑筋,是个能为了活命和前途,抛弃一切所谓原则的实用主义者。

他怕死,他惜命。

他骨子里贪婪,但他的能力足以支撑起他的贪婪。

最关键的是,这家伙的把柄,被自己死死地攥在手里,他对自己有着源于灵魂深处的恐惧,绝对不敢生出半点异心。

没有比他更合适的“背锅侠”……不,是“开拓者”了。

“小秦,秦桧。”

李云龙不带任何情绪的呼唤,在大殿中清晰地回荡。

这两个字,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让那个努力把自己缩成一团的身影,如同被针扎了一般,猛地一颤。

秦桧的心脏瞬间沉到了谷底,脑子里嗡的一声,只剩下一个念头:“完了。”

他慢吞吞地,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把那颗千斤重的头颅抬了起来。

视线一接触到龙椅方向,就正好对上了皇帝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睛。

一股刺骨的寒意,从他的尾椎骨一路向上,直冲后脑。

“臣……臣在……”

秦桧颤巍巍地走出队列,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双腿已经不听使唤地开始发软。

“刚才赵秉义的话,你都听见了?”李云龙开口了,问题平淡无奇。

“听……听见了。”秦桧的嗓子干得冒烟。

“那你觉得,他说的有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