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无数被霸占的良田,在时隔多年之后,终于重新回到了真正耕种它们的主人手中。

燕云的民心,以一种雪崩般的速度,迅速地,不可逆转地归附于大宋。

“跟着赵官家,有地种,有饭吃!”

这句再朴素不过的话,成了所有燕云百姓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共识。

更让秦桧和杨再兴感到惊喜的是,随之而来的变化。

无数刚刚分到土地的青壮年,脸上洋溢着从未有过的激动与振奋。

为了保卫这份来之不易的果实,保卫自己的家园和田地,他们主动找到了杨再兴的军队,强烈要求加入边防军。

“将军!俺也要当兵!俺不能让金狗子再回来!”

“对!谁敢来抢俺的地,俺就跟他拼了这条命!”

这些刚刚从泥地里抬起头的汉子,每一个人的情绪里都憋着一股狠劲,那是扞卫自己财产的决心。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杨再兴麾下的边防军,就扩充了近三万人。

而且这些新兵,根本不需要战前动员,个个都斗志昂扬,恨不得立刻就上战场去跟金人拼命。

秦桧主导的这场“政治宣传”和“民心争夺战”,取得了空前绝后的巨大成功。

夜深。

幽州府衙内,灯火通明。

秦桧坐在书案前,亲手研墨,铺开了一张奏章专用的宣纸。

他提笔,准备将这份写满了辉煌战果的奏报,详细地呈给远在京城的皇帝陛下。

当他写下“燕云民心已定,军心可用”八个字时,一股前所未有的激动与豪情,冲刷着他的四肢百骸。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觉到,原来,跟着那位看似疯癫,行事毫无章法的皇帝陛下干一番事业,是这么的刺激,是这么的有成就感!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升官发财所能带来的满足。

这是一种亲手扭转乾坤,重塑历史的巨大快感!

就在秦桧的名字被赵鼎和一众文官在燕云大地反复提起,搅动风云的时候,李云龙的后院,也终于荡起了一点小小的波澜。

当然了,这点波澜,在他看来,恐怕连个浪花都算不上。

充其量,也就是池塘里丢了颗小石子,响了一声,然后就没了。

起因,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他对冷妃赵小云的“专宠”。

李云龙这人,骨子里就没什么弯弯绕绕的花花肠子。

他觉得谁对他胃口,就掏心掏肺地对谁好。

他喜欢赵小云那份安安静静、不争不抢的性子,看着舒坦,待在一起心里也安宁。

所以每天处理完那些能把他脑浆搅成一锅粥的政务后,十天里头,倒有八九天都是雷打不动地歇在清芷阁。

皇帝的偏爱,自然是实打实的。

那些赏赐的金银珠宝、奇珍异玩、绫罗绸缎,就跟不要钱的自来水似的,哗啦啦地往清芷阁里送。

这下可好,算是结结实实地捅了马蜂窝。

后宫是什么地方?

这里可不是什么莺莺燕燕的花园子。

这里是一座没有硝烟,却比任何战场都更加残酷的角斗场。

女人们赌上自己的一生,争的,无非就是皇帝身上那点虚无缥缈,却又至关重要的恩宠。

以前赵佶那个倒霉蛋在的时候,虽然那家伙也偏爱几个特定的妃子,但大体上还能装模作样地搞个“雨露均沾”,让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

可现在这个披着赵佶皮的李云龙,做事是真他娘的不讲半点规矩。

喜欢就是喜欢。

讨厌就是讨厌。

一点遮掩的意思都没有,全摆在脸上。

他这么一搞,赵小云固然是风光无限,成了后宫里人人艳羡的存在。

可其他那些被彻底冷落的妃子,心里头就跟长了草似的,又酸又涩,不是滋味。

几个入宫资历较老、背后家族在朝中也有些分量的妃子,很快就坐不住了。

她们凑在一起,嘀嘀咕咕,最终联合了起来。

直接去找李云龙闹?

她们可没那个胆子。

这位新皇的脾气,她们可是早就听说了,那是一言不合就敢在朝堂上动手的狠角色。

于是,她们便曲线救国,找到了后宫的总管太监,王公公。

这王公公可不简单,是伺候过两代皇帝的老人了,在宫里的资历比谁都深。

他这辈子最看重的,就是宫里的“规矩”和“体统”。

说白了,就是个老古板。

他也早就对新皇帝这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的“不合礼数”的举动,腹诽良久了。

比如,堂堂天子,在御花园里跟一群五大三粗的禁军将士们掰手腕,还赌钱。

比如,用膳的时候,不喜欢正襟危坐,偏偏喜欢蹲在金丝楠木的椅子上,说是那样接地气。

再比如,对正宫皇后不冷不热,却独独宠着一个以前连名字都排不上号的小小才人。

每一件,都让王公公觉得祖宗的脸面被丢尽了。

这天,李云龙刚下朝,浑身舒泰,正琢磨着晚上去赵小云那儿,让她整一顿热气腾腾的炭火铜锅,好好涮一顿羊肉。

刚走到养心殿门口,就被人拦住了。

王公公领着几个同样上了年纪的老太监,一个个神情肃穆,捧着一本厚得跟城砖似的、用明黄缎子精心包裹的书,齐刷刷跪在了殿门正中央。

“陛下,老奴有本要奏。”

王公公那公鸭嗓子又尖又细,透着一股子悲壮的意味。

“有屁快放!”

李云龙正想着那鲜嫩的羊肉片子,被这一下打断了思路,登时不耐烦地吼了一嗓子。

王公公被他这粗话噎了一下,但还是稳住了心神,将那本大书用双手高高举过头顶,动作标准得跟教科书一样。

“陛下,此乃我大宋开国以来,列位先皇传下的《祖宗家法》!”

他一字一顿,说得是掷地有声。

“书中详尽记载了我大宋历代先皇的言行规范,治国方略,以及后宫礼法,乃是我赵氏皇族万世不易之基石!”

他身后,几个被各宫妃子派来的说客太监也立刻进入了状态,一个个捶胸顿足,哭天抢地起来。

“是啊陛下!您可要三思啊!”

“陛下,近来您独宠冷妃,冷落中宫皇后,此事已在宫中传得沸沸扬扬!实乃大不合祖宗规矩之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