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核塔中层的“核心技术区废墟”,在亥时的电磁冷光里泛着细碎的银蓝。0.14Sv\/h的辐射虽已大幅减弱,却仍在空气中留下特殊的能量印记——星核结晶化作细长的淡银蓝针状,每根针体都嵌着极细的暗红能量纹,像凝固的微型能量导管,斜插在废墟的星核钢残骸间,与地面散落的机甲碎片(泛着暗紫的防腐蚀涂层)、断裂的能源管道(残留着淡金的能量液痕迹)、半崩解的终端设备(屏幕还在闪烁微弱的乱码)交织,在地面投下带着针影的光斑,像铺在精密废墟里的危险拼图。
这里曾是赵衡操控星核塔辐射分布的“关键枢纽”,自我解构程序生效后,大部分设备因能量过载崩解,只留下满地残骸。此刻,清理队的20名劳工正分散在废墟中,用特制的星核钢铲小心拨开碎片,收集可用的零件(如能源转换机的线圈、终端的芯片),为后续重建储备物资。林野握着青铜刀站在废墟中央,刀身贴在一根断裂的能源管道上,刃口映着银蓝针状结晶的冷光,目光扫过废墟的每个角落——自我解构程序虽清除了大部分辐射,却仍有几处“辐射热点”(局部辐射值0.25Sv\/h)无法彻底中和,苏晴的感知判断,这些热点并非自然残留,而是某种“辐射控制设备”的碎片在持续释放能量,而这种设备,极可能是赵衡从赵氏秘库中取出的“辐射引导器”。
“林小哥,这里的辐射值有点高!”负责清理东侧废墟的劳工突然喊道,手里的简易辐射检测仪(老秦用零件拼装的)屏幕上,淡红的数值跳到0.26Sv\/h,比周围高出近一倍,“下面好像压着什么东西,针状结晶都朝着这边聚集!”
林野立刻快步走过去,苏晴、陈静、阿木和老秦也紧随其后。苏晴半蹲在辐射热点旁,后颈的纤维痕迹泛着与银蓝结晶同源的冷光,感知顺着地面的能量纹延伸,绘图本屏幕上弹出“能量源成像图”:淡红的能量核心被三层机甲残骸覆盖,核心周围的能量纹呈“螺旋状”——这是辐射引导器的典型能量特征,周明生前的笔记里曾提到,“赵氏辐射引导器以螺旋能量纹为核心,可定向引导辐射流动,多用于控制纤维母巢的能量扩散”。
“是辐射引导器的碎片!”苏晴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却又刻意压低——担心碎片因震动引发能量波动,“核心还在释放能量,周围的针状结晶是被能量吸引聚集的,若能找到碎片,分析其结构,说不定能反向破解引导技术,彻底清除剩余的辐射热点。”
陈静立刻将探测仪的模式切换为“能量结构扫描”,探头贴近地面的银蓝结晶,屏幕上的乱码逐渐清晰,跳出一串关键参数:“能量频率8.4Ghz,核心材质含‘星核泉心石粉末’,外壳是加厚星核钢,碎片尺寸约30cmx20cm,埋深50cm,周围没有触发式陷阱,但有残留的能量护盾,强行挖掘可能导致碎片崩解。”
阿木蹲在辐射热点旁,绿色的植物化纹路在小臂上泛着“精准定位”的柔和。他从怀里掏出两个竹编盒:一个装着“探能藤”种子(颗粒泛着淡红,对辐射能量敏感,能顺着能量纹找到碎片边缘),一个装着“柔化苔”孢子(粉末状,能软化星核钢残骸的边缘,减少挖掘时的震动)。他用手语快速比划,指尖指向探测仪显示的碎片位置,绿色纹路随着动作泛着细腻的光:先撒探能藤,确认碎片的精确轮廓,避免挖掘时误触核心;再撒柔化苔,软化覆盖的机甲残骸,用特制的星核钢铲逐层剥离,最后用“吸附藤”(种子泛着淡绿,能吸附碎片表面的辐射能量)包裹碎片,防止能量泄漏。
老秦从工具包掏出一把“精密挖掘铲”(刃口薄如纸,用星核泉心石粉末混合钢水制成,不会触发能量护盾),蹲在探能藤种子旁,手指在地面的银蓝结晶间轻轻摸索:“周明的笔记里还画过辐射引导器的草图,核心是‘螺旋能量芯’,外壳有三个‘能量接口’,碎片若包含接口,说不定能连接终端,读取引导器的原始参数。”
林野点点头,对着清理队的劳工喊道:“大家退后10米,远离辐射热点,这里交给我们处理!”劳工们立刻放下工具,退到废墟边缘,有的举着电磁步枪警戒,有的帮忙搬运远处的残骸,为核心挖掘区域腾出安全空间。
阿木率先撒下探能藤种子——淡红的种子接触地面,瞬间发芽,细长的藤须像银蓝针状结晶般斜插向下,顺着能量纹延伸,很快在地面勾勒出一个不规则的矩形轮廓(32cmx21cm),与陈静探测仪显示的尺寸几乎完全吻合,藤须的末端在轮廓中央汇聚,泛着微弱的红光,标记出碎片核心的位置。
“柔化苔!”阿木用手语示意,老秦立刻递过装有孢子的陶瓶,阿木将孢子均匀撒在轮廓上方的机甲残骸上——淡绿的孢子接触暗紫的防腐蚀涂层,瞬间形成一层透明的薄膜,残骸的边缘开始软化,用挖掘铲轻轻一挑,就能剥离出细小的碎片,不会产生剧烈震动。
林野和老秦轮流用精密挖掘铲剥离残骸,陈静的探测仪始终对准挖掘区域,实时监测能量波动:“能量护盾稳定,碎片核心没有异常反应,继续剥离上层残骸!”苏晴的感知则顺着探能藤延伸,随时捕捉碎片可能的位移,绘图本屏幕上的能量源成像图始终保持清晰,确保挖掘方向不偏差。
半小时后,覆盖碎片的三层机甲残骸被彻底剥离,露出下方的“辐射引导器碎片”——银蓝色的外壳泛着冷光,表面布满螺旋状的能量纹(与苏晴感知到的一致),一侧完好保留着两个“能量接口”(呈圆形,内侧刻着赵氏家族的微型图腾),核心位置有一道深5cm的裂痕,淡红的能量正从裂痕中缓慢渗出,在地面形成细小的能量流,吸引着周围的银蓝针状结晶向其靠近。
“吸附藤!快!”陈静突然喊道——探测仪显示,碎片的能量泄漏速率正在加快,若不及时包裹,可能引发局部能量爆炸。阿木立刻将吸附藤种子撒在碎片周围,淡绿的藤须快速生长,像薄纱般包裹住碎片的外壳,裂痕处的能量渗出瞬间减缓,藤须表面泛着淡淡的红光,将吸收的辐射能量转化为无害的热能。
老秦小心翼翼地用星核钢钳夹住碎片的边缘,将其轻轻抬离地面,放在提前准备好的“防辐射托盘”(托盘内侧铺着三层抗辐棉,夹层夹着阿木培育的稳能藤叶片)上:“外壳基本完好,两个接口能正常识别,核心裂痕没有伤到螺旋结构,只要修复裂痕,就能连接终端读取参数!”
林野接过托盘,看着碎片上的螺旋能量纹,突然想起周明生前的话:“辐射引导器是赵氏控制红锈林的关键,若能找到其碎片,反向推导引导逻辑,不仅能清除残留辐射,还能利用其技术,将星核泉的能量转化为安全的清洁能源。”他的手指轻轻拂过碎片的外壳,银蓝的冷光映在指尖,像在触摸周明未完成的心愿。
苏晴的感知顺着碎片的能量纹深入,绘图本屏幕上弹出“碎片结构分析图”:“碎片包含引导器的‘核心控制模块’,存储着赵衡调整辐射分布的原始数据,连接终端后,我们能看到他之前是如何操控纤维母巢辐射、如何在北麓外围设置辐射陷阱的——这些数据对彻底清除辐射热点至关重要。”
陈静将探测仪的接口与碎片的能量接口连接,屏幕上的乱码逐渐转化为清晰的参数:“辐射引导器的总功率、定向引导角度、能量输出频率都有记录,还有三个‘碎片关联坐标’——显示辐射引导器共分为四块碎片,我们找到的是‘核心控制块’,另外三块分别在‘纤维母巢废墟’‘北麓矿道深处’‘旧辐射区边缘’,只有集齐四块,才能完整还原引导器的技术。”
老秦看着参数,手指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快速记录:“有了核心块的参数,我们就能制作‘碎片定位仪’——用星核泉心石粉末混合探测仪的线圈,调整到8.4Ghz频率,就能追踪其他碎片的能量反应。集齐碎片后,我和工匠们能尝试修复引导器,反向利用其技术,为红锈林建立‘辐射监测网络’,再也不用担心辐射反弹。”
阿木蹲在托盘旁,用手语比划着:他会在碎片周围种上“护能藤”,防止能量进一步泄漏;同时培育“寻踪藤”(用探能藤和吸附藤杂交),其藤须能顺着其他碎片的能量纹生长,辅助定位仪追踪,提高寻找效率。
清理队的劳工们围了过来,看着托盘里的辐射引导器碎片,脸上满是期待——他们深知,彻底清除辐射意味着能在红锈林重建家园,孩子们能在安全的环境里长大,不用再躲在掩体里担心辐射灼伤。一个之前被辐射灼伤的年轻劳工,摸着手臂上的疤痕说:“要是早点找到这个,刘婶他们就不会因为辐射并发症牺牲了……”
林野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带着坚定:“现在找到也不晚。我们会集齐所有碎片,彻底清除辐射,重建家园,让所有牺牲的人都能看到,红锈林再也不会被辐射笼罩。”
亥时的电磁冷光透过废墟的缝隙照进来,落在辐射引导器碎片上,银蓝的外壳泛着冷冽却充满希望的光。林野捧着托盘,苏晴、陈静、阿木和老秦围在身旁,清理队的劳工们跟在后面,朝着下层的“临时技术实验室”走去——那里有老秦准备的修复设备,他们要连夜对碎片进行初步修复,为寻找其他三块碎片做准备。
废墟中的淡银蓝针状结晶,在他们身后轻轻颤动,像在为“辐射引导器”碎片的确认送行,也像在预示着红锈林即将摆脱辐射阴影的未来。林野看着怀里的碎片,心里清楚:这不仅是一块设备残骸,更是通往安全家园的钥匙,是对周明等牺牲者的承诺,是红锈林重建之路上的重要一步——接下来,他们要做的,就是集齐所有碎片,让辐射引导器从“控制工具”,变成守护红锈林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