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孤岛求生:从零纪元 > 第123章 砾石岛巧造滴灌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刚破晓,砾石岛的晨雾还没散,林凡就裹着獾皮坎肩,昨晚刚把小獾皮鞣制好,比之前的皮装更轻便保暖起身了。他给两个岛起了名字:之前资源丰沛的旧岛叫“丰饶岛”,如今这片遍布礁石、土壤贫瘠的新岛,就叫“砾石岛”——名字直白,也能时刻提醒自己这里的生存底色。

例行巡视的第一站是陷阱区。砾石岛的兽类比丰饶岛稀少得多,昨晚布置的触发式捕兽夹,用铁丝网和金属丝改造的,总算有了收获:一只半大的野狸,瘦骨嶙峋,却足够他撑两顿。

林凡没浪费,麻利地处理野狸,皮毛晾在晒架上,肉分成两半,一半留作早餐,另一半切成薄片,和之前的野兔干一起放在太阳能晒架上,撒上海盐防腐。

吃完早餐——烤野狸肉配蒸块根,林凡扛起金属砍刀,沿着退潮后的礁石滩搜寻海洋垃圾。

砾石岛的潮差虽大,但有用的物资比丰饶岛零散,逛了三个时辰,总算找到几样宝贝:一截三米长的pVc管、几块厚实的塑料泡沫、一张生锈的细孔铁丝网、一小瓶密封完好的凡士林(瓶身虽破,里面的膏体没变质),还有十几个废弃的塑料饮料瓶。

“这些能解决大问题!”林凡眼睛一亮,丰饶岛不缺水源和土壤,他从没考虑过“精准利用”,但砾石岛缺水缺肥,这些物资正好能派上用场。

他当即规划:pVc管和塑料瓶做精准滴灌系统,解决种植缺水问题;塑料泡沫做渔网浮漂和隔热层;铁丝网做种植防护网;凡士林用来保养金属工具,防止在砾石岛的潮湿环境中快速锈蚀——这都是丰饶岛生存时没机会用到的经验。

回到营地,林凡先动手做滴灌系统。他用砍刀把pVc管截成两段,一段横向固定在立体种植架顶端,另一端斜插在储水的玻璃罐里,利用高度差形成水压。再把塑料饮料瓶底部扎上细密的小孔,瓶口拧开套在pVc管的分支上,用绝缘胶带固定好。

最后在每个育苗盒和种植盆上方都对应放一个塑料瓶,打开pVc管的阀门,清水就顺着小孔缓慢滴入土壤,既不会浪费淡水,又能让根系充分吸收——这是他在丰饶岛后期研究高效种植时想到的方法,没想到在砾石岛派上了大用场。

滴灌系统刚完工,他就发现立体种植架的幼苗有被虫咬的痕迹。砾石岛的昆虫比丰饶岛更猖獗,之前的围栏挡不住细小的虫子。他立刻用细孔铁丝网裁剪成合适的尺寸,罩在种植架和吊盆,用塑料瓶改造的,底部扎孔,挂在支架上外面,做成简易防虫网。铁丝网的网眼细密,既能通风透光,又能挡住虫子,还能防止野鸟啄食幼苗——一举三得,完全不用额外消耗资源。

忙到中午,林凡用金属罐头盒煮了一锅海鲜野菜粥。早上升级渔网时,用塑料泡沫做浮漂,延长了渔网的投放范围,捕到了两条海鱼和几只小海螺,他把鱼肉切碎,和野菜、煮软的块根一起放进罐头盒,加清水和少许海盐,小火慢熬。

粥煮好后,他特意留了小半碗,冷却后倒进滴灌系统的储水罐里,让营养随着水滴渗入土壤——砾石岛土壤贫瘠,每一点养分都不能浪费,这是他在丰饶岛种死几十株幼苗才总结出的“精准施肥”技巧。

下午,林凡重点升级工具和住所。砾石岛的硬木太多,金属工具磨损快,他把找到的凡士林涂在砍刀、渔叉和金属丝陷阱上,凡士林能隔绝湿气,防止生锈,延长工具使用寿命——丰饶岛资源多,工具坏了能轻易替换,砾石岛却不行,只能精打细算保养。

住所方面,砾石岛的夜间温差极大,半地穴窝棚的保暖性不够。

他用塑料泡沫切成小块,塞进窝棚的墙壁缝隙里,再用防水布蒙住外侧,塑料泡沫的隔热效果极佳,窝棚里的温度瞬间提升了好几度。

内部,他用pVc管做了一个简易的置物架,比之前的塑料片架子更坚固,把玻璃罐、罐头盒、凡士林等物资分类摆放,还特意留出一层放晒干的肉干,远离地面防潮。

傍晚,林凡去检查升级后的渔网,收获比之前多了一倍:四条海鱼、三只螃蟹,还有一只小章鱼。

他把章鱼处理干净,切成薄片,放在晒架上晾晒,章鱼干耐储存,是很好的蛋白质储备。

回到营地,他用罐头盒烤了两条鱼,剩下的鱼和螃蟹放进塑料饭盒里,盖紧盖子埋在阴凉处保鲜——砾石岛没有冰箱,这是最稳妥的短期储存方法。

晚餐是烤海鱼配蒸块根,鱼皮烤得焦脆,肉质鲜嫩,蒸块根吸收了之前滴灌的营养,比之前更粉糯。

林凡坐在窝棚里,看着外面的滴灌系统缓缓滴水,种植架上的幼苗顶着防虫网长势良好,晒架上的肉干和章鱼干慢慢变干,心里满是踏实。

夜幕降临,他用塑料片记录当天的经历:“砾石岛第四日,获野狸,制滴灌系统与防虫网,升级渔网与住所隔热,捕得海鱼与章鱼。丰饶岛的经验,是砾石岛生存的底气,精准利用每一份资源,贫瘠之地亦能扎根。”

写完后,他检查了一遍滴灌系统的水位,确保夜间幼苗不会缺水;又加固了防虫网和围栏,试了试贝壳警报器,确认无误才躺下。

窝棚里温暖干燥,塑料泡沫隔绝了外界的寒风,滴灌管传来细微的滴水声,像是生命的节拍。

林凡闭上眼睛,没有了初到砾石岛的焦虑。他知道,这座岛的艰难远未结束,可能还会遇到干旱、工具损坏、甚至更凶猛的野兽,但他已经学会了“适配环境”——不再照搬丰饶岛的模式,而是根据砾石岛的贫瘠特点,用海洋垃圾做精准、高效的改造。

明天,他要扩大滴灌系统的覆盖范围,用塑料瓶多做几个吊盆,尝试种植从丰饶岛带来的最后一点燕麦种子;还要用铁丝网做一个更高效的诱捕笼,争取捕获更多猎物。只要守住种植、捕鱼、储粮这三大根基,他不仅能在砾石岛活下去,还能活得越来越好。

窝棚外的月光洒在礁石上,滴灌系统的水珠折射出微光,林凡睡得格外安稳。

砾石岛的生存之旅,已经从“艰难求生”稳步迈向“有序发展”,而这一切,都源于他在丰饶岛积累的每一次成功与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