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的盛夏,武汉城内繁花似锦,长江两岸的杨柳垂丝拂水,空气中弥漫着喜庆的气息。随着马小丑荣升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五省地盘稳固、军政清明、经济繁荣,他与陈雪梅的婚期终于被提上日程——这个迟到了两年的婚礼,不仅是两位志同道合者的爱情圆满,更是第一集团军凝聚力的见证,是五省军民同心的盛事。
消息一经公布,五省百姓欢欣雀跃,各地乡绅、商户纷纷上书请愿,希望能亲自见证这场“军工救国”与“保境安民”的联姻;军中将士更是士气高涨,锐锋特种团的士兵们自发排练仪仗队,想要在婚礼上为总司令与夫人献上最隆重的祝福。而最忙碌的,莫过于林婉清、苏玉婷、沈若雁、夏晚晴、秦雨薇、白若曦、柳轻眉七位女性——她们主动齐聚武汉总司令官邸,争抢着筹备婚礼的各项事宜,没有丝毫争风吃醋,反而像亲姐妹一般分工协作,一时间成为军中与五省境内流传甚广的佳话。
苏玉婷的加入,并非突兀。她本是江苏苏州人,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曾是北洋政府的民政官员,因不满军阀残暴辞官归隐。北伐战争中,苏玉婷的家乡遭北洋军劫掠,是林婉清的民政团队及时赶到,发放救济粮、重建家园,她深受感动,主动加入民政部门,凭借出色的组织能力与细心严谨的性格,很快成为林婉清的得力助手,负责五省民政统计与事务协调,与其他六位女性早已并肩作战多年,情谊深厚。
“雪梅姐为军工事业操劳这么久,小丑哥常年征战,这婚礼必须办得风风光光,既符合总司令的身份,又不能失了我们‘保境安民’的初心!”柳轻眉一身劲装,腰间双剑未卸,却难得收起了江湖儿女的凌厉,语气中满是雀跃,“我提议,婚礼就定在武汉阅马场,那里场地开阔,能容纳将士与百姓代表,让大家一起见证这幸福时刻!”
“轻眉说得对,阅马场是五省军政枢纽,也是百姓心中的圣地,在此举办婚礼,既隆重又有意义。”林婉清身着素雅的民政长衫,手中已拿出一本翻开的礼仪典籍,“不过礼仪流程得好好设计,既要尊重传统,又要体现新政理念,不能搞铺张浪费,也不能失了庄重。”
夏晚晴笑着补充:“经济方面大家放心,五省财政充盈,婚礼开销我来统筹,保证做到‘隆重而不奢靡,体面而接地气’,宴席食材优先选用五省本地特产,既支持本土产业,又能让宾客尝到地道风味。”
沈若雁则面色沉稳:“安保是重中之重。婚礼规模大,宾客云集,难免有蒋汪派系的眼线或北洋残敌趁机作乱,我会亲自制定安保方案,调动锐锋特种团与武汉卫戍部队,形成三层防线,确保万无一失。”
秦雨薇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眼中闪过一丝干练:“媒体接待交给我。我会邀请五省及全国主流报纸、通讯社的记者,统一安排采访流程,既要宣传婚礼的喜庆,更要借此机会传递我们‘军民同心、保境安民’的理念,让全国看到第一集团军的凝聚力。”
白若曦温柔一笑,语气轻柔却坚定:“医疗保障我来负责。我会组建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在阅马场周边设立临时医疗站,准备常用药品与急救设备,应对可能的突发健康问题,确保宾客与将士的安全。”
苏玉婷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笔尖已经跃跃欲试:“人员统计与宾客接待就交给我吧。我会分类统计军政官员、部队将领、乡绅商户、百姓代表、江湖友人等各类宾客名单,制定详细的接待流程,安排专人对接,确保每位宾客都能感受到热情与周到。”
陈雪梅站在一旁,看着七位姐妹争先恐后地为自己的婚礼操劳,眼眶微微泛红,心中满是温暖:“各位妹妹,真是辛苦你们了。其实不用这么麻烦,简单办一下就好……”
“那可不行!”柳轻眉立刻打断她,“雪梅姐,这可是你和小丑哥的终身大事,也是我们所有人的大事!我们跟着小丑哥出生入死,看着你们从互相欣赏到并肩作战,现在终于修成正果,必须办得热热闹闹、圆圆满满!”
马小丑恰好走进客厅,看到这一幕,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雪梅,就让姐妹们折腾吧。她们不仅是在筹备婚礼,更是在凝聚人心。有她们在,我放心,你也放心。”
就这样,八位女性组成了“婚礼筹备委员会”,以武汉总司令官邸为临时办公点,正式启动了婚礼筹备工作。她们每天聚在一起开会商议,分工明确却又互帮互助,客厅里时常传来欢声笑语,丝毫没有权力场中的尔虞我诈,也没有儿女情长的争风吃醋,只有姐妹间的同心协力与对幸福的期盼。
一、林婉清:礼仪流程——传统与新政的融合
林婉清负责的礼仪流程,是筹备工作的核心。她深知这场婚礼的意义非凡,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第一集团军精神的体现,因此她既没有完全照搬传统婚礼的繁文缛节,也没有盲目追求西式婚礼的简约,而是创造性地将传统礼仪与新政理念融合,设计出一套“庄重、简约、亲民、励志”的婚礼流程。
为了制定流程,林婉清查阅了大量的礼仪典籍,从《礼记》中的婚礼规范,到明清以来的民间习俗,再结合当下五省推行的新政,反复修改了十余个版本。她首先确定了婚礼的核心环节:迎亲、登坛、宣誓、敬茶、巡场、答谢,每个环节都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迎亲环节,我们不搞花轿十里铺红毡的铺张,但要有仪式感。”林婉清在筹备会议上讲解道,“让小丑哥亲自率领仪仗队,从官邸出发,步行至武汉兵工厂接亲——兵工厂是雪梅姐的心血,也是我们‘军工救国’的象征,从这里接亲,寓意着‘守护事业、携手同行’。仪仗队由锐锋特种团的士兵组成,不穿礼服,穿常服,手持枪械(空膛)列队,既显军威,又不张扬。”
“登坛环节,阅马场中央搭建一座简约的礼坛,不设奢华装饰,只用五省的特产花卉(江苏的牡丹、安徽的杜鹃、河南的月季、湖北的荷花、江西的杜鹃)点缀,礼坛后方悬挂‘保境安民、军工救国’的横幅,时刻不忘我们的初心。”
最具创新的是“宣誓环节”。林婉清没有设计传统的“三拜九叩”,而是让新人面向五省百姓与将士,进行公开宣誓。她亲自撰写了宣誓词:“马小丑、陈雪梅,今日结为夫妻,谨以赤诚之心宣誓:此生坚守保境安民之初心,践行军工救国之使命,同心同德,共抗外侮,共守家园,让五省百姓安居乐业,让华夏大地重归统一。天地为证,将士为证,百姓为证!”
“敬茶环节,不搞繁琐的尊卑排序,只邀请五位代表上台:一位老兵代表、一位军工工人代表、一位穷苦百姓代表、一位学堂学生代表、一位民政官员代表,新人向他们敬茶,感谢他们的支持与付出,体现‘军民同心、人人平等’的新政理念。”
林婉清的流程设计,既尊重了传统情感,又突出了第一集团军的核心价值观,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认可。但在细节执行上,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迎亲路线的选择,需要协调武汉的交通与治安,沈若雁主动提出:“婉清姐,迎亲路线我来协调,我会提前封锁沿途路段,安排士兵疏导人流,确保迎亲队伍顺利通行。”
又如礼坛的搭建,需要大量的花卉与物料,夏晚晴立刻对接物资调配中心:“我让芜湖的花圃加急培育花卉,武汉的木工坊赶制礼坛框架,确保按时到位,费用从婚礼专项预算中列支,绝不超标。”
林婉清还特意邀请陈雪梅一起修改流程细节,当问到是否要加入“抛绣球”等民间互动环节时,陈雪梅笑着说:“可以加,但不是抛绣球,而是抛军工学堂的纪念徽章,寓意着‘传承理想、寄托希望’,让抢到徽章的百姓与将士,都能感受到我们的初心。”
经过半个月的反复打磨,礼仪流程最终确定,既庄重又不失亲民,既传统又富有新意,为婚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苏玉婷:人员统计——细致入微的统筹
苏玉婷负责的人员统计与宾客接待,是婚礼顺利举行的保障。这场婚礼的宾客规模庞大,涵盖军政、军队、民间、江湖、媒体等多个领域,人数超过五千人,若统计混乱、接待不周,很容易出现纰漏。苏玉婷凭借多年的民政统计经验,制定了一套“分类统计、专人对接、全程跟踪”的工作方案,将繁杂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首先是分类统计。苏玉婷将宾客分为六大类,每一类都建立了详细的档案:
1. 军政类:国民政府代表、五省各级军政官员、其他地方军阀代表,共800人;
2. 军队类:第一集团军各军将领、基层军官代表、士兵代表,共1500人;
3. 民间类:五省乡绅代表、商户代表、穷苦百姓代表、学堂师生代表、军工工人代表,共1200人;
4. 江湖类:柳轻眉联络的江湖义士、武林门派代表,共500人;
5. 媒体类:全国各大报纸、通讯社记者,共300人;
6. 亲友类:马小丑与陈雪梅的亲友、核心幕僚家属,共200人。
为了确保名单准确,苏玉婷逐一核对:军政类名单由陈明协助确认,军队类名单由沈若雁提供,民间类名单由林婉清从民政系统筛选,江湖类名单由柳轻眉提供,媒体类名单由秦雨薇审核,亲友类名单则亲自询问马小丑与陈雪梅。
每个宾客档案都包含姓名、身份、籍贯、联系方式、饮食禁忌、特殊需求等信息。比如,她发现一位来自河南的老农代表患有糖尿病,特意在档案中注明“需准备无糖饮食”;一位江湖门派的掌门行动不便,注明“安排轮椅与前排座位”。
统计工作完成后,苏玉婷设计了一套独特的邀请函与入场券。邀请函采用五省特产的宣纸印制,正面印有“马小丑与陈雪梅新婚之喜”的字样,背面印有婚礼流程与武汉阅马场的地图;入场券分为六种颜色,对应六大类宾客,便于现场区分与接待。
她还组建了一支由100名民政工作人员与士兵组成的接待团队,每人负责对接50名宾客,提前进行培训,熟悉接待流程与注意事项。“接待时要热情周到,称呼要恰当,引导要清晰,遇到问题及时上报,绝不能让宾客受委屈。”苏玉婷在培训时反复强调。
为了应对突发情况,苏玉婷还制定了“备用名单”与“应急方案”。比如,若有宾客临时无法到场,从备用名单中补充;若接待时出现冲突,由接待团队负责人现场协调,重大问题及时向筹备委员会汇报。
“玉婷,你这细致程度,真是无人能及。”夏晚晴查看完统计档案后,忍不住称赞,“有你在,宾客接待绝对不会出问题。”
苏玉婷腼腆地笑了笑:“这是我应该做的。婚礼是大事,不能有任何马虎,我要让每位宾客都能感受到第一集团军的诚意与温暖。”
三、沈若雁:安保部署——铜墙铁壁的守护
沈若雁负责的婚礼安保,是筹备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场婚礼规模宏大,宾客云集,不仅有军政要员与百姓代表,还可能隐藏着蒋汪派系的眼线、北洋残敌的余孽,甚至外国势力的间谍,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沈若雁不敢有丝毫大意,凭借多年的军事经验,制定了一套“三层防御、情报先行、快速反应”的安保方案,将武汉阅马场及周边区域打造成铜墙铁壁。
首先是情报先行。沈若雁与秦雨薇的情报网无缝对接,提前一个月便启动了安保情报收集工作。秦雨薇的线人遍布武汉及五省各地,重点监控蒋汪派系的动向、北洋残敌的残余势力、以及可能存在的极端分子。“婚礼前一周,所有进入武汉的可疑人员都要重点排查,尤其是携带武器、身份不明者,一律禁止靠近阅马场。”沈若雁在安保会议上强调。
情报网很快传来线索:有三名疑似黄埔系特务的人员潜入武汉,企图在婚礼上制造混乱;鄂赣山区有一股北洋残敌余孽,计划袭击迎亲队伍。沈若雁立刻下令:“派锐锋特种团的士兵暗中监控三名特务,待其行动时一举抓获;迎亲路线沿途加派暗哨,提前清剿山区残敌,确保迎亲安全。”
其次是三层防御部署。沈若雁将安保范围分为核心区、警戒区、外围区,每层都部署了足够的兵力:
1. 核心区:阅马场礼坛及周边500米范围,由锐锋特种团精锐驻守,共500人,配备冲锋枪与迫击炮,负责礼坛、新人及重要宾客的安全,严禁无关人员靠近;
2. 警戒区:阅马场周边1公里范围,由武汉卫戍部队驻守,共1000人,配备步枪与机枪,负责疏导人流、检查入场券、防范突发袭击;
3. 外围区:武汉市区及进出武汉的交通要道,由地方保安部队驻守,共1500人,负责检查过往车辆与人员、封锁可疑区域、配合核心区与警戒区的安保工作。
除了地面防御,沈若雁还考虑到了空中与水上安全。武汉濒临长江,她下令海军分队派遣三艘巡逻艇在长江武汉段巡逻,防止有人从水上偷袭;同时,安排狙击手潜伏在阅马场周边的高楼楼顶,监控核心区动态,应对可能的空中威胁(如投掷炸弹等)。
婚礼当天的安保流程也做了详细规划:
- 凌晨4点:各部队进入指定防御位置,开始清场与检查;
- 早上6点:对阅马场及周边区域进行彻底搜查,排除爆炸物等安全隐患;
- 上午8点:宾客开始入场,警戒区进行入场券检查与安检,核心区仅限指定人员进入;
- 迎亲期间:安排锐锋特种团士兵沿途护送,暗哨全程跟随,遇有突发情况立即处置;
- 婚礼进行中:各部队保持高度戒备,狙击手实时监控,快速反应部队随时待命;
- 婚礼结束后:有序疏导宾客离场,核心区部队留守,直至所有人员撤离。
沈若雁还特意训练了一支20人的应急突击队,配备冲锋枪、手榴弹与急救设备,一旦发生突发情况,能在3分钟内抵达现场处置。“婚礼当天,我会亲自坐镇指挥中心,全程监控安保情况,确保万无一失。”沈若雁对筹备委员会承诺道。
陈雪梅看着沈若雁制定的安保方案,心中满是感动:“若雁,辛苦你了。为了我们的婚礼,你付出太多了。”
沈若雁拍了拍她的肩膀,眼中满是坚定:“雪梅姐,你和小丑哥是我们的核心,保护你们的安全,就是保护第一集团军的根基。放心吧,有我在,没人能破坏这场婚礼。”
四、夏晚晴:宴席开销——隆重节俭的平衡
夏晚晴负责的婚礼宴席开销,既要体现总司令婚礼的隆重,又要坚守“节俭务实”的新政理念,不能铺张浪费。她凭借多年的经济管理经验,制定了“预算管控、本土采购、分类供餐”的方案,既保证了宴席的品质,又控制了开销,实现了“隆重而不奢靡”的目标。
首先是预算管控。夏晚晴结合五省财政状况,将婚礼总预算定为80万银元,其中宴席开销占50万银元,其余30万银元用于礼仪布置、安保、医疗等其他开支。她将宴席开销细分为食材采购、厨具租赁、人工费用、酒水供应等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设定了严格的预算上限,超支需提前报备并说明原因。
为了节省开支,夏晚晴坚持本土采购原则。宴席食材全部从五省境内采购:粮食来自河南、安徽的粮食主产区,蔬菜来自武汉周边的农场,肉类来自江苏的畜牧基地,鱼类来自长江,酒水则选用五省本地酿造的白酒与黄酒。“本土采购不仅能降低运输成本,还能支持五省的农业与养殖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夏晚晴解释道。
她还与五省的商户签订了批量采购协议,以低于市场价10%的价格采购食材,既节省了开支,又让商户们感受到了支持。比如,从莘县煤矿采购煤炭用于宴席烹饪,从惠民纺织厂采购棉布用于餐桌布置,实现了“内部资源循环利用”。
分类供餐是夏晚晴的另一大创新。她根据不同宾客的身份与需求,设计了三种宴席标准:
1. 贵宾席(军政要员、重要将领、江湖领袖):四菜一汤,荤素搭配,包含鱼、肉、禽、蛋与时蔬,酒水为五省优质白酒,每桌预算50银元;
2. 普通席(基层军官、乡绅商户、媒体记者):三菜一汤,以荤素搭配为主,酒水为本地黄酒,每桌预算30银元;
3. 简餐席(士兵代表、百姓代表、学生代表):两菜一汤,以素食为主,搭配少量肉类,提供免费茶水,每桌预算15银元。
“这样分类,既满足了不同宾客的需求,又避免了浪费。”夏晚晴在筹备会议上展示了宴席菜单,“所有菜品都力求家常、实惠,不搞山珍海味,让宾客吃得舒心、吃得放心。”
为了确保宴席的品质与卫生,夏晚晴从五省的知名酒楼抽调了100名厨师与200名服务人员,进行统一培训,要求严格遵守卫生标准,杜绝食品安全问题。她还在阅马场周边搭建了临时厨房与就餐区,配备了足够的厨具、餐具与消毒设备,确保宴席顺利进行。
“晚晴,你这预算控制得太精准了,50万银元能办出这么规模的宴席,真是不可思议。”林婉清看着预算报表,忍不住称赞。
夏晚晴笑着说:“我们的钱要用在刀刃上,婚礼的意义不在于宴席有多奢华,而在于人心的凝聚。节省下来的开支,我们还能用于五省的民生改善,这才是小丑哥与雪梅姐最想看到的。”
五、秦雨薇:媒体接待——传递理念的窗口
秦雨薇负责的媒体接待,是一场“无声的宣传战”。她深知,这场婚礼不仅是一次喜庆的盛典,更是向全国展示第一集团军实力与理念的绝佳窗口。因此,她没有简单地安排记者采访,而是制定了一套“统一引导、重点突出、互动有序”的媒体接待方案,让记者们在报道婚礼的同时,深入了解第一集团军的“保境安民”与“军工救国”理念。
首先是媒体筛选与邀请。秦雨薇从全国数十家报纸、通讯社中,筛选出300家有影响力、立场中立的媒体,包括《申报》《大公报》《中央日报》以及各地的地方报纸。她亲自撰写邀请函,强调婚礼的“军民同心”特色,邀请记者们不仅报道婚礼盛况,还可以深入采访五省的新政成果、军工发展与民生改善情况。
为了方便记者采访,秦雨薇在武汉总司令官邸附近设立了“媒体接待中心”,配备了办公设备、通讯工具与休息区,为记者们提供全方位的便利。她还组建了一支由20名情报系统人员与民政工作人员组成的媒体对接团队,每人负责对接15名记者,解答疑问、提供素材、引导采访。
婚礼前一天,秦雨薇组织了一场媒体通气会,向记者们介绍婚礼流程、安保安排与采访注意事项。她重点强调:“这场婚礼的核心是‘初心’与‘同心’,希望各位记者朋友们能多关注婚礼背后的故事——关注小丑哥与雪梅姐的志同道合,关注第一集团军的军民同心,关注五省百姓的安居乐业。”
通气会上,秦雨薇还向记者们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素材,包括马小丑与陈雪梅的奋斗历程、第一集团军的发展壮大、五省的新政成果、军工学堂的建设情况等,帮助记者们更全面地了解报道对象。
婚礼当天的媒体采访流程也做了详细规划:
- 上午8点:记者们在媒体接待中心集合,领取采访证与流程表,由对接人员引导进入阅马场指定采访区域;
- 迎亲环节:安排100名记者跟随迎亲队伍,拍摄沿途的军民互动场景,记录百姓自发欢迎的盛况;
- 婚礼仪式:在阅马场设立媒体专区,配备摄影架与麦克风,方便记者拍摄与记录;
- 专访环节:婚礼结束后,安排马小丑与陈雪梅接受10家核心媒体的联合专访,回答记者们关于五省发展、北伐后续、国家统一等问题;
- 实地采访:秦雨薇还组织部分记者深入武汉兵工厂、军工学堂、惠民纺织厂以及武汉的街道社区,实地采访军工生产、教育民生情况,让报道更具深度。
为了避免记者们过度聚焦于婚礼细节,秦雨薇还特意设计了一些“理念植入”环节。比如,在礼坛两侧设置展示板,展示五省的新政成果与军工发展成就;在宴席现场发放宣传册,介绍第一集团军的历史与理念;让记者们与士兵代表、百姓代表、军工工人代表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
秦雨薇还特别强调了采访纪律:“我们欢迎各位记者朋友们客观报道,但绝不允许出现虚假信息、恶意抹黑或过度炒作的情况。对于违反纪律的媒体,我们将取消其后续采访资格,并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雨薇,你考虑得太周全了。通过媒体的报道,全国人民都会看到我们的初心与实力。”沈若雁对媒体接待方案表示认可。
秦雨薇点点头:“舆论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善用它。让全国人民知道,第一集团军不仅能打仗,更能保民生、促发展,这才是对蒋汪派系最好的回应。”
六、白若曦:医疗保障——细致入微的守护
白若曦负责的医疗保障,是婚礼顺利进行的“安全底线”。她深知,婚礼现场人员密集、天气炎热,难免会出现中暑、突发疾病、意外受伤等情况,因此她制定了一套“预防为主、快速响应、全面覆盖”的医疗保障方案,让每位宾客与将士都能安心参与婚礼。
首先是医疗团队组建。白若曦从五省的医疗站与部队医院中,抽调了50名经验丰富的中西医师、100名护士与20名急救人员,组成了一支专业的医疗保障团队,分为急救组、诊疗组、后勤组三个小组,各司其职。
急救组负责应对突发重症与意外受伤,配备了急救车、担架、氧气瓶、除颤仪、止血带等急救设备,以及大量的急救药品;诊疗组负责处理轻微疾病,如中暑、感冒、腹泻等,在阅马场周边设立了5个临时医疗站,每个医疗站配备10名医师、20名护士与必要的诊疗设备;后勤组负责医疗物资的供应与管理,确保药品、设备充足,医疗站的卫生条件达标。
婚礼前一周,白若曦组织医疗团队进行了多次应急演练,模拟各种突发情况的处置流程,如中暑急救、外伤止血、心脏骤停抢救等,确保每位医护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急救技能。她还对阅马场及周边区域进行了卫生防疫检查,安排人员喷洒消毒剂,清理垃圾,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针对夏季炎热的天气,白若曦特别准备了大量的防暑降温药品,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风油精等,在医疗站与宴席现场免费发放;她还协调夏晚晴的后勤团队,准备了足够的饮用水与绿豆汤,让宾客与将士们能及时补充水分。
“若曦,你连防暑降温都考虑到了,真是太细心了。”陈雪梅看着医疗站的筹备情况,感动地说。
白若曦温柔地笑了笑:“雪梅姐,婚礼当天人多天气热,防暑是重点。我要确保每个人都能健健康康地参加婚礼,开开心心地离开。”
除了现场医疗保障,白若曦还在武汉的多家医院预留了床位,若出现重症患者,可通过急救车快速送往医院救治。她与这些医院建立了绿色通道,确保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七、柳轻眉:江湖友人——豪爽热情的接待
柳轻眉负责的江湖友人接待,充满了江湖儿女的豪爽与热情。她出身江湖,人脉广阔,此次婚礼邀请了全国各大武林门派、江湖义士共500人,这些人性格豪爽、重情重义,但也不拘小节、行事随性,接待工作既要符合江湖规矩,又要融入婚礼的整体氛围。
为了让江湖友人感受到热情,柳轻眉亲自前往武汉城外的归元寺,包下了寺庙周边的十余座客栈,作为江湖友人的住宿地点。客栈内布置得简洁大方,既有江湖气息,又不失舒适,她还特意安排了江湖厨师,为友人们准备了地道的江湖菜肴,如卤牛肉、烤羊肉、大碗酒等,让他们吃得尽兴。
婚礼前一天,柳轻眉在归元寺组织了一场“江湖茶会”,邀请各位江湖友人齐聚一堂,共叙情谊。茶会上,她代表马小丑与陈雪梅向友人们表示感谢,介绍了第一集团军的理念与五省的发展情况。“各位江湖同道,小丑哥与雪梅姐是为民请命的英雄,第一集团军是保境安民的正义之师。今后,若有北洋残敌或恶霸欺压百姓,还望各位能与我们携手,共同守护家园!”柳轻眉的豪爽发言赢得了友人们的阵阵掌声。
茶会上,柳轻眉还安排了江湖才艺表演,如武术对练、轻功展示、暗器表演等,让友人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增进了解。她还特意邀请了几位德高望重的江湖前辈,与马小丑、陈雪梅见面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建议。
婚礼当天的江湖友人接待流程也做了详细安排:
- 上午7点:江湖友人在客栈集合,由柳轻眉亲自带队,步行前往阅马场,沿途安排士兵护送,确保安全;
- 入场时:江湖友人凭红色入场券进入指定区域就座,区域内设置了茶水与小吃,方便友人们交流;
- 婚礼进行中:安排江湖友人代表上台,与新人共同宣誓,体现“江湖与军队同心”;
- 宴席期间:柳轻眉逐桌敬酒,与友人们畅饮畅谈,感谢他们的支持与厚爱。
柳轻眉还考虑到江湖友人的行事风格,特意与沈若雁沟通,允许他们在指定区域内展示武术才艺,为婚礼增添喜庆氛围。“轻眉,你这接待方式太对江湖友人的胃口了。”秦雨薇看着茶会上热闹的场景,笑着说。
柳轻眉豪爽地大笑:“江湖人讲究的就是一个‘义’字。我们真心待他们,他们自然会真心支持我们。这场婚礼,不仅要让将士与百姓开心,也要让江湖友人尽兴!”
八、八美同心:军中佳话的诞生
婚礼筹备的一个月里,八位女性几乎每天都聚在一起,从清晨忙碌到深夜,分工明确却又互帮互助,没有丝毫隔阂与矛盾。她们的相处模式,成为了武汉官邸与军中最动人的风景。
清晨,官邸的客厅里总会飘出白若曦准备的养生粥,让大家在忙碌前能暖暖胃;中午,夏晚晴会安排厨房准备丰盛的午餐,兼顾每个人的饮食喜好;傍晚,忙碌一天后,柳轻眉会提议大家一起散步,聊聊家常,缓解疲劳;遇到难题时,大家会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共同商议解决方案。
有一次,苏玉婷在统计宾客名单时,发现一位重要的军阀代表临时无法到场,备用名单中没有合适的人选,急得满头大汗。林婉清安慰她:“别着急,我们一起想想办法。”秦雨薇提议:“可以邀请当地的商会会长替补,既符合身份,又能体现民间支持。”夏晚晴补充:“我立刻联系商会会长,确认他是否有空。”最终,在大家的帮助下,问题顺利解决。
还有一次,沈若雁在制定安保方案时,发现阅马场周边的一栋高楼无法部署狙击手,影响监控范围。柳轻眉立刻说:“我认识这栋楼的主人,是我的江湖朋友,我去跟他沟通,让他允许我们部署人员。”没过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