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石长老的指引,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了一座灯塔。沉眠谷地,往生碑林——那里可能藏着补全《寂痕镇源经》、让林枫真正踏上此界寂灭道途的关键。然而,晶歌部落的记载中,关于这片区域的描述只有寥寥数语,充满了禁忌与危险的色彩。
“沉眠谷地,是翡翠梦乡乃至周边数个域界共同认可的‘安息之地’。”辉光歌者艾拉在为他们送行时,神色无比凝重,“传说那里沉睡着数个纪元前的古老存在,也埋葬着无数文明的遗骸。守墓人一族世代守护其中,他们排斥一切外来者,视生者的气息为对安眠的亵渎。他们的力量体系与我们截然不同,直接驾驭‘往寂’与‘安魂’的法则,极其诡异难测。你们此行,凶险异常。”
她为两人准备了一些物资:数枚蕴含精纯生命能量的“翡翠符石”用于快速恢复,一份尽可能详细的、标注了相对安全路径与已知危险区域的地图,以及两件由“静语藤”编织的斗篷,能够最大限度地收敛生者气息,模拟出一种近乎“枯寂”的状态。
“记住,在谷地,除非万不得已,不要动用任何蕴含生机之力的术法,那会像黑夜中的火炬一样显眼,触怒守墓人,也可能惊醒某些……不该醒来的东西。”艾拉最后郑重告诫,“一切,以沟通为先。守墓人并非邪恶,只是……执着于他们的使命。”
林枫与叶倾城郑重道谢。他们没有选择飞行(林枫的状态也无力长途飞行),而是徒步踏上了西行的旅程。翡翠梦乡广袤无垠,即便只是穿越其部分区域前往边境,也绝非易事。
一路上,他们见识到了初生之土底层世界的浩瀚与神奇。参天的发光巨木森林、流淌着液态能量的地下河、栖息着温顺巨兽的草原、以及充满危险的能量风暴区与掠食性晶兽的巢穴……依靠地图的指引和叶倾城日益精进的《万物生息诀》对环境的敏锐感知,他们艰难地规避着危险。
林枫则利用这段时间,不断磨练着那丝微弱的“寂痕之力”。他不再试图从外界汲取,而是专注于让自身那残破的寂灭道基,模拟出与“大地寂痕”同频的“散发”状态。这个过程极其痛苦,如同让破碎的镜子强行映照出完整的影像,但对寂灭本质的理解,却在痛苦中不断加深。他的气息愈发内敛沉寂,行走在生机勃勃的森林中,有时竟能引得一些小兽误以为他是岩石或枯木,从他脚边跑过。
数月后,他们终于抵达了翡翠梦乡的西陲边界。眼前的景象陡然一变。
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森林到此戛然而止,仿佛被一条无形的界线切割。界线之外,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灰暗压抑的荒芜之地。大地是干裂的灰白色,零星点缀着一些漆黑的、扭曲的枯木残骸。天空不再是清澈的蔚蓝或梦幻的流光,而是呈现出一种沉闷的铅灰色,仿佛永远笼罩在黄昏之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心神沉静的死寂气息,生机能量变得极其稀薄,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让灵魂感到安宁却又压抑的往寂之力。
这里,就是沉眠谷地的外围——呜咽戈壁。
地图上的标注变得模糊,危险提示却密集起来:游荡的失魂者、无形的安魂曲陷阱、以及守墓人的巡逻队。
两人披上静语藤斗篷,收敛所有气息,如同两道灰色的影子,悄无声息地滑入了戈壁。
一踏入其中,林枫立刻感到一种奇异的“舒适感”。周围那稀薄的生机不再排斥他,而那无处不在的往寂之力,则如同温凉的水流,缓缓浸润着他破碎的道基,虽然无法直接修复,却带来了一丝难得的平静与稳定。他的“寂痕散发”状态在这里变得更加自然。
相反,叶倾城则感到极大的不适。她修炼的生命法则在这里受到严重压制,如同离水的鱼儿,必须时刻运转功法才能维持自身生机不被死寂侵蚀。她紧紧跟在林枫身后,依靠他周身自然散发的那圈微弱寂痕力场,来抵消部分环境压力。
他们在荒芜的戈壁中艰难前行,依照地图的指引,规避着一些能量紊乱、时常爆发“寂灭风暴”的区域,以及一些巨大的、如同墓碑般矗立的黑色岩石(地图标注为“安魂碑”,疑似守墓人的界碑或警戒装置)。
数日后,根据地图和寂石长老模糊的提示,他们抵达了一处巨大的、深不见底的地裂峡谷边缘。峡谷下方,弥漫着浓郁的灰雾,雾气中,隐约传来若有若无、如同叹息般的低沉回响,仿佛万千灵魂在沉眠中的呓语。这里,就是沉眠谷地的入口——永眠回廊。
到了这里,地图已到尽头,前路完全未知。
两人对视一眼,深吸一口气,沿着陡峭的崖壁,小心翼翼地向下降落。越往下,往寂之力越浓郁,雾气越重,那低沉的灵魂回响也越发清晰,无孔不入,试图侵蚀心神,让人产生永恒的困倦感。叶倾城不得不全力守持心神,林枫则运转寂痕之力,将两人笼罩,隔绝那诡异的安魂之音。
降落到谷底,脚下是松软的、如同骨灰般的白色尘埃。雾气稍淡,视野略微开阔。眼前出现了一片令人震撼的景象。
无数巨大无比、形态各异的石碑,如同森林般矗立在广阔的谷地之中。这些石碑材质各异,有的粗糙如未经打磨的山岩,有的光滑如镜面的黑曜石,有的则是由某种未知的金属或晶体铸造而成。许多石碑已经残破倒塌,被尘埃半掩。每一块石碑上都刻满了无法辨认的、古老而神秘的纹路与符号,散发出沧桑、悲凉、以及永恒的沉寂气息。
这里,就是往生碑林。无数古老存在与文明的最终归宿之地。
空气中,除了那低沉的灵魂回响,再无其他声息,死寂得让人心慌。两人屏住呼吸,缓步其中,仿佛行走在时间的坟墓之中。
林枫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些石碑散发出的“寂”之意境,远比外界的“大地寂痕”更加复杂、更加深邃。那不仅仅是沉寂,更包含着岁月的流逝、文明的终结、个体的消亡、意志的安眠等等无穷的意蕴。他的寂灭道基在此微微震颤,如同饥饿的旅人看到了盛宴,本能地渴望吸收、理解这些宝贵的“寂灭”资粮。但他强行压制住了这种冲动,他知道,任何贸然的汲取,都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后果。
他们依照寂石长老的提示,向着碑林深处,那股最为古老、最为厚重的“往寂”之源方向走去。
途中,他们看到了令人心悸的景象:一些较为“新鲜”的石碑旁,飘荡着半透明的、眼神空洞的人形虚影(失魂者),它们无意识地徘徊着,对两人的经过毫无反应;一些区域的地面上,残留着巨大的、非人形的爪印或骨骼化石,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威压;甚至在一处断裂的石碑后,他们看到了一具身披残破青铜铠甲、血肉早已风化、但骨骼依旧闪烁着暗金光泽的巨型骸骨,它至死都保持着战斗的姿态,仿佛在守护着什么。
这片谷地,埋葬的秘密与恐怖,远超想象。
终于,在碑林的最深处,他们看到了一面巨大得如同山壁般的黑色晶碑。这晶碑保存得相对完整,表面光滑如镜,却没有任何刻痕,只在中心位置,有一个深不见底的、螺旋向下的孔洞,浓郁的、近乎实质的往寂之力正从中缓缓流淌而出,弥漫四周。
而在晶碑之下,盘膝坐着一位身影。
他全身笼罩在宽大的、不知材质的灰白色斗篷中,看不清面容,甚至感知不到任何生命气息,仿佛本身就是一块人形的石碑,与周围环境完全融为一体。他的面前,插着一柄锈迹斑斑、却散发着无形威压的青铜古戟。
毫无疑问,这就是守墓人。
林枫和叶倾城停下脚步,不敢有丝毫异动。林枫缓缓散去了寂痕力场的防御,示意叶倾城也彻底收敛生机,然后,他按照寂石长老隐约提过的、表示善意与请求的方式,缓缓地、极其轻微地,释放出一丝自身最为精纯的、不带任何杂质的寂灭道韵,如同水滴融入大海,向着那守墓人的方向荡漾而去。
那仿佛石雕般的守墓人,身体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笼罩在兜帽下的阴影中,两点幽蓝色的、如同冰冷鬼火般的“目光”,缓缓亮起,落在了林枫身上。
没有敌意,也没有善意,只有一种亘古不变的、审视死物般的冷漠。
一个干涩、沙哑、仿佛千年未曾开口的声音,直接在两人灵魂深处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生者……止步。此地……安眠之所,不欢迎……活物的气息。离去……否则,永眠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