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 第149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9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5)

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32)

朱厚照:“今儿周三,离周末又近一步,而且今天重阳节,祝各位老人家节日快乐哈[蛋糕]”

朱元璋:“我还以为你又要瞎折腾,没想到还惦记着给老人送祝福,不错不错[赞]”

朱雄英:“我也这么以为[偷笑表情包]”

秦良玉:“我也是[吃瓜表情包]”

朱棣:“我也是。”

朱元璋:“Judy,你是复读机成精了?”

朱棣:“爸爸,您咋老针对我啊!”

朱元璋:“不针对你针对谁?看看你的后代,一个个奇葩得没边,越听越气,真想抽死他们[怒气表情包]”

朱雄英:“皇爷爷,要不让海瑞情景再现骂嘉靖名场面?[坏笑]”

朱厚熜:“你礼貌吗?”

秦良玉:“小殿下说的有道理,我也想听!”

朱元璋:“虽然我也想听,但还是按时间线来,先说说正事儿。”

海瑞:“那我说说‘二龙不相见’这事儿。”

海瑞:“皇上早年没子嗣,总担心自己生育有问题。据说靠邵元节‘设醮灵验’,嘉靖十五年,皇上30岁时总算盼来第一个儿子,还是贵子,后来又有了老二、老三。

不管是巧合还是药方管用,反正这事儿让皇上对方术信得五迷三道,甚至走火入魔。

且不说丹药里的毒素越积越多,皇上身体越来越差,最离谱的是,就因为道士一句‘二龙不能相见’,连太子裕王和另一个儿子都不敢见,长期隔绝,父子情跟没有似的。”

朱厚熜:“海瑞你能不能别哪壶不开提哪壶!那是邵元节说的,又不是我瞎编的!再说儿子们后来不都好好的?”

朱厚照:“哟,怕二龙相见?堂弟你这是被道士pUA了吧。我要是有儿子,天天抱怀里遛弯,还能怕龙打架?”

朱元璋:“@朱厚照 龙是你能随便遛的?”

朱元璋:“@朱厚熜 因为一句屁话就不见儿子,你脑壳被门夹了?我当年儿子成群,天天见面,天也没塌下来。”

朱棣:“我当年跟太子高炽天天议事,也没听说二龙相冲!你这纯属被方士忽悠,连父子亲情都能扔,算什么爹。”

朱高煦:“笑死人了!怕儿子克自己?那你生他们干嘛?换我,直接把说这话的道士胖揍一顿,看他还敢胡咧咧。”

朱雄英:“嘉靖这操作比家庭群屏蔽儿子还绝,道士一句话,父子变网友,连面都不见,也是没谁了。”

秦良玉:“嘉靖皇上!父子天性,哪能因一句胡言就隔绝?孩子长大多想爹啊!再说丹药吃多了伤身体,道士的话能信吗?”

徐阶:“当年裕王想见皇上一面,得托多少人说情,最后也就远远看一眼,皇上总说‘为了儿子好’,可孩子心里苦啊。”

戚继光:“我不懂这些玄学,但父子分离总不是好事。将士们打仗还盼着家书呢,皇上连面都不见,这……”

海瑞:“因方士一言而废人伦,此乃大逆不道!皇上沉迷方术,连父子之情都不顾,何谈治国爱民?[怒气表情包]”

王阳明:“心外无物,若心中有父子亲情,何惧二龙相见?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朱祁镇:“咳咳……我当年在瓦剌,还天天想儿子呢。”

朱祁钰:“连儿子都不敢见,你这皇帝当得够窝囊的。我当年再忙,也得陪太子用膳。”

朱厚熜:“那是为了他们好!邵元节说这样能保他们平安,后来不也应验了?”

朱厚照:“应验个屁!你那丹药把自己吃得五劳七伤,还好意思说应验,我看你是怕儿子比你活得长,抢你皇位吧。”

朱厚熜:“堂兄你再说,就把你扔炼丹炉里炼了。”

朱厚熜:“好了好了,大家消消气,我来说说我的好事,我可不只炼丹,也干了点正事的[得意表情包]”

徐阶:“皇上,还是我来说吧。关于内阁,洪武皇上废了丞相之后,一天要处理400件国家大事,每天要看的文字差不多20万,不得不找些学士帮忙处理行政工作。

一代一代传到嘉靖朝,内阁制度才算正式像模像样:有名称、有办公地点、有下属人员,内阁大学士的级别从原来的五品、六品提到了二品甚至一品,比五府六部的官员级别都高,所以到嘉靖时期,内阁制度才算最终形成。”

朱元璋:“哦?内阁制度在你手上才算成型?那我当年废丞相岂不是给你做嫁衣?不过能把大学士提到二品,总算没让那帮文官骑到武将头上。”

朱棣:“我当年设内阁时就说过,得给够权才能办事!你小子总算没跑偏,比某些只会瞎折腾的强。”

朱厚熜:“那是自然!内阁没规矩怎么行?定级别、设办公点,才算正经衙门。不像太祖爷当年,大学士跟临时工似的[坏笑表情包]”

朱厚照:“切,设再多规矩有啥用?能比我豹房办事快?我当年传圣旨,太监跑一趟就搞定,哪用得着内阁磨磨唧唧的。”

朱雄英:“内阁制度成型可是大事,相当于给大明装了个‘中央处理器’,嘉靖这波操作算把四叔的‘半成品’搞成了正版强。”

秦良玉:“内阁理顺了,办事效率确实能提高。当年抗倭奏折,要是没内阁统筹,怕是得拖到倭寇打进来。”

徐阶:“皇上还定了票拟制度,大臣先拟好处理意见,皇上画圈就行,既省了皇上的事,又让内阁有章可循。”

海瑞:“内阁制度虽好,但若皇上沉迷修道,再好的制度也会失灵。幸得徐阁老等人力撑,才没出大错。”

王阳明:“内阁分权,既能辅佐皇上,又能制衡专权,算是取了个中道。只是权力这东西,得捏得准才行。”

朱厚熜:“听见没?这叫制度创新!比某些人只会骑马打猎高级多了。我告诉你们,当年内阁学士见我,都得按品级行礼,规矩倍儿清。”

朱元璋:“少得意!制度再好,也得看谁用。你后期把内阁当摆设,有屁用。”

朱厚熜:“是是是,太祖爷说的都对,谁还没犯过错呢,我晚年不都醒悟了嘛。好了,今天就到这儿,有劳@秦良玉 将军了。”

朱雄英:“我发现你是故意先说坏的,后面说好的,然后让秦姐姐给你说结尾。”

朱祁镇:“把故意俩字去掉[坏笑表情包]”

秦良玉:“我是看不说结尾,总觉得差点啥,所以我拍板,小殿下继续,咱们明天接着聊。”

“啪!”

朱雄英:“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呐!”

朱厚照:“雄英,啥时候说说你的故事,我很好奇呐。”

朱雄英:“我走得早,有啥故事可讲?好了,散会,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