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小镇炊烟米其林 > 第20章 “陌生”的厨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提着沉重的行李箱,我站在了“老林菜馆”那熟悉的招牌下。

离开不过一月,却仿佛过了很久。空气中弥漫的,依然是那股熟悉的、混合着油烟、酱油和淡淡饭菜香的味道,但此刻闻起来,竟有种让人鼻子发酸的亲切感。

还没进门,就听到我爸中气十足的咆哮声从里面传出来,伴随着剧烈的咳嗽:“……肉片要浆透!油温烧热点再下!跟你说了多少遍了!手忙脚乱的干什么!”

以及我妈焦急的声音:“你慢点吼!孩子刚来两天,不得慢慢教啊?……哎呀妈呀这油溅的!”

孩子?哪个孩子?我家还有别的亲戚来帮忙了?

我疑惑地推开门。

只见店里坐着两三桌老街坊,厨房里,我爸正站在一个瘦小身影旁边,指着锅灶火力全开地教学。那个背对着我且手忙脚乱的背影,看起来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

“爸,妈,我回来了。”我喊道。

厨房里的咆哮声戛然而止。

我爸猛地回过头,看到我,脸上闪过一丝极快的不自然,随即又板起脸,哼了一声:“还知道回来啊?”说完扭头继续盯锅里的肉片,但吼声明显降低了八个度。

我妈则惊喜地放下手里的抹布迎上来:“哎呀!薇薇回来了!怎么不提前说一声!吃饭没?累不累?哎呦瘦了瘦了!省城吃的不好啊?”她一边说一边帮我拿行李,上下打量,眼圈有点红。

“挺好的妈,吃得好学得也好。”我笑着安抚她,目光却好奇地投向厨房里那个陌生的少年,“这位是?”

“哦,这是你李婶家的侄子,叫小辉,毕了业暂时没工作,你李婶就让他过来帮帮忙,顺便……学点手艺,省得瞎混。”我妈小声解释道,“你爸嘴上嫌笨,教得还挺起劲。”

小辉这时也转过头,是个眉眼清秀却带着点怯生生的大男孩,看到我,脸一红,小声叫了句:“薇薇姐。”然后又赶紧手忙脚乱地去对付锅里快要老掉的肉片。

“火关了!肉都老了!败家玩意儿!”我爸又是一声吼。

我把行李放回屋,洗了手,很自然地就走进厨房,系上我那条熟悉的、洗得发白的旧围裙。

“爸,我来吧。”我接过小辉手里快要握不住的炒勺。小辉如蒙大赦,赶紧躲到一边剥蒜去了。

我爸斜睨了我一眼:“哟,洋学生回来了?让我看看有啥长进。”

我没接话,只是熟练地热锅、放油、爆香姜蒜。动作流畅,带着一种经过系统训练后的稳定和自信。

我爸看着我的动作,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我炒了个最简单的酸辣土豆丝。从切丝到出锅,不过几分钟。酸辣适口,锅气十足,土豆丝根根爽脆。

我把菜盛盘,递给我爸:“尝尝,及格不?”

我爸狐疑地夹了一筷子,嚼了嚼,没说话,只是又夹了一筷子,然后含糊地“嗯”了一声。

虽然没得到表扬,但这声“嗯”已经让我心里乐开了花!

接下来的几天,我迅速重新接管了厨房的大部分工作。小辉变成了我的“助理”,主要负责剥蒜、摘菜、洗碗和挨我爸的骂,我爸现在主要冲他来,火力转移了,我倒是轻松了不少,嘻嘻。

我发现,经过系统学习后,再回头看自家厨房,很多东西都不一样了。

我开始有意识地调整火候,尝试更精准的调味,虽然我爸总觉得我“磨叽”。

我把孙小曼给的香料包悄悄用在卤蛋和一些凉菜里,果然增色不少,有老街坊吃出来了,好奇地问:“老林,你这卤味好像更香了?”

我甚至尝试用低温慢煮的原理,在蒸菜时更好地控制时间和温度,让蒸鱼和肉饼更加嫩滑。

我爸虽然嘴上不说,但我发现他偷偷观察我的次数变多了。有时我炒菜,他会假装路过,瞥一眼我的动作;我调好的馅料,他会趁我不注意蘸一点尝尝。

最让我惊讶的是,某天晚饭后,他居然憋出一句:“你那个……什么班的……都学啥了?”

我强忍着激动,尽量用他能理解的语言,跟他分享吊汤的技巧、火候的分级、调味的原则等等。

他听得一脸不耐烦,却也没打断我,最后哼了一句:“净整些没用的理论。”但第二天,我注意到他炒菜时,颠勺的动作似乎更注重节奏了,撒盐的手也更稳了。

这种无声的认可,比任何奖状都让我高兴。

当然,冲突也不少。

我认为应该逐步尝试增加一点菜品多样性,哪怕只是多一两个凉菜或炖品。

我爸坚决反对:“炒好这几个菜就行了!整那些花里胡哨的谁吃?浪费!”

我觉得店里卫生可以再细化一下,比如生熟砧板分开。

我爸觉得我瞎讲究:“穷干净!吃了这么多年也没见谁吃死!”

我想把孙小曼的卤味稍微发展一下,哪怕先卤点豆干鸡爪当小菜卖。

我爸更是嗤之以鼻:“那是人家祖传的手艺!你学个皮毛就想卖?丢人现眼!”

观念的碰撞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我知道他守旧,但没想到这么固执!

就在我和我爸关于是否要推出一款“秘制卤鸡爪”争论不休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危机”,悄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