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尽管有紫儿精妙绝伦的医术和云雾山庄的灵药支撑,文正阳的身体却并未如众人期盼的那般逐渐康复。他此番病倒,根源并非仅仅是风寒入体,更是心力交瘁,油尽灯枯。数十年来对官场黑暗的愤懑、对江山破碎的痛心、对弟子安危的忧思,早已将这位老人家的精气神消耗殆尽。离开云雾山庄后所见到的满目疮痍,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药物的作用,也仅仅是勉强吊住他最后一丝元气,延缓那不可避免的时刻到来罢了。他的生命力,如同秋叶般,正在不可逆转地走向凋零。

草庐内的气氛,从重逢的喜悦,渐渐重新被一种沉重的悲伤所笼罩。王重阳和林朝英日夜不离榻前,神色哀戚。连一向活泼好动的周伯通,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沉重,变得安静了许多,常常趴在师父榻边,用那双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师父枯槁的容颜。

周易心中了然。他见过太多的生离死别,深知这是凡人无法逃脱的宿命。他能救重伤之人,能杀肆虐之魔,却难以逆转这自然衰竭的大限。他所能做的,便是在这最后时刻,陪老友走完最后一程,让他安心离去。

这一日,文正阳的精神忽然好了许多,蜡黄的脸上甚至泛起了一丝不正常的红晕,眼神也变得清明起来。王重阳和林朝英心中却是一沉,他们知道,这恐怕是……回光返照。

文正阳艰难地抬起手,示意弟子们将他扶起,靠坐在榻上。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榻前的王重阳、林朝英、周伯通,最后落在静立一旁的周易身上,嘴角努力扯出一丝平和的笑意。

“周兄……看来,老夫……大限已至了。”他的声音微弱,却异常清晰。

“师父!”王重阳和林朝英悲声喊道,泪水潸然而下。周伯通也似乎明白了什么,小嘴一瘪,眼圈红了。

文正阳轻轻摇了摇头,示意他们不必悲伤。他看向周易,眼中充满了感激与释然:“能……能在最后时刻,见到孩子们平安归来,得周兄你……亲自相送,老夫……已无遗憾了。这些日子,多谢开导……让我这迂腐的老头子,总算……看得开了一些。”

他又看向王重阳和林朝英,眼神中充满了期许:“重阳,朝英……你二人……皆是我道门瑰宝,未来的路……还长。需谨记……道法自然,但也要……心存侠义。这天下……终究需要有人……去守护一丝……光明。”

最后,他看向最小的弟子周伯通,眼中满是慈爱:“伯通……你这顽皮猴子……性子跳脱,却……赤子之心。以后……要听师兄师姐的话……好好学本事……莫要……辜负了你的天赋……”

周伯通“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扑到榻边,紧紧抓住师父的手:“老头师父……你不要死……伯通以后一定听话……不惹你生气了……”

文正阳艰难地抬手,摸了摸周伯通头顶那两个发旋,笑了笑,气息却越来越微弱。

他最后望向窗外的终南山水,喃喃道:“此地……甚好……清静……归于此地……甚好……”

话音渐渐低不可闻,那抹回光返照的红晕迅速褪去,他靠在枕上,缓缓闭上了眼睛,气息终绝。面容却异常安详平和,仿佛只是沉沉睡去。

“师父!”

“师父!”

草庐内,顿时响起一片悲声。

王重阳和林朝英跪地痛哭,周伯通更是哭得撕心裂肺。

周易静静地看着安息的老友,默然片刻,轻轻叹息一声。一代大儒,一位奇士,就此溘然长逝。他见证了又一个故人的离去。

接下来的几日,草庐被巨大的悲伤笼罩。在王重阳的主持下,众人依照汉人礼仪,在终南山一处风景秀美、可望云海之所,为文正阳修建了简单的坟茔,让他长眠于此青山之中。

丧事毕,王重阳仿佛一夜之间成熟了许多。他背负着师父的遗志与期望,整个人变得更加沉凝,眼神中的悲恸化为了坚定的力量。

他对周易深深一揖:“周前辈,大恩不言谢。师父后事已了,晚辈欲遵师父遗志,于此终南山中结庐清修,钻研道法,完善先天功,并将师父与您的教诲传承下去,将来或可开宗立派,光大道门,亦不负此生。”

林朝英也表明了相似的心志,愿留在终南山修行。

周易看着他们,点了点头:“如此甚好。文兄有徒如此,九泉之下亦可含笑。”

他又看了看眼睛哭得红肿、却依旧拽着他衣角的周伯通,对王重阳道:“这小猴子,根骨心性皆是上佳,好生教导,将来成就未必在你之下。只是性子跳脱,需多加引导,莫要拘束了他的天性。”

王重阳郑重应下:“晚辈记下了,定会好生教导伯通师弟。”

一切安排妥当,周易知此地已无需他再停留。他与紫儿在文正阳墓前最后祭奠一番,便告别了王重阳、林朝英与那依依不舍的周伯通,飘然离去。

终南之行,了却故人心愿,见证道火传。

但是还有一桩心事未了,就是后世听说终南山有个活死人墓,他一直对活死人墓比较好奇,想看下林朝英创建的古墓派到底是个什么地方,什么样的墓能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