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照天这才发现,他还未真正发力,对手却已倒下。
他再度体会到金钱的力量。在这里,钱财比戒指中的老爷爷更像是金手指,实在令人震撼!
次日,刘照天受邀前往半岛酒店喝下午茶。
步入酒店,目光扫过座无虚席的茶座。作为香港最有名的下午茶场所,这里聚集了中环一带的白领和金融经纪人,也是明星和富豪钟爱的地方。无线电视的六叔也常光顾于此。
后来半岛酒店不得不优先接待住店客人预订。
他之前曾来过一次,觉得味道不过如此,不明白为何这些老派商人偏爱这里饮茶。
是的,查先生再次约见刘照天。
主要是因为倪狂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而且刘照天又拿出了他的杀手锏。黄玉郎和上官小宝当初远走他乡,这个协会功不可没。刘照天若是再插上一手,恐怕会引发新一轮反对倪狂的声浪,让老朋友步黄玉郎的后尘。
因此,查先生今天只能低头。
已经续了两壶咖啡,两人却始终避谈倪狂一事,谁也没有先开口。
气氛微妙难言。
查先生心中感叹刘照天出手狠辣,毫不留情。
而刘照天则感慨自己尚未真正出手,对方却已溃不成军。他深知香港报业容不下他这个外来者,一直想将他排挤出去。既然他们团结一致,他自然要寻求外援。
查先生明白必须付出代价,于是说道:“这次你受委屈了,有什么条件尽管提。”
“人。”
“人?倪狂?”
“倪狂的妹妹。”
查先生虽无证据,却感觉刘照天话中有话。
刘照天继续说道:“我听说倪狂的妹妹与施楠生是好友,她曾在亚视担任制片。我十分看好她,而我的影视公司正缺一位负责制片的负责人。”
查先生沉吟片刻,答道:“他们兄妹关系并不融洽,我只能试着说服她,无法保证成功。”
“我的能力也有限,只能试着劝离那些受害者。”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尽是默契。
人生始于交易,也终于交易。一旦踏入交易,便只能一路走下去。
很多人向往那些能够坚守本心的人。
可现实却是……能穿过那扇保持本心的窄门的人,寥寥无几。
上一个做到的,是耶稣!
你若想殉道,最好也做好被钉上十字架的觉悟。不如乖乖地,长成自己小时候最讨厌的那种人。
至于倪家父子是不是人渣,刘照天并不在乎。人渣堆里也不缺他们俩。
前世今生,这个社会、这个圈子里,比他们更渣的大有人在。见多了,也就麻木了。只要刘照天能拿到他想要的利益,他才懒得自找麻烦。
有那么多美女等着他去关心,他哪来的时间浪费在一个老头子身上。
这场针对倪狂的 ,在查先生出面调停后,终于渐渐平息下来。
整个报业对刘照天这个搅局者颇有微词。
但事已至此,谁也不想再生事端——因为刘照天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大家玩得正起劲,他却半路“摇人”,不讲武德。
而且,他们发现,越是吵得激烈,《今日头条》的销量就越好。
长时间的口水战,也让《今日头条》渐渐积累起一批固定读者。
销量也慢慢稳定下来。
虽然还远不及《东方日报》《星岛日报》和《明报》这类一线大报,
但日销七八万份,已经稳稳跻身二线报纸之列。
平息后,刑召把报社日常事务交给了副手,
自己则开始大量招聘记者。
这批记者,大多擅长 与跟踪,专门负责挖掘明星八卦。
刘照天意识到,香江第一支成规模、成建制的狗仔队,恐怕就要从自己的报社诞生了。
接着,刑召又把独家新闻的奖金提高了几倍。
这下,不只是他手底下那五十多个狗仔,整个香江的记者都知道了这家“人傻钱多”的报社。
不少外站记者,也看在丰厚报酬的份上,偷偷给《今日头条》供稿。
相当于大半个香江的记者,都成了这家报社没有底薪的“编外人员”。
可凡事有利有弊。
自从高额奖金制度推出后,记者们纷纷丢掉了底线和节操。
凭空捏造新闻,都算是小事。
有些人甚至摸索出一条“生财之道”——用言语去刺激那些脾气火爆的明星。
此外,不但能拿到一笔医疗费,还能领取报社的新闻奖励。
这还不算什么,有些记者简直连脸面都不要了。
他们先是花点钱悄悄混进酒会,然后时不时假装摔倒,就为了窥探明星内衣的颜色。
刘照天得知后,先训斥了刑召一顿,随后明令禁止报社收取此类新闻素材。
真是服了,刘照天觉得这些人为了钱,不仅不要脸,连命都可以不要。
这种事也敢做,难道不怕被人请去“洗海澡”吗?
几个月后,在香江养和医院的病房里。
穿着浅色产妇服的何雨水斜倚在病床上,看着来回踱步的刘照天,忍不住埋怨起来。
刘照天这次是真的紧张。检查后医生已提醒他提前做好准备,因为胎儿较大,只能通过手术生产。
在他的坚持下,何雨水提前一个半月就住进了医院。
此时的养和医院环境宜人,绿树鲜花环绕,堪称花园式医院,更闻不到刺鼻的消毒水味。
整栋楼都是产房及产后休养配套设施,医护人员与医疗设备也是全港顶尖的。
当然,费用也相当高昂,每日开销足以令普通人咋舌。
晚上,何雨水被推进手术室后,医疗团队的工作人员向刘照天出示了“手术知情同意书”等法律文件。
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手术风险,刘照天的心情瞬间绷紧到极点。
这简直是非死即伤,哪是什么知情同意书,分明就是一份“生死簿”!
但他别无选择,眼下只能听从医生的安排,在相应位置签了字。
接着,他在手术室外来回踱步,焦急等待。
此时刘照天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度日如年。不知过了多久,医生终于出来通知:母子平安。
刘照天这才松了口气。何雨水被推出手术室后,提前备好的保姆、月嫂、营养师和医护人员有条不紊地开始照顾。
总之,有钱开路,一切都不成问题。
宝宝过了百天后,刘照天的“产假”也告一段落。
他不能再悠闲休息了,因为香江股市的布局已进入最关键阶段。
在历经半年多的准备后,庞大的资金终于完成了建仓。
虽然刘照天对金融知识有所耳濡目染,但仍无法精准预测股市的具体走势。
于是他干脆放手一搏,直接做空股指期货。
来到交易所后,刘照天不仅每日紧盯股市波动,也密切关注内地动向,静待股灾降临。这段日子,他连公司事务都顾不上了,家也难得回去。
这次他前后投入了九个亿,几乎是他所有的现金。而且他还用了五倍杠杆——以他的资金量来说,这已经相当惊人。一旦判断失误,刘照天马上会倾家荡产,负债几十亿。这种压力让他既亢奋又压抑。
日子一天天过去,香江股市崩盘还没来,K线却突然猛烈上涨,转眼间一亿五千万港币化为乌有。他忍不住咒骂:一个多亿就是用火烧也得烧一会儿,在股市里十分钟就没了。
刘照天实在想不通那些重生前辈是怎么精准记住每个点位、还敢用二十甚至五十倍杠杆的。他不过五倍杠杆,K线才涨几个百分点,就已经快崩溃了。
操盘手委婉地询问刘照天是否考虑平仓,但他从对方眼中读出的,只是怕他破产付不起薪酬。刘照天没有听从,坚持自己的判断,同时心里清楚:他必须赶紧出去借钱了。
股市就像真实的游戏:用薪创造快乐,没钱玩不起。他佩服那些现实中敢孤注一掷的大佬,若不是有前世记忆,他绝不敢这么赌——毕竟他也不能确定股灾到底何时来,甚至会不会来。
眼下最要紧的是筹集资金。按目前形势,至少得借到两亿眼下他只关心:钱从哪儿来?
内地的钱他动不了。之前他曾提议带中投一起参与,但被最高领导回绝。刘照天明白原因——即便高层知道大概率能赚,内地外汇有限,且不愿做割市民韭菜的事。了解这一态度后,他不再强求。
但他绝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香江对他排斥的多、善意的少,他没什么思想包袱。既然大家都坐在了赌桌上,那就只能是对手。
既然是竞争对手,那就既要分出高下,也要决定生死。
金融市场从不相信眼泪的。
哪怕是他这样身家上十亿的富豪,不也得四处筹钱吗?
内地的资金不好借,银行到账又太慢。
要说他认识的人里谁现金流最充裕,那还得是他那几十个渠道商。
漫画赚钱,玩具赚钱,娃娃机赚钱,橡胶玩具也赚钱,而且都是现金生意。
因此,刘照天想从他们那里筹集两个亿的现金并不算太难,他也有信心,只要他开口,很多人都会愿意帮忙。
当刘照天一个个电话打出去之后——
有人出几百万,有人掏两千万,还有人拿出两千五百万。
终于,经过他一番努力,总共筹集到了三亿六千万的现金。
所以说,当你的价值充分展现在众人面前时,只要不超过这个价值的钱,其实并不难获得。
幸好,他也有自知之明,这时候绝不敢碰国际资本的钱。否则,他不敢确定会不会被对方算计。
第二天一早,他带着巨额资金来到交易所的大户室。
整个房间顿时变得喧闹嘈杂,乱成一团。
二十多名工作人员忙得热火朝天,一个个拎着座机电话,扯着嗓子大喊:
“增加保证金基数,保住股指期货空单!”
“下调杠杆,紧盯K线变化,维持在三涨……”
为了确保不被强制平仓,避免前功尽弃,刘照天又陆续追加了一亿九千多万资金。
加上前期他已投入的九亿四千多万,他总共动用了超过十一亿的资金参与这场豪赌。
此时他不禁庆幸,当初没有听信银行证券部那些人的忽悠。
他们曾向他许诺,只要他把公司抵押出去,就能帮他申请到十倍的杠杆。
假如当时真那样做了,说不定现在已经被平仓了。
其实,不止刘照天一个人心里七上八下。
连那些负责操盘的人也紧张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