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禁睡区 > 第352章 谁还惦记那口冷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便利店的空调出风口吹着恒温的冷气,可年轻店员周奇却觉得脖子后面凉飕飕的。

他再次倒回监控,画面帧数调到最高,将那三分钟的录像放大了四倍。

屏幕上,收银台的角落清晰可见,那份刚加热好的便当静静地躺着,热气袅袅。

没有鬼影,没有扭曲的光线,甚至连一只苍蝇都没飞过。

可三分钟后,当他重新出现在画面里时,那份便当的米饭边缘,确实出现了一个被勺子挖过似的、小巧而规整的凹痕。

他关掉监控,盯着那份缺了一角的便当,沉默了许久,最终只是扯了扯嘴角,自言自语地嘟囔了一句。

这怪事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成了常态。

每天凌晨三点过后不久,那份为“还没回家的人”准备的便当,都会准时少掉一小口。

监控里永远空无一人。

周奇从最初的惊悚,到后来的好奇,最后也变得麻木了。

怪事很快传开,成了城市里新的都市传说。

“一口专柜”的名头更响了,不少人专门在午夜后来便利店,就是想亲眼见证这灵异的一幕。

周奇的同事甚至开起了玩笑:“看到了吧?那位‘客人’自己会来拿,咱们也算完成任务了,省事。”这句调侃,像一粒悄无声息的种子,落进了许多人心里。

半个月后,城东新开了一家同品牌的连锁便利店。

陈三皮路过时,脚步顿了顿。

店内灯火通明,收银台的角落也学着样子摆了一份便当,上面贴着一张手写的标签:“已供”。

他走进去,目光落在那份便当上。

盒子是冷的,包装膜紧紧绷着,里面的米饭边缘光滑完整,没有丝毫被动过的痕迹。

店员是个染着黄毛的年轻人,正低头刷着手机,见他盯着便当看,头也不抬地解释:“哦,那个啊,走个形式。反正那位‘爷’也不会真挑剔,心意到了就行。”

陈三皮盯着那份冰冷的便当看了半晌,什么也没说。

他从口袋里摸出一枚沾着泥土气息的旧铜钱,不轻不重地压在饭盒下面,然后转身走出了便利店,身影融入夜色。

当晚,那盒饭无人问津,在凌晨换班时,被连同其他过期食品一起,清扫进了黑色的垃圾袋里。

夜行会的新总部,林小满脸色铁青地看着手下递交的巡查报告。

自从“全民留一口”成为新的社会风尚,他便组织人手在各个社区进行夜间巡查,起初是为了防止有不长眼的东西捣乱,后来却变成了监督人心的照妖镜。

报告上的记录触目惊心。

城南某小区,有人直接用吃剩的残羹冷炙倒在碗里,放在窗台上了事;西城的老巷子里,几户人家干脆摆上空碗,用粉笔在碗底画个叉,就算“今日已完成”;更让他心头发紧的是,他亲眼看到几个半大点的孩子,在街边分一个肉包子,他们学着大人的样子,故意掰下一小块扔在地上,然后拍着手哄笑起来:“喂鬼啦!快来签收啊!晚了就没啦!”

那笑声稚嫩,却像针一样扎进林小满的耳朵里。

他猛地想起陈三皮离开前,曾对他说过的一句话。

那时他正兴奋地描述着“留一口”蔚然成风的盛景,陈三皮却只是平静地看着他,淡淡地说:“饭凉了不要紧,守着一碗冷饭,心是热的就行。怕就怕,心都烫完了,还假装在烧。”

一语成谶。

与此同时,司空玥正站在光脉网络的巨型全息波动图谱前。

这张覆盖全球的能量感应网,曾因“全民配送”而濒临崩溃,如今却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平稳。

但司空玥却从这平稳中,嗅到了更深的危机。

她调取了最近一周的能量峰值数据,赫然发现图谱上出现了大量规律、微弱、且频率高度一致的“虚假峰值”。

那不是真实投喂产生的能量交换,而是由无数人下意识默念“我收到了”、“已签收”这类话语时,形成的心理活动回声。

精神力在网络上运转,却没有与之对应的物质与情感载体。

她快步走到书桌前,翻开一本厚重的古籍——《食祀图谱》,快速找到其中一页。

书页边缘,有一行用朱砂写下的小字批注,笔迹飞扬凌厉:“诚断则网虚,形存而神亡。”

司空玥的指尖抚过那行字,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

她猛然醒悟:人们不再是为了纪念、为了慰藉、为了那份源自血脉的温情而留饭,他们只是为了完成一个“被系统认可”的动作,为了获得那份虚无缥缈的安全感,而在集体表演一场盛大的施食仪式。

真正的危机不是遗忘,是假装还记得。

当夜,暴雨如注,雷霆撕裂天穹。

城中村那口老井的残骸边,陈三皮独自蹲着。

他将那个陪伴了他无数个日夜、如今已残破不堪的“幽冥食录”外卖箱翻过来,箱底朝上,任由冰冷的雨水灌满其中凹陷的壳体。

他不点火,不开眼,甚至没有释放出一丝一毫的气息,就像一块融入雨夜的石头,静静地守着那一汪浑浊的雨水。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直到凌晨三点十七分,那个曾无数次响起咀嚼声的时刻。

水面平静无波,连一丝涟漪都未曾泛起。

往日里那声极轻、却总能准时响起的咀嚼声,彻底消失了。

世界安静得可怕。

陈三皮忽然笑了,那笑容里带着一丝嘲弄,一丝释然。

他从怀里掏出一张因磨损而泛黄的订单存根,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但那串编号却深深刻在他的脑海里——A。

那是他复活前,作为普通外卖员送出的最后一单。

他用两根手指,将这张存根撕成细小的碎片,然后扬手,任由它们被狂风卷入雨幕之中。

就在最后一片纸屑触碰到地面雨水的瞬间,异变陡生!

整座城市里,十几处“一口灶”站点同时发出一声沉闷的震动。

那些被敷衍了事摆放出来的冷便当、空饭碗、残羹冷炙,在同一时刻齐齐翻倒在地。

就像某个无形的存在,在漫长的忍耐后,终于厌倦了这场虚伪的谎言。

第二天清晨,雨过天晴。

城东那家新开的便利店一早便陷入了混乱。

电路系统不明原因烧毁,所有冷柜和照明全部瘫痪。

经理调取备用电源的监控录像回放,画面让他当场愣住:午夜时分,店内空无一人,货架却像被无形的手推动般自行移位,一台早就报废、堆在仓库里的针式打印机,竟自己从角落里“爬”了出来,在一片滋滋的电流声中,吐出了一张收银纸。

上面只有一行墨迹暗淡的字:“签收记录作废。请重修诚意。”

而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山间小屋里,陈三皮正坐在门槛上,慢条斯理地剥着一碗新鲜的毛豆。

清晨的风穿过林间,带来一阵极轻的、几乎无法分辨的呢喃,像有人贴在他耳边低语:“师父,这次是你替我们签的吧?”

他没有回头,只是将最后一颗饱满的青豆从豆荚里弹出,指尖一 flick,豆子在空中划过一道精准的弧线,落入碗中。

“铛。”

一声清脆的撞击声,在寂静的山间格外清晰。

也就在这天下午,一则消息开始在各个社区的业主群里飞速传播:几个最早开始用空碗代替饭菜的小区,今晚的“一口灶”站点前,突然聚集起了一群愤怒的居民,他们指责那些“弄虚作假”的邻居,破坏了大家共同守护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