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鄩:唐末“偷袭+稳局双料高手”!凭“油贩卧底+话术破叛”,智取兖州还稳军心
扮油贩摸地形+水窦偷城,一夕拿下兖州
刘鄩是安丘人,一开始跟着青州的王师范做事。唐昭宗逃到凤翔时,朱温率军去岐下迎接,兖州空虚。王师范想趁机占领兖州,刘鄩主动请缨,先派人假装成卖油的小贩,混进兖州城侦查虚实,摸清了城里的防守情况和人员进出路线。
侦查时发现,兖州外城有个排水口,足够让士兵悄悄潜入,刘鄩把这个位置记了下来。随后他向王师范请命,带着五百名步兵,趁着夜色从排水口悄悄入城,所有人都衔着枚(防止出声),没惊动任何人(注:这是没人预料到的偷袭路线)。一夜之间就拿下了兖州,城里的军队和百姓都安然无恙,丝毫没受影响。
话术破叛+恩威并施,稳住孤立孤城
朱温派大将葛从周率军反攻兖州,打了很久,兖州的外援彻底被切断,陷入孤立。刘鄩清点城中兵力,把所有没能力打仗的人都送出城,自己则和将士们同甘共苦,坚守城池。
某天,副使王彦温翻墙逃跑,守城的士兵也跟着他往外跑,根本拦不住。刘鄩立刻派人从容地告诉王彦温:“请你少带点人走,不是我事先安排好的人,别带着一起跑。”接着又当众宣布:“本来就安排好跟副使一起走的人,不用阻拦;那些擅自逃跑的,满门抄斩!”
城外的葛从周军队听到这话,果然怀疑王彦温是诈降,当场把他斩杀在城下。守城的士兵看到擅自逃跑的后果,再也没人敢乱动乱,军心就此稳固。后来王师范投降朱温,刘鄩也跟着归顺了梁朝。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破解“攻城难+守城危”困局,关键在“卧底侦查+奇袭破城+话术稳局”
刘鄩能先取城再稳局,核心逻辑是“靠‘精准侦查+出其不意’破城,用‘话术分化+恩威并施’稳心”:
- 卧底侦查,摸清要害:用“卖油小贩”的身份卧底,避开防守视线,精准找到“水窦”这个破城关键,为奇袭打下基础;
- 奇袭破城,降低代价:选择没人预料到的排水口作为突破口,趁夜衔枚入城,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兖州,避免大规模厮杀;
- 话术稳局,震慑军心:面对士兵逃跑危机,不硬拦硬堵,而是用“区分安排与擅自逃跑”的话术,让敌军怀疑逃将,同时用“族诛”的威慑力稳住守城士兵,快速化解内乱。
二、核心启示:遇“攻坚破局+危机内乱”,别蛮干,用“精准侦查+奇招破局+话术稳心”取胜
这种“以智取胜、以言稳局”的思路,对现代商业竞争、职场攻坚、危机处理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 商业竞争遇“市场难入+对手严防”:比如想进入封闭市场,对手防守严密,别正面硬闯。像刘鄩那样:“派‘卧底’(如行业顾问、合作方)摸清市场漏洞和对手弱点;用‘奇招’(如差异化小众产品、独家渠道)突然切入,快速占领市场;若遭遇对手反扑,用‘话术分化’(如公开合作诚意、区分核心对手与跟随者),瓦解对手联盟”;
- 职场攻坚遇“项目难推+团队内乱”:比如推进重点项目时,外部阻力大,内部又有人“跳槽”“拆台”,别慌乱。可以说:“先‘侦查’(摸清项目卡点、外部阻力核心);用‘奇招’(如创新方案、跨部门借力)突破推进瓶颈;面对内部动荡,用‘明确规则’(如区分正常流动与恶意拆台)+‘威慑措施’(如明确责任追究),稳住团队节奏,避免人心涣散”;
- 危机处理遇“负面发酵+内部动摇”:比如品牌遭遇负面危机,内部员工出现动摇、离职潮,别被动应对。可以说:“先‘侦查’(摸清负面源头、员工核心顾虑);用‘奇招’(如真诚回应、重磅整改)化解外部危机;面对内部动摇,用‘明确政策’(如区分正常离职与恶意散播负面)+‘福利保障’(如稳定薪资、发展承诺),稳住核心员工,避免内乱加剧”。
简单说就是:“面对攻坚破局和内部危机并存的情况,蛮干和硬压只会适得其反。关键是用精准侦查找到突破口,用奇招快速破局,再用话术和规则稳住内部,做到‘外破局、内稳心’,才能高效化解困境。”
【原文】刘鄩
刘鄩,安丘人,初事青州王师范。唐昭宗幸凤翔,朱温率师迎于岐下。师范欲乘虚据兖州。鄩先遣人诈为鬻油者,觇城内虚实及出入所。视罗城下一水窦,可引众而入,遂志之。鄩乃告师范,请步兵五百,自水窦衔枚而入,边批:不虞之道。一夕而定。军城宴然,市民无忧。
朱温遣大将葛从周来攻城,良久外援俱绝。鄩料简城中,凡不足当敌者,悉出之于外;与将士同甘苦。一日,副使王彦温逾城走,守陴者从之,不可止。鄩即遣人从容告彦温曰:“请少将人出,非素遣者,勿带行。”又扬言于众曰:“素遣从副使行者,即勿禁;其擅去者,族之!”外军果疑彦温,即戮于城下。于是守军遂固。鄩后师范降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