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弼&李希烈:古代“攻防智斗天花板”!地道突袭VS卧底破城,智与防的生死博弈
李光弼:招“地下施工队”+诈降诱敌,地道陷营破思明
李光弼招募士兵时,不管有啥小技能都照单全收,做到人尽其用。军中正好有个叫钱工三的人,特别擅长挖地道。史思明率军攻打太原时,李光弼想出一计:先派人给史思明送信,假装要投降,暗地里却让钱工三带着人,在史思明的军营周围挖满地道,还在地道里用木头支撑着(防止坍塌)。
到了约定投降的日子,李光弼派副将率领几千士兵出城,装作要投降的样子,史思明的士兵全都盯着看热闹。没过一会儿,军营里的地面突然塌陷,一下子死了一千多人。贼兵们吓得大乱,官军趁机擂鼓呐喊发起进攻,俘虏和斩杀了上万贼兵。
李希烈:派“卧底施工队”+内外夹击,轻松活捉李元平
李元平到汝州上任后,招募工匠修缮城墙。李希烈暗中派了几百名勇士冒充工匠应聘,混入修城队伍里,李元平对此毫无察觉。等时机成熟,李希烈派将领率领几百名骑兵突然赶到汝州城下,城里的卧底工匠立刻响应,里应外合把李元平绑了,骑着马扬长而去。
冯梦龙点评:
倭寇:杀信使+冒援军,卧底诈城陷兴化
嘉靖四十一年,倭寇入侵,包围了兴化府。都督刘显奉命率军救援,可到了离府城三十里的地方,因为隔着一条江,就停滞不前。拖延了很久后,刘显怕被治罪,派了五个士兵带着书信去府城,约定要率兵翻墙入城抵御倭寇。
没想到这五个士兵被倭寇抓住杀了,倭寇冒用他们的身份,伪造了刘显的书信,信里约定“某天夜里某个时辰,率兵潜入城中接应,城里千万别点灯、别出声,免得惊动我们”。然后倭寇挑选了五个奸细,冒充刘显的士兵,带着伪造的书信进城,城里的人信以为真。
到了约定时间,倭寇冒充刘显的军队混入城中,兴化府就此沦陷。古人说,中原之所以能制服外族,靠的是智慧,可现在智慧反而被外族用得这么溜,真让人寒心啊!
【管理智慧】
一、核心逻辑:攻防博弈的关键,在“巧用技能+内外呼应”与“防间堵漏”的对决
进攻方(李光弼、李希烈、倭寇)的核心逻辑:
- 李光弼:精准利用“特殊技能(挖地道)+ 诈降诱敌”,制造对手注意力盲区,通过“地下突袭”打乱阵脚,再趁乱进攻;
- 李希烈、倭寇:抓住对手“招募外人、信息闭塞”的漏洞,用“卧底渗透”“伪造身份”的方式潜入内部,再配合外部突袭,实现内外夹击,低成本破城。
防守方(史思明、李元平、兴化府守军)的核心问题:
- 史思明:被“投降”的假象迷惑,忽视了对手的潜在动作,放松戒备;
- 李元平:招募人员时不核实身份,对混入的卧底毫无察觉,给了对手可乘之机;
- 兴化府守军:轻信未加核实的信息,没有验证信使身份,最终被伪装的敌人偷袭得手。
二、核心启示:遇“攻防博弈+信息不对称”,既要“巧用技能攻”,更要“筑牢防线防”
这种“技能造势+内外呼应”的攻防思路,对现代商业竞争、职场协作、安全防护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进攻端:善用“特殊技能+信息差”,精准破局
- 商业竞争遇“对手壁垒高”:比如想突破竞品的市场壁垒,可像李光弼那样,挖掘自身“特殊优势”(如小众技术、独家渠道),用“合作谈判”的假象(诈降)迷惑对手,再趁机用特殊优势实现精准突破;
- 职场攻坚遇“任务阻力大”:比如推进跨部门项目受阻,可像李希烈那样,找到关键环节的“突破口”(如核心协作人),用“协助支持”的姿态(卧底)融入其中,再联合内部资源实现内外发力,推进项目。
防守端:筑牢“身份核验+信息验证”,防住漏洞
- 商业合作遇“外部协作多”:比如和外部供应商、合作方对接,别像李元平那样盲目信任,要建立“身份核验、背景调查”的机制,避免对手安插“商业卧底”,窃取核心机密;
- 职场管理遇“外部人员接入”:比如招募新员工、引入外包团队,要完善“入职背调、权限管控”的流程,防止别有用心的人混入,破坏团队或泄露信息;
- 信息传递遇“关键指令”:比如接收重要通知、执行核心任务,别像兴化府守军那样轻信单一信息,要建立“多渠道验证、身份核实”的规则,避免被伪造信息误导,造成损失。
简单说就是:“攻防博弈中,进攻的关键是‘用技能造优势,用信息差找漏洞’;防守的核心是‘验身份堵缺口,多核实防陷阱’。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都要抓住‘信息对称’和‘漏洞管控’,才能稳操胜券。”
【原文】李光弼 李希烈
李光弼募军中,有少技皆取之,人尽其用。有钱工三者,善穿地道。史思明寇太原。光弼遣人诈为约降,而穿地道周贼营中,楮之以木。至期,遣裨将将数千人出,如降状,咸皆属目。俄而营中地忽陷,死者千余人。贼众惊乱,官军鼓噪乘之,俘斩万计。
李元平至汝州,募工徒葺理郛郭。李希烈阴使勇士应募,执役版筑,凡入数百人,元平不之觉。希烈遣将以数百骑突至其城,执役者应于内,缚元平驰去。
嘉靖四十一年,倭入寇,围兴化府。都督刘显奉敕赴援。去府城三十里,隔一江,逗留不进。久之,惧罪,遣五卒赍文诣府,约欲率兵越城御敌。贼获五卒,杀之,周其职衔,伪为显文,约“某日夜某时率兵潜入应援,城中勿举火作声,恐贼惊觉。”择奸细五人,诈充刘卒,赍入,城中信之。至期,贼冒刘兵入城,遂陷之。夫中国所以能制夷狄者,智也,今智反在夷狄,可不为寒心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