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乡野奇途 > 第291章 红妆未启,心意已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1章 红妆未启,心意已明

晨光透过窗纸,在炕上铺下一块菱形的亮斑。哑女(此处指哑女视角下的自我认知,实际为能正常交流的“我”)指尖划过枕边的银簪,南瓜花的纹路硌着掌心,像小虎昨晚紧张又期待的眼神。她起身叠被时,发现褥子底下压着张纸条,是小虎的字迹,歪歪扭扭写着:“今早去磨新米,中午做你爱吃的米糕。”

院门外传来“吱呀”声,想必是小虎去磨坊了。哑女走到灶台边,看见锅里温着的粥还冒着热气,旁边摆着个白面馒头——是小虎特意留的,知道她早上爱吃软些的食物。她盛了碗粥,就着咸菜慢慢喝,心里盘算着中午的米糕要放多少红枣才够甜。

正想着,院外传来孩童的嬉闹声,是邻居家的小宝,举着根麦芽糖跑过,看见哑女便喊:“哑女姐,小虎哥说要给你做米糕,让我来问你要不要加桂花!”

哑女笑着点头,从兜里摸出颗昨天留的糖块递给小宝,看着他蹦蹦跳跳地跑远,心里像被糖水浸过,甜丝丝的。她想起小虎前几日去镇上,特意买了包桂花糖,说“咱这没桂花,用糖代替也香”,当时他手里还提着给她买的红头绳,藏藏掖掖的,被她撞见时脸比晚霞还红。

磨坊那边,小虎正盯着碾盘转。新米被碾成粉,簌簌落在竹筛里,扬起细小的白尘,沾在他鼻尖上。磨坊的王伯笑着打趣:“为了给媳妇做米糕,亲自来磨粉?小虎你这心意,比这米粉还细呢。”

小虎手一抖,木勺差点掉进粉堆里,脸腾地红了:“王伯别瞎说,她……她还不是……”话没说完,自己先笑了,眼里的光藏不住,“就是想让她吃口新鲜的。”

王伯哈哈笑:“我懂,我懂。想当年我给你王婶做第一回米糕,也是这么紧张,生怕蒸坏了。”他拍了拍小虎的肩,“用心做的,啥都好吃。”

小虎把磨好的米粉仔细装袋,又买了些红枣和葡萄干,想着哑女爱吃甜,得多放些。往回走时,碰见同村的李叔赶着牛车去赶集,看见他就喊:“小虎,听说你要给哑女做米糕?这是要定亲的架势啊!”

小虎挠挠头,不否认也不承认,只是脚步更快了。他心里确实有这个打算,等秋收忙完,就请媒人去提亲。他知道哑女不在乎彩礼多少,可他想给她最好的——新做的衣柜,绣着牡丹的被褥,还有上次在镇上看见的那只银镯子,都得攒钱买回来。

回到家时,哑女正在院子里翻晒萝卜干。阳光照在她发间的银簪上,反射出细碎的光,小虎忽然觉得,这就是他想要的日子:有她在,有暖炕热饭,有说不完的家常,比啥都强。

“米粉磨好了?”哑女转过身,眼里带着笑。

“嗯,超细的。”小虎把袋子递过去,又献宝似的拿出红枣,“买了大的,核小肉多。”

两人在厨房忙活起来,小虎和面,哑女去核。米粉里加了温水和糖,揉成光滑的面团,再揪成小剂子,包上枣泥馅。哑女的指尖沾着粉,捏起剂子时,小虎看见她耳后有颗小痣,在阳光下像颗小小的朱砂,心里忽然一动,赶紧低下头揉面,耳根却红透了。

蒸笼上汽时,屋里弥漫开米粉的清香。哑女守在灶前添柴,小虎就坐在灶边的小凳上,看着火苗舔着锅底,听着她偶尔哼两句不成调的歌——那是她高兴时的样子,平时很少出声。

“对了,”小虎忽然想起什么,“前几日去镇上,看见布庄新到了块红绸布,做嫁衣肯定好看。”

哑女添柴的手顿了顿,脸颊慢慢染上红晕,没说话,只是往灶膛里多塞了根柴,火苗“腾”地窜起来,映得她眉眼格外亮。

米糕蒸好了,雪白的糕体透着淡淡的粉,上面点缀的红枣像一颗颗小红心。小虎先拿起一块递过去:“尝尝,看甜不甜。”

哑女咬了一口,软糯香甜,米香混着枣味在嘴里化开。她笑着点头,把手里的半块递到他嘴边,小虎张口咬下,不小心碰到她的指尖,两人都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手,眼里却都是藏不住的笑意。

院门外,几个孩童扒着门缝往里看,嘻嘻哈哈地喊:“小虎哥和哑女姐,要成亲咯!”

小虎抄起扫帚作势要赶,孩子们笑着跑开了,笑声却像撒了把糖,在院子里飘了好久。哑女看着小虎泛红的耳根,拿起块米糕,轻轻放在他嘴边,这一次,他没有躲。

阳光穿过厨房的窗,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温暖而绵长。红妆或许还未备齐,但彼此眼底的心意,早已胜过千言万语。这日子,就像这刚出锅的米糕,软糯香甜,带着烟火气,也藏着最踏实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