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乡野奇途 > 第228章 仓廪盈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秋阳把晒谷场晒得发烫,金黄的玉米棒子堆成了小山,在光里泛着油亮的光,像撒了满地的碎金子。哑女蹲在谷堆旁,手里拿着个篾筛,正把玉米棒上的碎叶和尘土筛掉,筛下的碎屑落在地上,引得几只麻雀蹦跳着啄食,被她轻轻一赶,扑棱棱飞到场边的槐树上,歪着头瞅,不肯走。

“筛仔细些,”小虎扛着最后一筐玉米从地里回来,筐绳勒得肩膀发红,额角的汗珠子滚进眼里,他使劲眨了眨,“去年就没筛干净,囤里生了些小虫子,你还说‘虫子能喂鸡’,结果鸡吃多了闹肚子,好几天没下蛋。”他把筐里的玉米倒在谷堆上,发出“哗啦啦”的响,像串流动的金铃。

哑女嗔怪地看了他一眼,篾筛摇得更勤了。玉米棒上的须子黄中带褐,像老爷爷的胡须,她捡了根最长的,悄悄插在小虎的草帽上,逗得他抬手去摸,结果碰掉了草帽,露出被晒得黝黑的额头,上面还沾着片玉米叶。

场边的竹筐里,已经装了不少筛好的玉米棒,码得整整齐齐,像砌了堵小金墙。小虎拿起一个掂了掂,沉甸甸的压手:“今年这玉米,比去年的重半两,脱了粒准能多装两麻袋。”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包,里面是前几日去镇上换来的新秤,秤砣亮晶晶的,“等会儿称称,看这半亩地能收多少。”

哑女停下筛子,往他手里塞了块毛巾:“先擦擦汗,喝口水。”瓦罐里的绿豆汤晾得正好,是早上特意多放了冰糖的,甜得润喉。她看着他仰头喝水的样子,喉结上下滚动,忽然想起秋收前他磨镰刀的夜晚,油灯下他的侧脸绷得紧,说“今年定要多收些,给你做件新棉袄”,如今仓廪渐满,他的花像颗发了芽的种子,慢慢长成了沉甸甸的果。

谷场那头,李叔正赶着牛车来帮忙运玉米,车板上垫着层稻草,防止玉米棒磕碰。“你家这玉米长得真不赖,”李叔跳下车,拍了拍谷堆,“颗粒饱满,脱了粒能卖个好价钱。我家那口子刚称了,今年比去年多收了三成,够喝几顿好酒了。”

“还得多谢您开春教咱拌种的法子,”小虎笑着递过毛巾,“不然哪能有这收成。”他指挥着李叔把筛好的玉米棒装上车,“先运两趟回仓,剩下的下午再弄。”

牛车“吱呀”地往家走,玉米棒在车板上晃出细碎的响,像在唱丰收的歌。哑女坐在谷堆旁,看着小虎和李叔装车,忽然觉得这晒谷场的秋阳,比夏日的更暖,晒得人心里发沉,像装了满仓的粮。她想起春播时撒下的种子,夏耘时流的汗,伏天浇园时的累,此刻都变成了谷堆上的光,亮得让人眯起眼。

“前儿去镇上,见粮站收新玉米,”小虎把最后一个玉米棒扔进车斗,“价钱比去年高两文,咱留够口粮,剩下的都卖了,换点钱给你扯块花布,再买口新缸,去年那口腌菜缸不是漏了吗?”

哑女摇摇头,指了指场边的麻袋——里面是刚脱粒的玉米,金黄的颗粒闪着光,“先买头牛,老黄牛太老了,开春耕地费劲。”去年春耕,老黄牛累得直喘,小虎心疼得不行,半夜起来给它添料,说“等秋收了,定给你找个伴”。

小虎愣了下,随即笑了:“都听你的。”他蹲下来帮她筛玉米,手指捏着玉米棒转动,碎叶簌簌落下,“等卖了玉米,先去牛市看看,找头壮实的小牛犊,明年开春就能帮着干活了。”

日头偏西时,谷场的玉米终于运完了。小虎把新秤拿出来,称了称最后一筐玉米,脸上的笑像开了朵花:“不多不少,比去年多收了四百斤!”他把秤盘往地上一放,拉着哑女往家跑,“快回去看看,仓里的玉米堆多高了!”

仓库里,玉米棒堆到了半墙高,像座金灿灿的小山,把潮湿的墙角都映得发亮。哑女伸手摸了摸玉米棒,糙糙的皮上带着阳光的温度,心里的踏实像水一样漫开来。她想起小时候,家里的粮仓总是半空的,娘总说“等秋收了就有白馍吃”,如今她的粮仓也满了,终于能体会娘当时说这话时的盼头。

李叔喝了碗绿豆汤要走,临走前拍了拍小虎的肩膀:“收了粮别光顾着乐,得想着明年的种子,挑最饱满的留着,开春才能再丰收。”

“知道呢叔,”小虎应着,往李叔手里塞了袋新玉米,“您拿回去尝尝,煮着吃甜得很。”

送走李叔,哑女开始往玉米堆上铺稻草,防止返潮。小虎则找出去年的空麻袋,打算明天开始脱粒。仓库的角落里,去年的玉米种还剩一小袋,哑女拿出来看了看,颗粒依旧饱满,她把袋子放在新玉米堆上,像把去年的盼头和今年的收成系在了一起。

“晚上做玉米饼,”小虎从仓库出来,拍了拍身上的玉米屑,“用新磨的玉米面,放两个鸡蛋,烙得黄黄的。”

哑女笑着点头,往灶房走去。夕阳把仓库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个温暖的拥抱。她忽然觉得这仓廪盈实的日子,就像这新收的玉米,看着朴素,却在一春一夏的耕耘里,一朝一夕的等待里,攒出了沉甸甸的甜。有粮在仓,有人在旁,往后的日子,定像这金黄的玉米堆,踏实得让人心里发暖,甜得让人舍不得忘。

灶房的烟囱里升起炊烟,混着玉米的清香,漫过院墙,把这秋收的喜悦,都揉进了寻常的暮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