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 > 第310章 当今陛下的评价如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0章 当今陛下的评价如何?

李去疾笑着摆摆手:“马大婶您太客气了,有什么问题您尽管问,我知无不言。”

他心里美滋滋地想着,马大婶这么聪明,肯定是想问一些关于格物、关于医学司执行细节的问题。

“先生,您能知过去,能见未来。”

“那……那我想斗胆问一句……”

她的声音顿了顿,仿佛这个问题本身就重若千钧。

“如今坐在龙椅上的那位陛下……将来在史书上,会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世人……对他可还称赞有加?”

这个问题一出口,朱元璋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他整个人都愣住了,脑子里一片空白。

他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的婆娘,眼神里充满了不解。

妹子这是……问的什么?

可下一刻,他看到自己的妻子,那双总是带着温婉笑意的眸子里,此刻盛满了担忧、期盼,还有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对未来的忐忑。

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就从他的心底最深处,猛地涌了上来,瞬间冲垮了所有的疑惑和不解。

他明白了。

妹子这不是在为难先生。

她也不是在好奇什么千古评价。

她是在担心咱!

就像他刚才听到先生说的内容后,为了妹子的身体,不惜去想“开膛破肚换脏器”的法子一样。

自家妹子,在听完了这番足以改变大明国运的宏伟蓝图之后,她心里最关心的,不是什么“百工大考”,不是什么“医学司”。

而是他朱元璋。

妹子也在用她的方式,关心着他的身后名,关心着他这一辈子的心血,最终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在百年之后,在那些冷冰冰的史书里,会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名声!

这份关心,这份爱护,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来得更直接,更滚烫!

感动、酸楚、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情,瞬间填满了他的胸腔。

可紧接着,一股更为强烈的情绪,取代了感动。

那是紧张。

是期待。

甚至……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名为“恐惧”的东西。

他,朱元璋,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皇帝,天不怕,地不怕。

可这一刻,他怕了。

他怕从先生这位“谪仙人”的嘴里,听到他不想要的答案。

他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下意识地,也把目光投向了李去疾。

那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他有些担心。

担心自己辛苦一辈子,打下这偌大的江山,到头来,却在后世史书里,成了一个笑话,成了一个暴君。

而另一边。

李去疾心里“咯噔”一下,差点没把手里的茶杯馅给当场捏碎了。

(卧槽!卧槽卧槽卧槽!)

(马大婶!你不讲武德啊!)

(我把你当捧哏,你居然想给我挖坑?!)

(刚才马大叔问皇后,现在你问皇帝!你们夫妻俩是组团来给我上强度,搞双人混合压力测试吗?)

李去疾的脑子,在这一瞬间,飞速运转。

他的脸上,在短短一息之间,迅速调整完毕,露出了一个无比灿烂,无比真诚,甚至带着一丝崇敬的微笑。

他看着一脸紧张的朱元璋和一脸恳切的马皇后,朗声开口,开始了他的表演。

“马大叔,马大婶,你们问到这个,可真是问到点子上了!”

他一开口,就先声夺人,把气氛往高处抬。

“要说当今这位陛下,那可真真是数百年不世出的一位圣君!”

朱元璋和马皇后,连带着旁边的朱标朱棣几个,全都竖起了耳朵。

只听李去疾中气十足,慷慨激昂地说道:

“若论功绩,我认为,足以功盖‘秦皇汉武’!”

“若论德行,更是远超那‘唐宗宋祖’!”

这几句话,他说得是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朱元璋的眼皮子猛地一跳!

功盖秦皇汉武?

德过唐宗宋祖?

乖乖!

他自己有时候喝多了,也只敢在心里偷偷这么想一想,都不敢说出口。

先生这评价,也太高了!搞得他自己都有点脸红!

但……听着就是舒坦!就是得劲儿!

李去疾完全不给他们反应的时间,开始了滔滔不绝的“吹捧”。

“其一!驱逐胡虏,光复中华!自打那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我汉家衣冠沦丧数百年!是当今陛下,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剑,将那蒙元鞑子赶回草原,让我汉家儿郎,重新挺直了腰杆!此等不世之功,千古有几人能及?!”

“轰!”朱元璋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仿佛又回到了金戈铁马,指挥千军万马直捣大都的峥嵘岁月!

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脸上的表情,是压抑不住的得意和豪迈。

“其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陛下深知百姓疾苦,登基之后,不好大喜功,不滥用民力,而是与民休息,劝课农桑,让这饱经战乱的天下,重新有了鸡鸣犬吠,有了人间烟火!此等仁德之心,汉武帝比得了?唐太宗比得了?”

朱元璋的嘴角,已经咧到耳根了。

对!咱就是这么想的!咱就是这么干的!先生懂咱!

“其三!惩治贪官,为民做主!自古艰难惟一死,陛下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那些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痛下杀手,绝不留情!这份魄力,这份担当,这份为民做主的心,史书上哪位皇帝能比?!”

“好!”

朱元璋忍不住低喝一声,拳头都攥紧了!

杀得好!那些狗日的贪官,就该杀!往死里杀!

一旁,正在跟着锦书学做月饼的朱棣、朱橚几个小子,早就停下了手里的活计。

他们听得是小脸通红,与有荣焉,看着李去疾的眼神里,充满了崇拜。

原来自己的父皇,在先生这位神仙人物的眼中,是如此的伟岸!如此的了不起!

只有朱标,站在一旁,看着口若悬河的李去疾,再看看自己那已经快飘到天上去的父皇,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怪异。

然而,在这片“歌功颂德”的热烈气氛中,却有一个人的表情,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是朱标。

他站在那里,看着口若悬河、意气风发的大哥,又看看已经快要飘到天上去的父皇,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怪异。

那是一种想笑,又不敢笑,拼命憋着,以至于嘴角疯狂抽搐的表情。

果不其然。

就在朱元璋已经开始觉得“秦皇汉武也不过如此”的时候。

一个幽幽的,却无比清晰的声音,响了起来。

是马皇后。

她从始至终,都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什么激动,也没有什么波澜。

等李去疾说完,她才轻轻叹了口气,幽幽开口。

“先生,您说的这些,虽有夸张,却也确实是陛下做的实事。”

“可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她的声音不大,却像一根针,轻轻一下,就戳破了那浮夸的泡沫。

“便是那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晚年也免不了巫蛊之祸;英明神武如唐太宗,也留下了玄武门兄弟相残的污点。”

“您只说陛下的好,不说陛下的过,想必……是怕我与当家的多心,怕我们这些受皇家恩惠的亲戚,听不得半句陛下的不是。”

马皇后抬起眼,目光诚恳到了极点,直直地看着李去疾。

“先生,我与当家的,都深沐陛下天恩,视陛下如再生父母。”

“我们不求别的,只希望陛下能成为真正的千古一帝,万世圣君。”

“若能提前知晓陛下未来可能会犯的一些错,我们做奴婢的,也好寻个机会,在旁边敲敲边鼓,斗胆劝谏一二,为陛下分忧,也为这大明江山尽一份绵薄之力。”

她说着,竟是又一次对着李去疾,郑重地欠了欠身。

“还请先生……看在天下苍生的份上,不吝赐教!”

……

这番话,说得是滴水不漏,情真意切。

既表明了自己“忠心为国”的高尚立场,又给了李去疾一个完美的台阶下。

她不是在打探皇室秘闻。

她是在为国分忧,想帮助皇帝避免犯错。

李去疾在心里,长长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马大婶,算你狠!)

(得,今儿个要是不说点猛料,是过不去了。)

李去疾沉吟片刻,脸上那浮夸的笑容收了起来,换上了一种讲述历史的严肃和客观。

“马大婶,您的忠心,实在令人敬佩。”

他先是肯定了对方的动机,然后话锋一转。

“既然如此,我们就先不谈当今陛下了。”

“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

讲故事?

朱元璋和马皇后都是一愣。

又是讲故事?

他们瞬间就想起了之前,先生没有直接说马皇后事情,而是暗示。

夫妻俩对视一眼,立刻就明白了。

先生这是要用“借古喻今”的法子,暗示当今陛下的问题了!

“先生请讲,我们洗耳恭听。”

马皇后立刻端正了姿态,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神情无比专注。

朱元璋也咽了口唾沫,紧张地搓了搓手,那颗刚刚落回地面的心,又一次悬到了嗓子眼。

他知道,接下来的这个“故事”,恐怕才是先生对自己,对大明未来,最真实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