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3章 异人突至,许诺联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范家仿佛被罩在一个无形的、正在不断缩紧的噩梦里。范老的头发几乎一夜之间白了大半,他守着气若游丝的儿子,听着更漏滴答,每一声响都像是敲在心上,预示着那妖物即将再次来临。他试过在门口泼洒黑狗血,悬挂桃木剑,甚至咬牙买来了据说能辟邪的符箓贴在门窗上。然而,一切徒劳。每到夜深,那异香依旧准时弥漫,房门依旧无声洞开,那妖娆的身影依旧翩然而至,对他所做的那些可笑抵抗报以轻心的嗤笑,然后径直走向榻上那已无力反抗的范希淹。

范老只能在隔壁房间,听着儿子房中传来的若有若无的调笑与呻吟,老泪纵横,恨不得冲进去与那妖物拼命,却又深知只是徒送性命。他感到自己正在被一点点地逼疯。

就在范老几近崩溃,准备拼着老命去城外荒庙寻找游方僧道,无论真假也要试一试的时候,转机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降临了。

这日午后,阳光惨淡。范老正坐在门槛上,望着空荡荡的米缸发呆,盘算着最后几个铜板还能撑几日。一位老者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巷口,缓步走来。此人须发皆白,面色却红润如婴儿,身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葛布长袍,目光开阖间炯炯有神,步伐沉稳,自有一股不同于寻常老人的气度。

他径直走到范家门前,对着失魂落魄的范老微微一揖,声音洪亮而温和:“老丈请了。老夫路径此地,忽觉贵宅上空似有异气盘旋,阴晦不散,恐有妖物作祟。冒昧请问,家中近来可还平安?”

若在平日,范老对于这种主动上门的“异人”多半心存警惕,但此刻,他已是溺水之人,见到任何一根稻草都想抓住。他猛地抬起头,如同看到救星一般,激动得嘴唇哆嗦,话未出口,眼泪先流了下来:“老先生…老先生真乃神人啊!我家中…我家中确是被妖孽所害,我儿…我儿快要被折磨死了啊!”说着,竟要跪下去。

那白须老者连忙伸手扶住:“老丈不必多礼。老夫白老长,年轻时曾于西山访道,略习得一些敕勒小术,专能辨识驱赶些山精野怪。既让老夫遇上,断无袖手旁观之理。且慢慢说与我听。”

范老如同找到了主心骨,连忙将白老长请进堂屋,也顾不得家徒四壁的窘迫,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将儿子如何被狐妖迷惑,如今已是形销骨立、命悬一线的惨状详细说了一遍,最后再次跪地叩首,泣不成声:“求老先生大发慈悲,救救我儿吧!我范家三代单传,就这一根独苗啊!若能救得我儿,老朽…老朽来世做牛做马报答您的大恩!”

白老长捻着长须,静静听完,脸上并无太多讶异之色,仿佛早已料到。他微微一笑,安抚道:“老丈不必过于忧心,不过是区区一狐魅作祟,此等小事,易耳。”

他让范老取来一碗清水。只见他以右手食指代笔,蘸了清水,于碗口上方寸之地虚划符咒,指尖过处,竟隐隐有微光流转。他口中低声念诵着古朴奇异的咒语,声调低沉而富有韵律。范老屏息凝神,虽看不懂,却觉得一股肃穆之气弥漫开来。

画毕,白老长手托水碗,步踏魁罡,将碗中符水依次洒向屋内四角、门窗以及范希淹的卧房门口。说也奇怪,那清水洒落之处,空气中弥漫的那股若有若无的异香似乎真的被驱散了不少,一种清冽之气取而代之。

“好了,”白老长将空碗放回桌上,“此法可暂阻那妖物,令其不敢轻易入内。”

是夜,范老忐忑不安地守了一夜,那狐妖竟真的没有再来!家中前所未有的宁静,范希淹也难得地睡了一个安稳觉,虽然依旧虚弱,但呼吸似乎平稳了些。范老欣喜若狂,对白老长更是奉若神明。

次日一早,范老取出家中仅有的几十文积蓄,双手奉上,千恩万谢:“老先生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这些许铜钱,聊表心意,万望笑纳!”

白老长却看也不看那些铜钱,摆手坚辞不受:“老夫出手,非为钱财。除魔卫道,本是份内之事。”他话音一顿,面色转而凝重起来,“然,老丈需知,此法只能暂保一时。那狐妖之所以退去,乃是畏我法术之故。然老夫乃云游之身,漂泊不定,岂能长久居于此地?待我一离去,彼狐感知不到我的气息,必会卷土重来。且因其此次受惊,怨毒之心更盛,报复必将变本加厉,届时……令郎之性命,恐真危矣!”

范老刚放下的心瞬间又被这番话提到了嗓子眼,脸色煞白,再次哀求:“啊?这…这如何是好?求老先生指条明路,救救我儿吧!”

白老长沉吟良久,目光在简陋的屋舍和范老焦急的脸上扫过,方才缓缓开口道:“若求万全之策……倒也不是没有。只是……不知老丈可肯答应?”

“答应!答应!只要救我儿,什么都答应!”范老连连点头。

“老夫有一小女,年方十七,待字闺中。她自幼随我修行,耳濡目染,亦颇晓一些法术神通,性子也颇刚强,足以克制那妖狐,令其不敢近身。”白老长缓缓道来,“若范公不弃,老夫愿作主,将小女许配给令郎为妻。如此,她便可名正言顺常驻府上,既可为令郎冲喜治病,亦可日夜守护,抵御邪祟。如此,既保得令郎平安,亦解其孤寂,岂非两全其美之策?”

范老闻言,一下子愣住了。这提议实在太过突兀!家中贫寒至此,儿子又病入膏肓,突然要来一场婚嫁?而且对方还是这样一位异人的女儿?他下意识地觉得有些不妥,但转念一想,儿子性命攸关,除此之外,确已无路可走。这位白老先生法力高强,其女想必亦非凡俗,若能嫁入家中,岂不是永久之保障?至于家贫般配与否,此刻已顾不上了。

救子心切压倒了一切疑虑,范老当即作出决定,喜出望外之余,更是感激涕零,对着白老长深深一揖:“若得如此,乃是小儿天大的造化!老朽…老朽一万个愿意!只是家中贫寒,实在委屈了令千金……”

白老长抚须笑道:“既如此,甚好。世俗礼仪,一切从简。明日此时,老夫便送小女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