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赤火汉末魂 > 第559章 孔子为何周游列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龙骧谷,赤火公社历史课堂

初夏的阳光照亮了讲堂内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求知欲的面孔。

陈烬站在讲台前,身后悬挂着一幅巨大的春秋战国形势图。他没有直接谈论北疆的现状,而是将学员们的思绪引向了更为悠远的历史长河。

“今天,我们谈谈孔子。”陈烬的开场白让部分学员略显诧异,但他随即话锋一转,“不谈后世给他披上的神圣外衣,只谈他活着的时候,他的主张为何在现实中处处碰壁,以至于要周游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

他指向地图上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旧有的井田制在瓦解,新的生产力在萌发,各国争霸求存,需要的是富国强兵之策,是打破世卿世禄、奖励军功耕战的实用之学。而孔子开出的药方是什么?”

陈烬的声音清晰而冷静,“是‘克己复礼’,是‘吾从周’,是要整个社会退回到西周那套森严的宗法等级秩序中去。这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是政治上的大倒退!”

他列举着孔子周游列国的遭遇:“在齐,晏婴斥其‘繁文缛礼’;在卫,灵公敬而不用;在陈蔡之间,甚至绝粮受困。为何?因为他的学说,解决不了当时各国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实际问题,于富国无益,于强兵无补,自然无人采纳。”

紧接着,陈烬将目光投向了西方——秦国。

“而与此同时,在函谷关内,有一个国家明确禁止儒生入境,那便是力行商鞅变法的秦国!”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的秦国位置,“商鞅废井田、奖军功、抑贵族、行郡县,走的是一条与孔子‘复礼’完全相反的、激进变革的道路。结果如何?”

他自问自答,语气斩钉截铁:“结果是,排斥儒学的秦国由弱变强,最终扫灭六合!而那些或多或少允许孔子弟子传道、受其学说影响的东方六国,却一个个走向了衰亡! 历史已经用最残酷的成败,为这两种思想路线做了判决!”

陈烬环视全场,抛出了那个贯穿历史的尖锐论断,其声如洪钟,振聋发聩:

“后世帝王,得了天下后,无不尊孔崇儒,满口‘仁义道德’。但他们真的信吗?真的按孔子那套‘仁政’、‘礼治’行事吗?”

“不!”他断然否定,“翻开史书细看,历代皇帝,骂秦始皇是暴君者比比皆是,可他们做起事来,行的无一不是‘秦王政’! 他们建立起比秦朝更严密的专制网络,推行比焚书坑儒更甚的文字狱,手段之酷烈,心肠之刚硬,比起他们口中的‘暴君’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

赤火公社政策研究室,案例分析会

长条桌上摊开着《史记》、《汉书》以及各类史料摘抄。与会者除了公社核心骨干,还有几位对历史素有研究的社员。今日剖析的案例,是汉高祖刘邦。

“诸位请看,”主持会议的陈烬示意众人聚焦史料,“刘邦起于微末,在沛县造反时,是如何对待儒生的?”他引用《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的着名典故,“有儒冠者来访,他竟解其儒冠,溲溺其中!此等行为,是为何故?”

徐文率先回答:“此举意在表明他与旧秩序、与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贵族文人决裂!他需要打破‘君君臣臣’的枷锁,才能为自己的反抗正名!”

“正是!”陈烬赞许地点头,“造反,本身就是对‘忠君’纲常最彻底的背叛。若不先‘批孔’、鄙弃那套维护旧统治的礼教,造反便失去了道义上的合法性,是为‘无理’! 刘邦溺儒冠,是在用实际行动向天下宣告:旧的规矩,老子不认了!”

他话锋一转,指向了历史的下一幕:“然而,待他剪灭群雄,坐上龙椅之后,情况又如何?”他引导众人看向汉武帝时期的史料,“到了他的孙子武帝刘彻时,便采纳董仲舒之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何?”

老成持重的公社干部赵藏思考片刻,沉声道:“因为此时,他刘家已从造反者变成了统治者。他需要的不再是打破秩序的理论,而是巩固秩序、禁锢思想、让万民安分守己的工具。孔孟那套尊卑有序、忠孝节义的理论,经过改造,正好能充当这‘思想的牢笼’。”

陈烬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历史周期率图表前,用木棍指向那个刚刚被清晰勾勒出的循环:

“由此,我们便可窥见一个历史规律——”他的声音沉重而清晰,

“欲要造反,必先批孔!不批孔,则造反无理,难聚人心!”

“及至上位,必转而尊孔!不尊孔,则统治无据,江山不稳!”

木棍重重地敲在图表上那个循环的起点。

“这,‘尊孔-批孔’的循环,便是我们赤火公社要打破的最根本的历史周期率! 它是一切王朝兴替在意识形态上的缩影,是统治者驾驭人民的缰绳与烙铁!”

会议室一片寂静,只有历史的尘埃在光线中飞舞。这个被赤裸裸揭示出的悖论,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理解历代权力更迭背后那套隐秘逻辑的大门。

造反者的冠冕,最终仍需用他曾唾弃的思想丝线来编织,这是何等的讽刺,又是何等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