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说完供应商的事,阿澈心里彻底踏实了。“那就好,周明想搞小动作,没那么容易。以后咱们多留个心眼,备用供应商一定要稳住,别让他有可乘之机。”
“知道了老板,”李根点点头,“我已经跟两家备用供应商谈好了,要是这边出问题,他们随时能补上来,价格也没涨。”
阿澈嗯了一声,转头看向窗外,厂里的机器还在嗡嗡转,众人各司其职,一派忙碌景象。老林带着赵亮和刘勇在烤制区盯着,时不时调整一下烤箱温度;包装区里,张大姐她们手脚麻利地打包,新口味的脆片堆得像小山似的。
“对了,邻省的货准备得怎么样了?”阿澈问玲玲,她正低头核对订单。
“都准备好了,”玲玲抬起头,“五千箱大包装,两万包小包装,每种口味都分好了,孙超和张强明天一早就出发,走高速,中午应该能到。”
“路上让他们注意安全,”阿澈说,“这次货量不小,跟张经理说一声,到了让他亲自清点,确认无误再卸货。”
“我已经跟孙超交代过了,也给张经理发了消息,他说明天会在仓库等。”玲玲说。
正说着,孙超从外面进来,手里拿着一张单子。“老板,这是明天送货的清单,你再核对一下,没问题我就去贴在货车上了。”
阿澈接过单子,逐项看了看,大包装五千箱,小包装两万包,藤椒、咸蛋黄、原味等五种口味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没问题,贴去吧,记得跟张强说,装车的时候轻拿轻放,别把脆片压碎了。”
“好嘞!”孙超拿着单子出去了。
下午三点多,天突然变了脸,乌云黑压压地压下来,风也刮得厉害,眼看就要下雨。阿澈赶紧跑到仓库,“李根,快把外面的原材料挪进来,别被雨淋了,尤其是面粉和油,受潮了就用不了了。”
“哎!”李根立马喊上张强,两人赶紧往外跑。仓库外面堆着几袋面粉和几桶食用油,都是刚到的货,还没来得及往里搬。
两人正搬着面粉袋,雨点就砸下来了,越来越密,很快就成了瓢泼大雨。“快点!别让雨浇着!”阿澈也冲过去帮忙,三人一起发力,把最后一袋面粉扛进仓库,又把油桶推到角落,这才松了口气。
“幸好搬得快,不然这几袋面粉就废了。”李根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气喘吁吁地说。
阿澈擦了擦手,“以后原材料到了,赶紧往里搬,别堆在外面,这天说变就变。”
回到办公室,阿澈刚坐下,手机就响了,是供应商打来的。“阿澈老板,跟你说个事,最近原材料价格可能要涨一点,尤其是面粉和油,涨幅大概五个点,你这边要是需要备货,赶紧跟我说,我先给你留着。”
阿澈心里一动,“涨五个点?什么时候开始涨?”
“估计下周就开始了,主要是最近运输成本涨了,我们也没办法。”供应商说。
“行,我知道了,”阿澈说,“你先给我备二十袋面粉,十桶油,按现在的价格算,我明天让李根过去拉。”
“好,我给你留着,保证按原价。”供应商答应下来。
挂了电话,阿澈跟玲玲说:“原材料下周要涨价,我让供应商备了点货,明天让李根去拉回来。你再统计一下,咱们现在的原材料还能用多久,要是不够,趁没涨价再备点。”
“我这就统计,”玲玲拿出账本,翻了起来,“现在面粉还有十五袋,油还有五桶,按现在的生产量,大概能用一周。要是备二十袋面粉和十桶油,应该能撑半个月,到时候看看价格会不会降下来。”
“嗯,先备这些,”阿澈说,“别备太多,放久了容易受潮,到时候反而浪费。”
傍晚的时候,雨停了,太阳从乌云里钻出来,天边挂着一道彩虹。厂里的众人趁着雨停,赶紧把厂房门口的积水清理干净,免得晚上又积起来。
阿澈走到烤制区,老林正在检查最后一批脆片,金黄色的脆片散发着香味,看起来就很有食欲。“老林,今天的货都没问题吧?”
“没问题,”老林拿起一片脆片,“你尝尝,咸蛋黄味的,口感和味道都跟之前一样,没偏差。”
阿澈尝了尝,确实和之前的一样,酥脆可口,咸蛋黄香味很浓。“不错,明天新口味的货也要按这个标准来,不能出任何问题。”
“放心吧老板,配方都记熟了,不会错的。”老林说。
晚上,阿澈请众人在厂里吃晚饭,玲玲做了一大桌子菜,有鱼有肉,还有几个素菜。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气氛很热闹。
“老板,听说邻省的订单签下来了,咱们以后是不是要把脆片卖到全国各地啊?”刘梅笑着问。
“肯定要啊,”阿澈说,“等邻省的市场打开了,咱们再往其他省份拓展,让更多人吃到咱们的脆片。”
“那太好了!到时候咱们厂就成大厂家了!”赵芳说。
孙超喝了口啤酒,“我觉得咱们现在就挺好,虽然忙点,但踏实,看着厂里的生意越来越好,心里也高兴。”
“是啊,”阿澈点点头,“只要咱们大家齐心协力,把品质做好,生意肯定会越来越红火。对了,孙超,明天去邻省送货,路上注意安全,别开太快,到了跟我报个信。”
“知道了老板,你放心吧。”孙超说。
吃完饭,众人各自回家休息,阿澈留在厂里,最后检查了一遍各个区域的门窗和电源,确认都关好了,才锁上门离开。
第二天一早,六点不到,孙超和张强就起床装货。五千箱大包装和两万包小包装,足足装了两辆大货车。李根也过来帮忙,三人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才把货装完。
“老板,货都装好了,清单也贴好了,你再看看?”孙超说。
阿澈走过去,绕着货车看了一圈,箱子堆得整整齐齐,每层之间都垫了泡沫,应该不会压碎。“没问题,路上小心,到了跟我和张经理都报个信。”
“好嘞!”孙超和张强跳上驾驶座,两辆货车依次开出厂房,朝着邻省的方向驶去。
阿澈回到厂里,众人已经开始干活了。老林在烤制区准备原料,玲玲在办公室整理订单,包装区的众人也都各司其职。
“玲玲,供应商那边的货,让李根上午去拉回来,别耽误了今天的生产。”阿澈说。
“好,我已经跟李根说了,他吃完早饭就去。”玲玲说。
上午九点多,李根拉着原材料回来了,二十袋面粉和十桶油,堆在仓库里。“老板,货拉回来了,都检查过了,没问题。”
“好,卸下来吧,跟老林说一声,让他按需领用,别浪费。”阿澈说。
李根刚把货卸完,手机就响了,是市区一家小超市的老板打来的。“李根啊,你们的咸蛋黄味脆片还有吗?我这边卖完了,顾客都在问,赶紧给我送五十包过来。”
“有,”李根说,“我现在就给你安排,半个小时内送到。”
挂了电话,李根赶紧去仓库提货,打包好之后,骑着三轮车送过去。最近新口味的脆片卖得火,市区的超市经常断货,李根每天都要跑好几趟补货。
中午的时候,孙超打来电话,语气很轻松。“老板,我们到邻省了,张经理已经在仓库等了,现在开始卸货,清点完了跟你说。”
“好,注意清点清楚,别少了。”阿澈说。
挂了电话,阿澈心里踏实了,这单生意要是顺利完成,邻省的市场就能彻底打开,以后订单肯定会越来越多。
下午两点多,厂里突然传来一声惊呼,“着火了!快来人啊!”
阿澈正在办公室核对账目,听到喊声,赶紧冲了出去。只见烤制区的角落里冒出黑烟,火苗已经窜了起来,旁边堆着一些废弃的纸箱,眼看就要被引燃。
“快拿灭火器!”阿澈大喊一声,老林已经反应过来,赶紧跑去仓库拿灭火器。赵亮和刘勇也冲了过去,用脚踢开旁边的纸箱,避免火势蔓延。
阿澈跑到配电箱,一把拉下电闸,烤制区的机器瞬间停了下来。“大家别慌,都往后退,注意安全!”
老林拿着灭火器跑回来,对准火苗根部喷了起来。白色的干粉喷出,火苗很快被压制住,黑烟也渐渐散了。众人一起动手,把剩下的火星扑灭,确认没有复燃的可能,才松了口气。
“怎么回事?怎么会着火?”阿澈脸色凝重,看着烧焦的地面和一堆黑乎乎的纸箱。
老林擦了擦额头的汗,“可能是电线老化了,刚才我正在烤脆片,突然听到‘啪’的一声,然后就看到角落里冒烟了,应该是电线短路引起的。”
阿澈走到墙角,果然看到一根电线的外皮已经烧焦了,露出里面的铜线。“都怪我,平时只注意机器保养,忘了检查电线,还好发现得早,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老板,别自责,”张大姐走过来说,“幸好没烧到机器和原材料,也没人受伤,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是啊,”玲玲也说,“刚才真是吓死人了,还好大家反应快。”
阿澈点点头,“赶紧把这里清理干净,老林,你去检查一下厂里所有的电线,看看还有没有老化或者短路的地方,有问题赶紧处理。李根,你去附近的五金店买些新的电线和配件,咱们今天就把老化的电线都换了。”
“好,我这就去!”老林和李根赶紧行动起来。
众人一起动手,把烧焦的纸箱和杂物清理出去,地面也打扫干净。阿澈则在厂里四处查看,确认其他区域没有安全隐患。
下午四点多,李根买了电线和配件回来,老林带着赵亮和刘勇开始更换老化的电线。阿澈在旁边帮忙递工具,时不时叮嘱几句,“一定要接牢固,别留下安全隐患。”
“放心吧老板,我们都是按标准来的。”老林说。
正在这时,孙超打来电话,“老板,货已经清点完了,数量没错,张经理很满意,已经把货款转过来了,你查收一下。”
“好,收到了就好,”阿澈说,“你们赶紧往回赶,路上注意安全。”
挂了电话,阿澈查了一下手机银行,货款已经到账,心里稍微轻松了点。虽然中午发生了火情,但没造成太大损失,订单也顺利完成了,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傍晚的时候,老化的电线都换完了,老林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问题,才合上电闸。“老板,都换好了,没问题了,以后不会再出现短路的情况了。”
“好,”阿澈说,“以后每周都要检查一次电线和机器,安全第一,不能再马虎了。今天因为火情耽误了点生产,大家加加班,把今天的货赶出来,别耽误明天的订单。”
“好!”众人齐声答应,纷纷回到自己的岗位上,机器又重新运转起来。
晚上七点多,孙超和张强回来了,两人听说了中午的火情,都吓了一跳。“老板,没事吧?没烧到东西吧?”
“没事,发现得早,只是烧了点纸箱,电线换了就好了。”阿澈说,“你们累了一天,先去吃饭,吃完再过来帮忙。”
“不用,我们先帮忙干活,干完再吃。”孙超和张强放下行李,就去了包装区帮忙。
众人齐心协力,到晚上九点多,终于把今天的货赶完了。阿澈让玲玲煮了面条,大家一起吃了点东西,才各自回家休息。
第二天一早,阿澈刚到厂里,就接到了周明的电话,语气很得意。“阿澈,听说你厂里昨天着火了?是不是经营不下去了,连电线都没钱换了?要是实在不行,就把厂子卖给我,我给你个好价钱。”
阿澈一听就火了,“周明,你少在这里幸灾乐祸,我厂里着火只是小意外,已经处理好了,不劳你费心。你还是管好你自己吧,听说你家脆片质量出问题,好多超市都要换供应商了,别到时候自己的厂子都保不住。”
周明的语气一下子变了,“你别胡说八道!我家脆片好得很,根本没出问题!”
“有没有问题,你自己心里清楚,”阿澈说,“以后别再给我打电话,我没功夫跟你废话。”说完,直接挂了电话。
“老板,是周明打来的?”李根刚好进来,看到阿澈脸色不好。
“嗯,”阿澈点点头,“幸灾乐祸,还想收购咱们厂,真是痴心妄想。”
“他就是嫉妒咱们生意好,”李根说,“听说他最近到处找客户,都没人愿意跟他合作,好多超市都说他的脆片口感差,还容易受潮,根本卖不动。”
“让他折腾去吧,”阿澈说,“咱们做好自己的事就行,只要品质不变,订单只会越来越多。对了,今天的生产安排好了吗?”
“都安排好了,”李根说,“老林已经开始生产了,今天要赶邻市吴经理的一万包咸蛋黄味脆片,还有市区几家超市的补货订单。”
“好,盯着点,别出问题。”阿澈说。
上午十点多,吴经理打来电话,“阿澈老板,一万包咸蛋黄味脆片准备好了吗?我这边顾客都在等着,能不能今天中午就送过来?”
“没问题,”阿澈说,“已经在包装了,中午十二点让孙超给你送过去,保证不耽误你卖货。”
“太好了,”吴经理说,“辛苦你了,以后我这边咸蛋黄味的脆片要长期备货,你多给我留着点。”
“放心吧,我会优先安排你的订单。”阿澈说。
挂了电话,阿澈去包装区看了看,一万包咸蛋黄味脆片已经包装得差不多了,玲玲正在清点数量。“玲玲,数量够吗?别少了。”
“够了,”玲玲说,“我已经数了三遍,正好一万包,都打包好了,孙超中午直接拉走就行。”
中午十二点,孙超准时出发,拉着一万包咸蛋黄味脆片去了邻市。阿澈留在厂里,和众人一起吃饭,简单的盒饭,大家吃得都很香。
下午的时候,厂里来了几个穿着制服的人,说是市场监管局的,来检查食品安全和生产环境。阿澈心里一紧,赶紧上前接待,“各位领导,里面请,我带你们参观一下。”
阿澈带着几人先去了烤制区,老林正在操作机器,原材料都整齐地堆在一旁,地面干干净净。“我们的原材料都是从正规供应商那里采购的,每天都会检查,烤制的温度和时间都有严格把控,保证脆片的品质和安全。”
几人仔细看了看,又翻看了原材料的采购记录和品质检测报告,点点头,又去了包装区和仓库。包装区的众人都戴着口罩和手套,操作规范,仓库里的原材料和成品都分类堆放,标识清晰。
“你们的生产环境和流程都很规范,食品安全也做得不错,”领头的领导说,“继续保持,以后也要严格按照标准来,不能马虎。”
“谢谢领导,我们一定会严格把控,保证不出问题。”阿澈说。
送走市场监管局的人,阿澈松了口气,幸好平时管理得严,没出什么问题。要是被查出问题,不仅要罚款,还可能影响厂子的声誉,那就麻烦了。
傍晚的时候,孙超从邻市回来了,脸上带着笑。“老板,货已经送到了,吴经理当场就上架了,好多顾客都在抢,他说明天还要再订一万包。”
“好,”阿澈点点头,“明天优先生产吴经理的订单,别让他等急了。”
“对了,老板,我在邻市听说,味香园那边好像要倒闭了,”孙超说,“好多供应商都在催债,说他们欠了不少货款,而且最近没什么订单,机器都快停了。”
“真的?”阿澈有点意外,没想到周明垮得这么快。
“应该是真的,”孙超说,“我听超市的人说,周明最近到处借钱,都没人愿意借给他,他的脆片因为质量差,根本卖不动,库存堆了一大堆。”
“这都是他自己找的,”阿澈说,“当初要是好好做品质,也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咱们可不能学他,一定要坚持做好品质,踏踏实实做事,才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