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急剧膨胀,如同给原本勉强维持平衡的“晨曦”基地注入了一剂强效催化剂,带来的并非全是活力,更有随之而来的、近乎窒息的资源压力。
最直接、也最致命的,是食物。
基地原有的存粮,主要是之前种植收获的薯类、少量谷物,以及希望堡交易来和外出搜寻到的罐头、压缩食品。这些物资在两百人规模时,精打细算尚能维持近一个月的消耗。但人口骤然突破两百三十,并且还在持续增加,消耗速度立刻呈几何级数增长。
负责后勤的李玥,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她拿着最新的物资清单找到苏冉时,手指都在微微颤抖。
“苏姐,按照现在的消耗速度,就算把希望堡上次交易来的那批粮食全部算上,我们的存粮……最多只能支撑十五天。” 李玥的声音带着一丝绝望,“这还是在最大限度压缩每日配给的情况下。新来的人很多身体虚弱,需要起码的热量维持,如果再减少……”
她没有说下去,但苏冉明白。再减少配给,恐怕不用等外敌来袭,内部就会因为饥饿而崩溃。人饿极了,什么“光明法则”都将形同虚设。
苏冉看着清单上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心不断下沉。十五天,这个时间太短了!
“我们新开垦的土地呢?下一批作物什么时候能收获?” 苏冉强迫自己冷静,寻找一切可能。
“最快的一批速生菜叶也要将近一个月才能有少量收成,而且产量有限,杯水车薪。主要作物至少需要两到三个月!” 李玥摇头,“远水解不了近渴。”
除了食物,其他资源也纷纷告急。
饮用水虽然依靠苏冉的【中级净化】技能和那口勉强修复的水井能够保障基本需求,但储备的净化容器和滤芯已经开始出现损耗。
药品更是捉襟见肘。希望堡交易的药品本就数量有限,人口暴增后,一些小病小痛、以及新来者携带的伤病,迅速消耗着库存。李玥已经不得不开始用一些效果不明的草药进行替代。
居住空间拥挤不堪,卫生条件开始恶化,虽然尚未爆发瘟疫,但已隐现苗头。
燃料短缺,夜间照明和部分工坊运作都受到影响。
整个基地,仿佛一个被强行吹胀的气球,表面看起来规模大了,内里却处处紧绷,随时可能从最薄弱处破裂。
压力,如同实质般笼罩在基地上空。原本因为人口增加而带来的些许乐观情绪,迅速被一种焦躁和不安所取代。新老成员之间因为资源分配、工作任务开始出现细微的摩擦和抱怨。
“凭什么他们新来的就能分到和我们一样的食物?”
“我们累死累活修围墙,他们就在后面搬点东西,太不公平了!”
“住的地方太挤了,晚上根本睡不好……”
各种声音开始在某些角落里滋生。
苏冉站在仓库里,看着眼前快速减少的物资堆,感到一阵阵眩晕。她知道,管理危机已经迫在眉睫。如果无法迅速解决资源问题,不用希望堡或实验室动手,内部的自乱阵脚就足以摧毁一切。
她召集了所有核心成员,包括几位新提拔上来、表现突出的队长,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上,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情况大家都清楚了。” 苏冉没有废话,直接切入主题,“十五天,这是我们最后的时间。我们必须在这十五天内,找到足够支撑到下一批作物收获的粮食,以及其他关键物资。”
“外出搜寻!” 一名战斗小队的队长立刻提议,“扩大搜索范围!之前顾忌人手不足不敢去太远的地方,现在我们有更多人手了!”
“对!我知道北边几十公里外有个战前的大型仓储式超市,虽然肯定被搜刮过很多次了,但说不定还能找到遗漏的角落!” 另一名老队员附和。
“太远了,而且沿途风险未知。” 张叔持保守态度,“大规模队伍外出,目标太大,容易引来麻烦。而且,谁能保证一定能找到足够粮食?万一空手而归,白白消耗体力,还会加剧恐慌。”
“那怎么办?坐吃山空吗?” 有人反驳。
会议陷入了争论。激进派主张冒险远行,保守派则担心风险与收益不成正比。
苏冉默默听着,大脑飞速运转。远行搜寻是必须的,但不能盲目。需要更精确的情报,需要规划更安全的路线,也需要……足够强大的武力保障,以应对可能遭遇的大规模丧尸群或其他威胁。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了窗外那个沉默的身影。
林默。
他是目前唯一能确保大规模搜寻队伍在远离基地情况下,依然具备强大生存和战斗能力的保障。
但让他再次远离基地,前往未知的危险区域……苏冉的心揪紧了。上次实验室的袭击和后续的失控还历历在目。
可是,还有别的选择吗?
“搜寻计划必须执行。” 苏冉最终做出了决断,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但需要周密计划。李玥,你立刻整理所有关于周边区域可能存在物资的地点信息,按优先级排序。张叔,你负责挑选参与搜寻的人员,要求体力好,有战斗经验,服从命令。”
她顿了顿,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至于带队和安全保障……”
她没有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了她的意思。
目光,再次聚焦于那个少年。
这一次,不再是单纯的依赖或恐惧,而是带着一种关乎所有人存亡的、沉重的期盼。
资源危机,将刚刚做出“守护”选择的林默,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