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民国初年,江南水乡有座灵秀古镇,名为锦溪。镇子依河而建,青石板路蜿蜒曲折,白墙黛瓦间点缀着几株垂柳。镇上人家多操持丝绸刺绣营生,女子个个手巧,绣品名扬江南。

却说锦溪镇东头有户杨姓人家,当家人杨世昌经营着一家绣庄,娶了镇上最美的绣娘柳氏为妻。柳氏不仅容貌秀丽,更有一手绝活,她绣的花鸟能引来蝴蝶驻足,绣的山水似有云雾缭绕。婚后第二年,柳氏诞下一女,取名忆娘。

这忆娘自小聪慧异常,三岁能描花,五岁能刺绣,到了十二三岁,手艺已超过母亲。她绣的牡丹夜里会散发淡淡香气,绣的锦鲤放入水中竟似活了一般游动。更奇的是,忆娘天生一双异于常人的眼睛,左眼琥珀色,能看到常人看不见的东西。

“这丫头怕不是寻常人。”镇上老人私下议论,“那双眼睛,怕是通灵的。”

杨世昌生意越做越大,成了锦溪镇首富,便有些飘飘然。他嫌老宅狭小,在镇外山脚下买了块地,建起一座气派的宅院。动工那天,有风水先生路过,皱眉道:“东家,这地方背阴面水,恐有阴灵聚集,不宜居住啊。”

杨世昌不以为然:“我杨家光明正大,怕什么阴灵!”

新宅建成后,果然怪事频发。夜里常有异响,丫鬟仆役常见白影飘过。唯独忆娘不怕,反而常在夜深人静时,与看不见的“朋友”低声细语。

一日,杨家来了位不速之客,自称姓胡,名清远,是省城来的古董商。这胡清远三十上下,相貌堂堂,谈吐文雅,很快博得了杨世昌的信任。他见忆娘绣艺超群,便提议将杨家绣品销往海外,利润翻倍。

杨世昌大喜,留胡清远在家中长住,商议合作事宜。胡清远对忆娘格外关照,常带些新奇玩意儿给她,又赞她绣艺非凡。忆娘情窦初开,渐渐对这温文尔雅的胡先生生出好感。

殊不知,这胡清远并非凡人,乃是山中修炼五百年的狐仙。他接近杨家,表面是为生意,实则看中了忆娘的通灵之体,想借她精气突破修行瓶颈。

半年后,杨世昌突然染上怪病,卧床不起。胡清远引荐一位“名医”,开出的药方需用忆娘亲手绣的“百福图”做药引,且必须在宅中阴气最重的西厢房连夜赶工。

忆娘救父心切,不顾母亲劝阻,搬进西厢房日夜赶工。第七夜,当最后一针落下,忆娘累倒在地。胡清远悄然现身,取走绣品,又对忆娘施法,摄取她大半精气。

次日,杨世昌病逝,忆娘也一病不起。胡清远见事已成,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柳氏悲痛欲绝,三个月后也随夫而去。

杨家败落,宅院荒废,只剩病弱的忆娘和一位老仆。镇上人说忆娘被狐仙所害,克死双亲,对她避而远之。昔日门庭若市的杨家大宅,如今只剩凄凉。

却说锦溪镇新来了位年轻医生,名叫周子安,留洋归来,在镇上开了家诊所。他听闻忆娘的故事,心生怜悯,主动上门为她诊治。

初见忆娘,周子安吃了一惊。这女子面色苍白,瘦弱不堪,但那双异色眼眸却清澈有神,仿佛能看透人心。

“周医生不信那些怪力乱神之说吧?”忆娘虚弱地笑道。

周子安诚实回答:“我学的是西医,讲究科学实证。”

忆娘指了指墙角:“那你可知道,此刻正有个穿蓝衣的小女孩站在那儿对你笑?”

周子安回头,空无一物,不禁毛骨悚然。然而医者仁心,他还是坚持为忆娘治疗。渐渐地,他发现忆娘的病非药石可医,似是被抽走了生命本源。

一日深夜,周子安留宿杨家照料突发高烧的忆娘。朦胧间,他见一白狐影子从忆娘房中窜出,追至后院消失。次日,他将所见告诉忆娘。

忆娘叹道:“那是胡清远留下的监视之物。周医生,你既已卷入这是非,我便实话相告。”

她将胡清远之事和盘托出,周子安虽觉匪夷所思,但眼见为实,不得不信。

“我命不久矣,只恨不能为父母报仇。”忆娘泪如雨下。

周子安握住她的手:“天地有正气,邪不压正。我一定想办法救你。”

周子安想起留学时认识的一位道长,连夜修书求助。不久,道长回信,说狐仙最怕雷击木和真武镜,又附上一张固魂安神的药方。

却说胡清远在深山感应到监视被破,勃然大怒。他修炼正值关键时期,需忆娘剩余精气完成突破,岂容他人破坏。

月圆之夜,胡清远现出原形——一只三尾白狐,直奔杨家。顿时阴风怒号,宅中器物乱颤。

忆娘与周子安早有准备,在房门贴上符咒,窗口悬挂雷击木。胡清远被阻在外,怒极反笑:“忆娘,你若不从,我便让全镇人陪葬!”

话音刚落,镇上传来惊叫声。周子安从窗缝望去,只见镇中升起团团绿火,百姓惊慌逃窜。

“不可连累无辜!”忆娘推开周子安,冲出门外,“我跟你走,放过镇上百姓。”

胡清远化回人形,得意地拉住忆娘。周子安欲追,却被一阵妖风掀翻在地。

就在此时,东方泛起鱼肚白,一阵清脆铃铛声由远及近。但见一位青衣道人手持铜铃,踏晨露而来。

“妖狐,还不伏法!”道人大喝一声,铜铃摇动,发出刺耳音波。

胡清远惨叫一声,现出原形。道人抛出一面古镜,镜光如网,将妖狐罩住。

“真武镜!你是龙虎山的人!”狐妖惊恐挣扎。

原来周子安求助的道长正是龙虎山嫡传,亲自前来降妖。

狐妖不肯就范,拼死一搏。忆娘见状,咬破指尖,以血为墨,在空中画下一道符咒——这是她与阴灵交流时悟出的辟邪之法。

血符与镜光相映,狐妖惨叫连连,最终被收服镜中。

道人叹道:“这妖狐修行五百年,本可成仙,却误入邪道,可惜可惜。”

狐妖虽除,忆娘却因精气耗尽,奄奄一息。道人摇头:“她三魂已失其二,七日之内必散尽。”

周子安不甘心,想起古籍记载的“绣魂术”——以灵丝绣魂,可聚散魂。忆娘本就是刺绣圣手,或有一线生机。

在道人指导下,周子安取来忆娘平日用的绣线,又以自身精血为引,让忆娘绣补自己的魂魄。

七天七夜,忆娘房间绣架不停,奇异的是,并无人在旁操作,绣针自动飞舞。第八日清晨,门开了,忆娘走出房间,面色红润,眼中异彩更胜从前。

她不仅恢复了健康,刺绣技艺更达化境,能绣出活物般的生灵。更奇的是,她左眼能通阴阳,常帮镇民与逝者沟通,化解恩怨。

一年后,忆娘与周子安成婚,将杨家老宅改为绣院,收徒传艺。她将通灵所见的神怪世界绣成作品,每一幅都蕴含灵性,能护佑主人平安。

有人说,忆娘其实已非凡人,而是得了道的“绣魂娘”,游走阴阳两界,专解人鬼冤孽。锦溪镇也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灵异之地,香火不绝。

至于那面封印狐妖的真武镜,被埋在院中槐树下镇宅。每逢月圆,细心的人还能听到隐隐狐鸣,似是悔恨,又似不甘。

而忆娘的故事,也如她绣品上的丝线,绵长不绝,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