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金兰厌胜劫 > 第1088章 金桥卧波(2018年9月1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88章 金桥卧波(2018年9月1日)

九月的伶仃洋,海风已褪去了盛夏的燥热,带着温润的咸湿气息拂过辽阔的海面。港珠澳大桥如一条横卧碧波的钢铁巨龙,在澄澈的秋阳下熠熠生辉,即将迎来它向世界昂首的时刻。桥面上,最后一批身着反光背心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正顶着海风,神情专注,或弯腰检查着巨大的螺栓扭矩,或用精密仪器复测着桥面的平整度,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千钧重担下的沉稳与精诚。

李玄策和方清墨并肩站在距离主桥不远的一处观景平台上。没有繁复的仪式,只有海风掠过耳畔的低语。方清墨的手轻轻搭在冰凉的栏杆上,目光长久地流连在桥塔与那些巨大沉管隧道相接的复杂节点区域。“看那里,”她微微侧头,声音里带着科研工作者特有的清晰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豪,“我们当年提出的那种新型纳米复合防腐涂层,就是应用在这个最容易被海水侵蚀冲击的关键部位。五年了,每一次回访数据都显示,它的表现远超预期。”

李玄策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巨大的桥体结构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冷峻而磅礴的美感。他脑海中浮现的,却是妻子和她的团队在实验室里彻夜不眠的身影,是那些堆积如山的实验报告,是无数次失败后仍不放弃的讨论。“国之重器,仰赖于毫厘之间的匠心,”他轻声回应,语气里满是感慨,“就像你当年说的,守护好这一寸寸钢铁,就是守护这座桥的百年根基。” 他的手自然而然地覆上方清墨搭在栏杆上的手背,粗糙的指腹轻轻摩挲过她微凉的手腕,传递着无需言说的理解与赞许。方清墨嘴角微扬,没有抽回手,只是将目光投向更远处海天一色的地方,眼中有晶莹的光泽一闪而过。

一阵带着强劲海腥味的风猛地掠过平台,吹乱了方清墨额前的几缕发丝。李玄策下意识地抬起另一只手,想替她拢好。就在此刻,他口袋里的手机震动起来,打破了海风中的宁静。屏幕上跳跃的名字是“念墨”。

“爸!”电话那头的声音穿透海风,带着实验室里特有的轻微回响和难以抑制的激动,“成了!第三十七次工艺验证,所有关键参数全部达标!我们…我们真的做出来了!” 李念墨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甚至带上了一点哽咽的尾音。

李玄策的心脏仿佛被这消息重重地撞击了一下,瞬间收紧,随即又被巨大的喜悦充盈。他能清晰地想象出女儿此刻在实验室里,被同样激动的团队成员包围着,年轻的脸庞上可能还沾着汗水和疲惫,但眼睛一定亮得像星星。他握着电话的手指不自觉地用力,指节微微泛白,仿佛要抓住这穿越电波而来的希望。“好!好!念墨,太好了!” 他连声说着,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些,在海风中显得有些突兀,却又充满了力量。站在旁边的方清墨立刻捕捉到了丈夫神情和语气的变化,她迅速转过头,眼中瞬间爆发出急切询问的光芒,无声地用口型问:“芯片?” 李玄策用力地、重重地对她点了点头,脸上绽开一个巨大的、如释重负又无比欣慰的笑容。方清墨猛地抬手捂住了嘴,眼中瞬间蓄满了泪水,那是身为母亲的心疼和身为科学家的骄傲混合成的复杂情感。

他重新将手机贴近耳边,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眼前这座巍峨的跨海长桥。海风吹拂着他已然花白的鬓角,深沉的眼底映照着钢铁的虹影。“念墨,”他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厚重感,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你听见这风了吗?伶仃洋上的风。爸爸和你妈妈,此刻就站在港珠澳大桥上。这座桥,它不仅仅连通了三个地方,它更是一座用无数个日夜、无数次失败、无数滴汗水铸成的里程碑!它证明了一件事,再深的海峡,再难的技术鸿沟,只要认准了方向,心无旁骛,一钉一铆,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就没有什么是不可逾越的!”

电话那端,李念墨的抽泣声清晰地传来。李玄策停顿了一下,让自己的话更有力量:“你们现在做的,就是在另一片更汹涌、更无形的‘伶仃洋’上架桥!这座‘芯桥’,关乎的同样是国脉所系!记住今天,记住这座桥。它的每一寸钢筋铁骨都在告诉你们——路,就在脚下,就在每一次微米级的精确控制里,就在每一次不肯放弃的坚持里!这座桥能跨越沧海,你们的‘芯桥’,也一定能!”

“爸,我懂!我们懂!”李念墨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却异常坚定,“团队都在我身边,大家都听到了!我们…我们不会停下!一定把这座‘芯桥’架过去!”

挂了电话,李玄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那气息仿佛带着千斤重担暂时卸下的微颤。他再次望向大桥。阳光下,那些正在进行最后检测的工程师们的身影显得格外清晰。他看到一位年长的工程师,正半跪在桥面上,用戴着白手套的手指极其小心地拂去一处焊缝附近的浮尘,动作轻柔得像对待初生的婴儿。旁边年轻的助手,双手捧着厚厚的检测记录本,屏息凝神,目光紧随着老师傅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也顾不上擦。

“你看他们,”李玄策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温柔的敬意,对方清墨说,目光却未曾离开那些身影,“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没有镁光灯下的荣耀。就是这样的身影,这样的专注,一锤一钉,一尺一寸,把蓝图变成了横卧沧海的奇迹。这桥,是他们用肩膀扛起来,用手上的茧子磨出来的。”

方清墨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轻轻“嗯”了一声,眼眶依然有些红,但眼神已变得沉静而有力。“芯片,何尝不是如此。实验室里的灯火,就是他们架桥的星火。”她轻声说,仿佛在做一个郑重的承诺。

李玄策点了点头,视线投向更广阔的海面。夕阳正缓缓沉向海平线,将西边的天空和大片海水染成壮丽的金红。港珠澳大桥巨大的剪影被这熔金般的夕照勾勒得无比清晰、雄浑,仿佛一头浴火而生的巨兽,沉稳地镇守着这片蔚蓝。那磅礴的钢铁线条,沉默地伸向未知的远方,蕴含着一种无言的、指向未来的磅礴力量。

“这座桥,连通的不仅是三地。”李玄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在海风中被送出很远,“它连通的,是人心对未来的笃信,是国家向前的通途。它告诉我们,再大的风浪,再远的彼岸,只要人心齐,根基稳,方向正,就没有抵达不了的明天。”他微微侧头,目光落在妻子沉静而充满信念的侧脸上,“我们的科技之桥,人才之桥,国运之桥,也要这样,一砖一瓦,一钉一铆,扎扎实实地,架起来!”

夕阳的金辉洒满海面,也落在他们身上,将两人并肩而立的身影,与远方那座沉默而伟大的桥,一同熔铸进这2018年初秋的黄昏里,构成了一幅关于信念、关于耕耘、关于跨越的永恒图景。海风依旧,涛声阵阵,仿佛在为这无声的誓言伴奏,奔向深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