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金兰厌胜劫 > 第937章 归雁栖何处(2015年10月18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37章 归雁栖何处(2015年10月18日)

京城的十月,秋意已浓。湛蓝的天空高远明净,像一块洗濯过的巨大琉璃,几缕薄云慵懒地舒展着。阳光不再炽烈,带着金箔般的暖意,温柔地洒在刚刚落成的“国家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筹备处)”银灰色的流线型建筑上。建筑周围移栽的银杏树,叶片已染上浅浅的金边,在微风中簌簌轻响,仿佛在低语着新生。

李玄策站在实验室宽敞明亮的门厅内,一身熨帖的深灰色中山装衬得他身姿挺拔,儒雅中透着不容置疑的沉稳。他身边,是从海外归国不久的陈学儒教授和他的夫人林静。陈教授年约五旬,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锐利而深邃,此刻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与审视。林静女士气质温婉,紧紧挽着丈夫的胳膊,眼神里充满了对未知环境的关切和一丝母亲特有的忧虑——他们十四岁的儿子小杰,正安静地站在稍后一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全新的环境。少年身形单薄,穿着略大的棒球外套,显得有些拘谨,眼神像受惊的小鹿,不安地扫视着光滑如镜的地面和那些闪烁着指示灯的陌生设备。

“陈教授,林教授,小杰,欢迎。”李玄策的声音温和而有力,打破了初见的沉默,他伸出手,与陈学儒的手紧紧相握。那手掌宽厚而温暖,传递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这里,就是未来一段时间,您施展才华的舞台。”

他亲自引导着这一家三口,沿着洁净得几乎反光的长廊向内走去。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产生轻微的回响。两侧是透明的观察窗,可以看到里面已经安装完毕的各种尖端仪器:高速离心机、基因测序仪、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的厚重气密门……冰冷的金属光泽和复杂的管线,透露出严谨的科学气息。

“这是核心实验区,”李玄策停在一扇设计独特、融合了流线科技感与古朴纹饰的厚重合金门前,门禁系统闪烁着柔和的蓝光。“安全是我们的生命线,尤其是生物安全领域,容不得半点闪失。”他示意工作人员打开门。

门内,并非陈学儒预想中只有冰冷设备和白炽灯光的空间。实验室内部的设计别具匠心。工作台和仪器布局看似遵循最高效的现代动线,但仔细观察,其空间分割隐约暗合着古老的“九宫八卦”方位理念。承重柱巧妙地融入了一些具有东方美感的木质包边装饰,并非全然的金属冰冷。通风系统低沉的嗡鸣,如同大地深处沉稳的呼吸。最引人注目的是顶部的光源设计,并非刺眼的白光,而是模拟了自然光线的光谱,柔和地铺洒下来,在特定的角落,甚至设置了模拟天窗效果的柔光带,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外界的晨曦或暮霭。

“这……”陈学儒推了推眼镜,有些惊讶地环顾四周,“李部长,这设计……很特别。”

李玄策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方院士(方清墨)的团队在功能设计上提供了关键意见。我们想,最顶尖的科研,不仅需要最先进的设备,也需要一个能让思维自由呼吸、灵感自然生长的环境。老祖宗的‘九宫’讲究的是空间的和谐与能量的流转,用在安全防护上,可以理解为一种更整体、更动态的防御观。而‘八卦’的生生不息之意,正是我们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期许。”他走到一处预留的实验台前,那里空着,只等主人入驻。“这里,陈教授,”他指着台面,“不是冰冷的设备堆砌,我们希望它是您思想的沃土,安全的堡垒,更是您为国之栋梁培育新苗的苗圃。”

他说话时,目光真诚而专注,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林静教授听着,下意识地抚摸着身边一张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扶手,那座椅的设计也融入了些许中式元素,触感温润,缓解了她初来乍到的紧张。小杰则被墙上一个动态展示的生物微观世界投影所吸引,眼中流露出孩子特有的惊奇。

午后,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在京城一所顶尖国际学校的校长办公室里,将室内昂贵的红木家具和摆放整齐的书籍镀上了一层暖金色。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和书香。

李玄策坐在舒适的沙发椅上,对面是气质优雅、学识渊博的校长苏女士。李念墨安静地坐在父亲身侧,穿着剪裁得体的米白色套装,知性而干练,她刚刚结束与校方教务主任关于小杰课程衔接的细节沟通。

“苏校长,非常感谢贵校的鼎力支持。”李玄策端起精致的白瓷茶杯,轻啜了一口温润的龙井,茶香沁人心脾。“陈教授夫妇万里归来,拳拳报国之心令人感佩。孩子是他们最大的牵挂,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解决好小杰的学业和融入问题,就是解除了他们后顾之忧的关键一环。”

苏校长笑容和煦,眼神中透着理解:“李部长言重了。为国引才,教育先行,这是我们的责任。念墨博士已经详细介绍了小杰的情况。请放心,我们学校一直秉持‘有教无类’的理念,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她翻开一份精心准备的方案,“针对小杰的语言过渡和学科基础差异,我们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双语导师进行一对一的衔接辅导。同时,我们更注重文化的融合与自信的培养。”

她指向方案中的一项:“我们为小杰特别联系了张老师,他是我们学校的‘宝藏’教师,不仅精通国学,一手好书法和围棋更是造诣颇深,同时对西方教育体系也非常熟悉。他会引导小杰加入书法社和围棋社,以兴趣为桥梁,在‘墨香’与‘手谈’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与智慧。”

李念墨适时补充道:“我们还启动了‘伙伴家庭’计划。我们联系了本校一位品学兼优、性格开朗的初三学生李想,他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家风开明热情。这个周末,李想一家就会邀请小杰去家里做客,带他逛逛胡同,尝尝地道的京味小吃,比如冰糖葫芦、豆汁焦圈儿,让他从生活的烟火气里感受这座城市的温度。”

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教务主任带着小杰走了进来。少年换上了学校的运动服,显得有些精神,但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两位“大人物”,依然有些局促。苏校长亲切地招呼他过去,拿起一本精美的中文绘本《故宫里的神兽世界》,翻开色彩斑斓的一页,指着上面憨态可掬的石狮子,声音温柔得像在讲一个睡前故事:“小杰,你看,这是我们故宫里守护大门的神兽,它叫‘狻猊’,传说它喜欢安静,能镇宅辟邪。就像围棋一样,”她拿起旁边茶几上的围棋罐,倒出几枚温润的黑白棋子,“这小小的棋盘上,也藏着天地宇宙的道理,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需要智慧、耐心和勇气。想不想学学看?”她将一枚黑子轻轻放在小杰手心。

棋子微凉的触感和校长和蔼的笑容,让小杰紧绷的肩膀微微放松了一些。他低头看着掌心那枚乌黑圆润的棋子,又看看绘本上威风凛凛的石狮子,眼中闪过一丝好奇的光芒,轻轻点了点头。李玄策和李念墨交换了一个欣慰的眼神。

夜幕低垂,四合院里的李家书房却亮着温暖的灯光。窗外,秋虫在墙角低鸣,更显得室内一片宁静。书房的陈设古朴雅致,巨大的书柜占据了一面墙,里面塞满了各种书籍,从线装古籍到现代科技前沿着作。另一面墙上挂着几幅意境深远的水墨山水。宽大的紫檀木书桌上,一盏造型简约的台灯洒下柔和的光晕,照亮了摊开的文件和一部红色保密电话机。

李玄策刚结束一个关于西疆能源通道安全保障的远程会议,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他揉了揉眉心,端起手边方清墨刚为他泡好的参茶,茶汤澄澈,热气氤氲。方清墨穿着舒适的家居服,坐在旁边的单人沙发里,就着落地灯的灯光翻阅一本最新的材料学期刊。李天枢则趴在地毯上,正聚精会神地用乐高积木搭建一个结构异常复杂的“未来城市”,嘴里还念念有词地编着故事。

突然,书桌上的保密电话响起了柔和的铃声。李玄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陈学儒的加密专线。他立刻放下茶杯,拿起听筒,声音沉稳:“学儒兄,是我,玄策。”

电话那头,陈学儒的声音传来,不再是白天的沉稳克制,而是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甚至能听出微微的鼻音,似乎在极力压抑着某种翻涌的情绪:“李部长……这么晚打扰您,实在抱歉……但,但我必须立刻跟您说一声……谢谢!太感谢了!”

李玄策神色一凝,语气更加温和:“学儒兄,慢慢说,怎么了?是小杰在学校遇到什么困难了吗?”方清墨也放下杂志,关切地望过来。连趴在地上的李天枢都停下了手中的积木,支起耳朵。

“不不不!是太好了!太好了!”陈学儒的声音带着哽咽,又混杂着巨大的喜悦,“小杰……小杰他今天放学回来,简直像变了个人!书包一扔,就冲过来抱着我和他妈妈,小脸红扑扑的,眼睛亮得跟星星似的!他说……他说新认识的朋友李想哥哥带他吃了冰糖葫芦,酸酸甜甜的,外面那层糖壳咬起来嘎嘣脆!还说学校的张老师教他下围棋,那黑白子在棋盘上排兵布阵,‘像打仗一样有意思’,他一下子就迷上了!晚饭都多吃了一碗!他……他说他喜欢这里,喜欢新朋友,喜欢围棋……”

陈学儒的声音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平复情绪,再开口时,充满了真挚的感慨:“李部长,您和念墨博士,还有学校……你们做的,远远超出了一个顶级实验室的承诺。您不仅给了我们夫妇一个世界一流的科研平台,让我们能毫无顾虑地投身事业,更……更解开了我们为人父母心底最深、最重的一个结啊!这份‘量身定制’的关怀,这份细致入微的体贴,这份对我们孩子未来的真心托举……是任何高薪、任何物质条件都无法比拟的!看着小杰今晚发自内心的笑容,听着他兴奋地讲述新奇的体验……我和静儿,我们……”他声音再次哽咽,“我们真的感觉……漂泊了半生的心,终于落到了实处。我仿佛……真正回家了。”

书房里一片安静,只有电话里陈学儒微微急促的呼吸声和李天枢搭积木偶尔发出的轻微碰撞声。李玄策握着听筒,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扬起,勾勒出一个温暖而欣慰的笑容。窗外秋虫的鸣叫似乎也变得更加悦耳。他抬眼,目光落在书桌台历上今天的日期旁,那里用铅笔写着“陈教授一家抵京\/实验室\/学校安排”。

“学儒兄,”李玄策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暖意,他缓缓念道,“‘近者悦,远者来。’ 看到小杰开心,看到你们心安,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这‘家’,不是一间房子,一个实验室,而是心之所安,情之所系。欢迎回家,陈教授。真正的旅程,才刚刚开始。”他的目光扫过台历上那个名字,拿起铅笔,在“陈教授”三个字旁边,极其自然地、轻轻地画上了一个小小的、弯弯的笑脸符号。那笑脸在柔和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温暖动人。

方清墨看着丈夫的侧脸,看着他画下的那个小小笑脸,眼中也盈满了温柔的笑意。她轻轻起身,走到李玄策身后,将手轻轻搭在他的肩膀上。李玄策抬手,覆上她的手背。无需言语,书房里流淌着一种无声的默契与温情。地毯上的李天枢,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宁静的喜悦,抬头对着父母露出了一个天真无邪的笑容,继续低头搭建他的“未来之城”,仿佛那小小的积木块里,也正上演着关于“家”与“归”的美好故事。窗外的月光,静静地流淌进来,与室内的灯光交融,照亮了书桌上那个小小的、温暖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