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金兰厌胜劫 > 第828章 暴雨将至 (2014年6月27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28章 暴雨将至 (2014年6月27日)

京城的午后,空气闷热得如同凝固的胶水,蝉鸣声嘶力竭,搅动着人心底潜藏的不安。李玄策办公室的窗开着,却透不进一丝凉风,只有窗外梧桐树肥厚的叶片在炽烈的阳光下纹丝不动,仿佛也在屏息等待。他刚结束一个关于网络安全威胁评估的会议,眉宇间还带着一丝未散的凝重。秘书小张脚步急促地推门进来,手中拿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文件,纸页似乎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脸色比窗外的天色还要沉。

“部长,气象局和国家防总联合发布的最高级别预警!长江中下游,包括洞庭湖、鄱阳湖流域,以及南方七省,未来72小时内将遭遇持续性、大范围极端强降雨过程!”小张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紧张,“多个模型预测,局部地区过程累积雨量可能突破历史极值,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城市内涝风险极高!”

李玄策瞬间从座椅上弹起,眼神锐利如电。他一把抓过文件,目光飞快扫过那些冰冷却触目惊心的数据:红色、紫色的暴雨预警区域在地图上连成一片,刺眼的数字标注着可能的雨量峰值,风险等级几乎全部标红。一股久违的、混合着巨大责任感和紧迫感的压力,瞬间攫住了他的心脏。这种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那份刻在骨子里的防汛本能,从津城码头到三峡大坝,再到如今;陌生的是,这次他要面对的,是覆盖范围更广、强度可能更大的威胁。

“通知国家防总指挥中心,我立刻过去!启动最高级别响应预案!”李玄策的声音斩钉截铁,没有半分犹豫。他抓起搭在椅背上的深色外套,一边大步流星地向外走,一边下达指令,“通知相关省市主要负责同志,半小时后视频连线!让‘天网’系统所有节点进入战时状态,所有数据流向我同步!”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指挥中心,此刻已是一片凝重而有序的繁忙。巨大的环形屏幕墙取代了墙壁,占据了整个视野的中心。屏幕上,不再是静止的地图,而是活起来的华夏大地:翻滚涌动的卫星云图如同巨大的灰色旋涡,正缓缓向长江流域压来;叠加其上的雷达回波图,则闪烁着令人心悸的深红与紫色,如同大地血管上即将爆裂的病灶;无数闪烁的光点标记着遍布全国的水文站点、雨量监测站、地质隐患点,实时数据在下方飞速滚动;城市三维管网图则清晰地标注着低洼易涝区、排水瓶颈点;甚至还有基于人口热力图的实时分布信息,像一层淡淡的暖色薄纱覆盖在国土之上。

这就是李玄策倾注多年心血,融合了无数尖端科技和实战经验打造的“智慧天网”防汛预警指挥系统。它不再是孤立的数据报表,而是将天地人三者紧密关联、动态感知的超级神经网络。

李玄策大步流星地踏入指挥席,没有多余的寒暄,目光直接锁定主屏幕。他脱下外套搭在椅背上,只穿着熨帖的白衬衫,袖口挽至肘部,露出结实的小臂。指挥中心内,键盘敲击声、低声指令声、设备运行的低鸣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殊的、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战场背景音。

“报告!‘天网’核心AI模型综合各源数据,已完成第一轮风险分级预测!”一名年轻的技术员声音洪亮地汇报,手指在控制台上一划,巨大的屏幕上,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多省的版图上,瞬间覆盖了一层由深红、橙红、黄色构成的马赛克图块,其中几处深红区域,如同滴血的伤口,格外刺眼。

李玄策的目光死死盯住那几个深红区域,声音沉稳有力,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整个指挥中心,并同步接入即将开始的视频会议:“立刻连线相关省市!时间就是生命!”

巨大的主屏幕瞬间分割成数十个窗口,各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人紧张严肃的面孔逐一显现。李玄策站在指挥席前,身形挺拔如松,目光如炬,扫过每一张屏幕上的脸。

“同志们!”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屏幕的威严和不容置疑的力量,“气象预警和‘天网’模型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形势极其严峻!这不是演习!我们面对的是可能突破历史极值的特大暴雨!现在,我命令!”

指挥中心落针可闻,只有他沉稳有力的指令在回荡:

“第一,生命至上! 所有预测的高危区域——地质灾害点、山洪沟口、低洼易涝区、行洪河道内的村庄、城镇,特别是老弱病残幼聚集区,必须在强降雨来临前,坚决、彻底、不遗一户、不落一人地提前转移安置!” 他刻意加重了“坚决”、“彻底”、“不落一人”这几个词的语气,目光如电,扫过屏幕上几位负责山区和沿河城市的领导,“‘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这是铁律!哪个地方因为麻痹大意、心存侥幸出了人命事故,唯主要领导是问!转移预案是否完善?安置点物资是否充足?交通保障是否到位?我要实时反馈!”

屏幕上,几位被点到的负责人面色一紧,立刻挺直腰板,大声回应:“明白!坚决执行!预案已启动,安置点已备好,交通保障就绪!”

“第二,科学调度! 各大流域管理机构,立刻根据最新雨情水情预测,对水库、湖泊、闸坝进行精细化、错峰调度!”李玄策的手指在屏幕上划过长江、洞庭湖、鄱阳湖的轮廓,“上游要拦洪削峰,中游要分洪蓄洪,下游要全力泄洪!确保干流堤防绝对安全,同时最大限度减轻支流和中小河流的压力!调度方案必须精准到小时,甚至分钟!给我盯死每一个关键节点的水位和流量!‘天网’系统会实时提供最优调度建议,但最终决策在你们,必须当机立断!”

“是!已组建专家调度组,依托‘天网’数据,实时优化方案!”负责水利调度的负责人迅速回应。

“第三,城市堡垒! 各重点城市,特别是预报雨量大的特大型城市,”李玄策的目光转向几个大城市的分屏,“你们的战场在地下!立刻启动最高级别城市内涝防御预案!所有排涝泵站、移动泵车满负荷待命!易积水路段、下沉式立交桥、地下空间,专人值守,预警装置全部开启!水电、燃气、通讯等生命线工程,必须确保核心设施安全,应急预案要能应对极端情况!保障城市运转,就是保障民心稳定!”

“明白!城管、水务、电力、通讯、交通等部门已全员上岗,重点区域布控完毕!”几位市长声音铿锵。

“第四,力量前置! 国家防总储备库、各区域储备库,立刻向预测重灾区调拨救灾物资!帐篷、食品、药品、饮用水、发电机、冲锋舟……要足量、要快!武警、消防、专业救援队伍,携带重型装备,立刻向高危区域机动待命! 不要等水淹了、路断了再动!给我把力量摆在最需要、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李玄策的声音带着金属般的质感。

“物资车队已启程!”“救援力量正在集结,一小时内可抵达指定区域!”回应声此起彼伏。

部署完核心指令,李玄策并没有放松,他的目光变得更加深邃,扫过屏幕上几个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的县域负责人的面孔,语气加重了几分:“特别强调! 高度关注那些前期经济压力较大、财政紧张、基础设施老化、应急能力相对薄弱的县区!你们面临的不仅是天灾,更是灾害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交通中断、物资短缺、甚至社会秩序波动!‘天网’系统已对这类区域进行了重点标注(屏幕上相应区域闪烁起特殊的警示光晕)。上级部门会给予你们额外的物资和力量支援!你们自己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基层干部要下沉到每一个村组、社区,安抚群众,组织自救,严防死守!决不能让灾害叠加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有没有信心?!”

“有!请部长放心!”屏幕中,几位面容黝黑、带着明显基层干部特征的负责人,眼神中虽有压力,但更多的是坚毅,他们几乎是吼出了回应,“人在阵地在!一定保护好老百姓!”

“好!”李玄策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各就各位,立即行动!国家防总指挥中心将24小时运转,‘天网’系统会实时跟踪雨情、水情、灾情,为你们提供最强大的信息支撑!有任何困难,直接上报!散会!”

屏幕上的窗口一个个暗下去,但无形的指令已化作电波,瞬间传递到大江南北,无数人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暴雨奔忙。

指挥中心并未因视频会议结束而松懈,反而更加忙碌。巨大的屏幕上,数据流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卫星云图上的“灰旋涡”正在扩大加深,雷达回波的红紫色块不断汇聚、移动。风险地图上,代表极高风险区域的深红色块,像一块块烧红的烙铁,灼烧着每个人的神经。通讯频道里,各地的报告声、指令声密集响起:

“报告!湘西xx县高危区群众转移已完成95%!”

“报告!鄱阳湖xx分洪区闸门开启准备就绪!”

“报告!江城排涝泵站全部开启,低洼路段已实施交通管制!”

“报告!救援物资车队已抵达赣北xx县集结点!”

李玄策没有坐下,他站在指挥席前,双手撑在控制台上,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同最精密的雷达,一刻不停地扫视着屏幕上的每一个变化。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在指挥中心冷白色的灯光下微微反光。他的眉头时而紧锁,盯着某个水位快速上涨的小型水库;时而略松,看到某个高风险区的人员转移数字达到100%。他的手指偶尔在触摸屏上快速滑动、放大、标注,下达更细致的补充指令。

“通知洞庭湖流域,密切监控xx支流水位,上游水库再压一压,给下游争取半小时转移时间!”

“江城那个低洼小区,再增派两台大功率抽水泵!确保电力供应双回路!”

“联系气象局,‘天网’模型显示xx山区的降水回波有加强趋势,请他们立刻进行针对性加密观测!”

他的每一个指令都精准、及时,仿佛能预知到暴雨落下后可能发生的每一个细微变化。这是无数次与洪魔搏斗积累的经验,更是“智慧天网”赋予他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时间在紧张的氛围中一分一秒流逝。窗外的天色,不知何时已彻底阴沉下来,浓厚的乌云翻滚着压向城市,白昼如同黄昏。狂风骤起,卷起地上的落叶和尘土,拍打着指挥中心的窗户,发出沉闷的响声。远方天际,隐隐传来低沉的雷声,仿佛巨兽的咆哮,预示着那场酝酿已久的滔天暴雨,终于要降临了。

李玄策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背,目光投向窗外那片翻滚的墨色苍穹,又转回眼前这片由数据和责任构成的“战场”。他拿起内部加密电话,拨通了家里的号码。电话很快被接起,是母亲王秀芹。

“妈,”李玄策的声音刻意放得轻松,“这边有点急事,晚上可能回不去了。家里关好门窗,收好阳台的东西,雨可能会很大。”

“哎,知道了玄策,你自己千万注意安全啊!别太累着!”王秀芹的声音充满了担忧,但更多的是理解和叮嘱。

“嗯,放心。”李玄策应了一声,正要挂断,电话那头传来儿子李天枢清脆的声音:“爸爸!‘天网’是不是看到大怪兽(暴雨)要来了?我画了张符,贴在我房间窗户上了!保护我们家,也保护爸爸!”

孩子稚气却充满信念的话语,像一股暖流,瞬间冲淡了李玄策心头的沉重与紧绷。他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温柔:“好儿子,真棒。爸爸这里有很多厉害的‘武器’,一定能打败‘怪兽’。在家听姥姥和妈妈的话。”

挂了电话,李玄策脸上的柔和迅速被坚毅取代。他转身,重新将全部心神投入那巨大的、闪烁着无数光点和数据流的屏幕墙。窗外,第一道惨白的闪电撕裂了昏暗的天幕,紧接着,震耳欲聋的炸雷轰然响起,豆大的雨点终于噼里啪啦地砸落下来,敲打着大地,也敲打着指挥中心内每一个人的心弦。

暴雨,来了。

李玄策的目光,如同定海神针,牢牢锁定在屏幕上那代表长江干流安危的、至关重要的水文站数据上。他知道,这场与天灾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他,和他的“智慧天网”,将与千千万万奋战在一线的人们一起,筑起一道无形的、守护生命的堤坝。指挥中心冷冽的光映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汗水顺着鬓角滑落,无声地滴落在地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