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金兰厌胜劫 > 第171章 北斗惊变(2006年7月28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1章 北斗惊变(2006年7月28日)

航天五院监控室的空调发出哮喘病人般的嘶鸣,李玄策后颈的汗珠顺着脊椎滑进衬衫领口。三台cRt显示器同时跳闪着猩红的警报,北斗卫星的定位信号在电子地图上拉出蜈蚣状的残影。

北京时间凌晨3点17分,三颗卫星的L波段信号同步偏移2.3秒。操作员小陈的圆珠笔尖戳破了记录纸,墨迹在仰角47.2°的数字上洇开血滴般的黑斑,就像有人用橡皮擦去了七万平方公里的太空。

李玄策的拇指摩挲着Zippo打火机上的防滑纹,金属表面还残留着瓜达尔港的咸腥。当异常信号源定位图在惠普绘图仪上缓缓吐出时,碳粉勾勒出的坐标点让他瞳孔骤缩——安达曼群岛海底光缆中继站,正是三个月前印度洋海啸撕裂板块的伤口。

监控系统突然爆出刺耳的蜂鸣。小陈的咖啡泼在Solaris系统键盘上,褐色液体顺着ctrl键的缝隙渗入电路板。李玄策盯着波形分析界面,绿色噪点中浮现出规律的脉冲,每0.7秒一次的震荡频率,与人类胎儿心跳惊人吻合。

是声呐!老工程师赵卫国扯下老花镜,鼻梁上的压痕泛着青紫,但哪个国家的声呐阵列能覆盖...他突然噤声,监控屏倒影里,李玄策正用瑞士军刀划开卫星照片封袋。2004年海啸后的海底地形图上,美国无瑕号测量船的航迹像手术刀划出的新鲜伤疤。

中远集团调度室的传真机在凌晨两点吐出新连云港号的航行日志。李玄策的指尖抚过热敏纸上褪色的字迹,马六甲海峡东口的航迹记录中,钢笔突然划出痉挛般的墨渍——7月15日03:00,货轮为规避不明漂浮物急转27°,这个经纬度坐标与无瑕号当天的声呐投放点误差不超过500米。

档案室的白炽灯管嗡嗡作响。李玄策展开泛黄的海图,用红色磁钉标记出货轮的蛇形航迹。当第七枚磁钉按进安达曼海沟时,他突然发现这些转折点连成的折线,竟与莫高窟329窟藻井的八瓣莲花纹完全重合。

小李!赵工撞开铁门,怀里的Ibm笔记本散热风扇发出垂死挣扎的嗡鸣,我们破解了信号里的噪声层!屏幕上跳动的频谱图中,某种生物电脉冲正以斐波那契数列的频率叠加,这些δ波不是机械信号...是活体大脑发出的脑电波!

海事卫星电话突然在桌上震动。李玄策按下免提键的瞬间,电流杂音里传来婴儿啼哭与梵语诵经的混响。他抓起硝酸甘油喷雾塞给面色惨白的赵工,自己却对着通话记录界面眯起眼睛——来电显示赫然是新连云港号的卫星电话号码,但该船已于三天前停靠青岛港。

解剖刀般的晨光刺进监控室时,李玄策正用3m胶带粘取日志页面的纤维样本。紫外线灯下,热敏纸的涂层面浮现出荧光标记,这些用隐形墨水书写的航海术语,经摩斯密码转换后拼出胎动频率147.7mhz——正是北斗卫星L波段的备用频段。

青岛港的晨雾裹挟着铁锈味。李玄策蹲在新连云港号锈蚀的锚链旁,手持式γ探测仪突然尖叫。铅封的锚链舱内,半融化的青铜齿轮与光纤复合缆线纠缠成诡异的脐带,舱壁上用血褐色的海藻黏液书写着吐蕃密宗的真言——每个梵文字母的笔锋转折处,都嵌着粒珍珠状的胚胎干细胞胶囊。

报告!船载黑匣子的存储芯片...技术员小张的声音在颤抖,防毒面具的目镜蒙着白雾,里面灌满了羊水状的电解液!

海浪突然撕开浓雾,李玄策看见港区塔吊的轮廓在晨曦中扭曲成曼荼罗图案。当他摸出在瓜达尔港取得的青铜罗盘,磁针正疯狂指向西北方的敦煌——而北斗七星中的天权与天玑,此刻恰好悬垂在莫高窟九层飞檐的正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