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金兰厌胜劫 > 第170章 胎血密码(2006年7月15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0章 胎血密码(2006年7月15日)

青岛国家海洋科学实验室的消毒水味里混着海腥气,李玄策的指尖在无菌箱表面敲出焦躁的节奏。玻璃窗那头,穿着防护服的研究员正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载玻片,淡蓝色激光在暗室里划出dNA双螺旋的幽光。

这是第三十二次复检。杨教授摘下面罩时,眼镜片上还凝着白雾,褐色沉积物里的胶原纤维用晚唐植物鞣剂处理过,但包裹其中的血清蛋白...老教授突然抓起保温杯猛灌两口,枸杞在杯底撞出脆响,是三个月前才录入国家基因库的孕妇血清。

李玄策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三天前在瓜达尔港坠毁的货轮底舱,那些渗入钢板的褐色黏液竟像活物般蠕动。他摸出证物袋,半凝固的胶质在冷光下泛着诡异的珍珠母光泽,仿佛某种远古生物的胎衣。

看这个。杨教授在电子显微镜显示屏上划出波纹,放大十万倍的画面里,蛋白质链正缠绕着植物纤维起舞,就像蚕宝宝吐丝作茧。老教授布满老年斑的手指点在某个分子结构上,这里多出的甲基化标记...像不像敦煌壁画里的曼荼罗印记?

实验室警报突然炸响。李玄策腰间配枪尚未出鞘,就看到培养箱里的褐色样本疯狂增殖,胶质团块撞击强化玻璃发出婴儿啼哭般的闷响。杨教授扑向控制台的手在发抖,液氮喷射系统启动时,他后颈的冷汗正顺着白大褂领口往下淌。

敦煌莫高窟的扫描数据在午夜传抵国安局。李玄策盯着屏幕上的《胎息图》,吐蕃时期的绢本设色画在数字还原下纤毫毕现:丹田处的红莲分明是血红蛋白三维模型,缠绕其上的金线竟与dNA双螺旋的磷酸骨架完全重合。

准备接入曙光4000A。李玄策扯松领带,地下机房的低温让他呵出的白雾凝结在显示屏上。当第329窟藻井的八瓣莲花纹导入超级计算机时,全息投影突然扭曲成双螺旋结构,佛经中的须弥芥子四字在数据流里时隐时现。

操作员突然摘下耳麦:李队,孕妇血清的基因序列被嵌入了非编码区!年轻女孩的瞳孔里映着瀑布般倾泻的碱基对,这些重复片段...是梵文转写的蛋白质合成指令!

李玄策的掌心贴在冰冷的服务器机柜上。三天前的瓜达尔港,那些能腐蚀金属的青铜粉末;此刻在基因层面复现的吐蕃密宗图腾;还有货舱里提取的、跨越千年的生物材料...所有线索突然像磁铁下的铁屑般排列出狰狞的轮廓。

调取329窟1975年修复记录。他的声音在地下机房引发细微回声,特别是清理出的祭祀器物。当敦煌研究院传真来的碳十四检测报告铺满桌面时,李玄策的钢笔尖突然戳破了纸面——那批吐蕃时期铜器表面提取的有机残留物,基因序列竟与货舱样本完全一致。

实验室的紧急来电打断了他的沉思。杨教授的声音带着电子杂音:小李,还记得样本的甲基化特征吗?老教授剧烈咳嗽起来,那是胎盘独有的表观遗传标记...有人把活体孕妇的脐带血,混着唐代的鞣革工艺做成了生物芯片!

李玄策冲出地下机房时,走廊应急灯将他的影子拉长成扭曲的怪物。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匿名彩信里是张泛黄的老照片:1975年莫高窟修复工程合影中,某个戴眼镜的学者手腕上,赫然系着串九眼天珠——和瓜达尔港集装箱里发现的样式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