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清河市在国内绿色矿业标准制定战场上奋力拼杀之时,其引发的国际关注度也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青苔峪项目的成功案例和围绕标准制定的活跃表现,如同两颗石子投入国际矿业界的平静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正所谓“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首先向清河伸出橄榄枝的,是总部位于欧洲、在全球矿业界享有盛誉的“可持续矿业发展基金会”(SmF)。该基金会长期致力于推动全球矿业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其负责人珍妮特·布朗博士在专业期刊上读到关于青苔峪项目的论文后,极为感兴趣,主动致函研发中心,希望组织专家团前来考察,并探讨在技术评估、知识共享、人员培训等方面合作的可能性。SmF在国际矿业领域拥有强大的话语权和网络,与其合作,有助于提升清河技术的国际认可度。

几乎同时,全球矿业巨头之一、澳大利亚的“必拓矿业集团”亚洲区总裁也通过商务渠道联系了清河市外事部门。必拓集团对中国市场高度重视,正寻求在环保技术领域与中国伙伴合作,以应对日益严格的全球环保法规和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投资要求。他们对清河的原位生物萃取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提出可以进行小规模技术验证合作,或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

这两股来自国际高端组织和产业巨头的关注,让清河市委班子既感到兴奋,又面临新的抉择。兴奋在于,这说明清河的探索真正走在了世界前沿,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为技术和产业“走出去”打开了窗口。抉择在于,国际合作充满机遇,也伴随风险。

在一次专题会议上,不同的声音出现了。

市长方远持积极而谨慎的态度:“这是好事!说明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国际认可。与SmF这样的权威组织合作,能快速提升我们的国际知名度,是免费的广告。与必拓这样的巨头合作,可以引进先进管理经验,甚至可能带来投资。我们应该积极接触,把握好机会。”

他更看重国际合作带来的现实利益和品牌提升。

研发中心主任林浩则表现出技术专家的审慎:“与国际组织合作交流,我完全赞成,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但与必拓这样的产业巨头合作,需要非常小心。国际合作不是简单的请客吃饭,而是博弈与智慧的结合。他们实力雄厚,商业意图明显,对核心技术的控制欲很强。但合作不是委身,而是共舞,我们必须保持自己的步调。要避免在合作中丧失自主性,更要严防核心技术泄露。合作必须以我为主,确保我们的知识产权不受侵害。”

也有常委担心:“引入外资合作,会不会引发‘市场换技术’的质疑?或者被指责过度依赖外部力量?政治上的风险也需要评估。”

江辰认真听取了各方意见,沉思良久后,阐述了他的思考和决策:

“同志们的担心都有道理。国际合作,确实要如履薄冰,但不能因噎废食。当今世界,闭门造车没有出路。我们的绿色矿业技术要想真正立于世界前沿,就必须在全球坐标系中去检验、去竞争、去完善。”

他明确了国际合作的三项基本原则:“第一,坚持‘以我为主’。合作的目的 是壮大我们自己,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所有合作项目,必须有利于提升我们的核心技术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确保国家利益和技术安全。第二,坚持‘互利共赢’。合作要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既要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也要尊重对方的合理诉求,找到利益交汇点,实现共同发展。第三,坚持‘稳步推进’。先从技术交流、标准互认、人员培训等软性合作开始,建立互信。对于资本、股权等深度合作,要慎之又慎,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守住底线。”

基于这一思路,江辰拍板:“对SmF基金会的考察交流要求,热情接待,全面开放(涉密环节除外),展示我们的自信和透明,争取将其作为我们技术走向世界的‘推介平台’。对必拓集团的合作意向,可以启动接触,初期限定在技术交流和非核心领域的试点项目合作,严控合作范围,知识产权归属必须清晰,我方控股。同时,我们要主动作为,利用这个机会,了解国际规则,学习先进经验,更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技术、我们的标准,推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这不仅是一次合作,更是我们讲好中国绿色发展故事、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契机。”

江辰的决策,为清河市的国际合作定下了基调:自信开放,拥抱机遇,守住底线,放眼全球。这标志着清河市的绿色发展之路,从立足本地、到辐射全国,正式迈向了对接国际的崭新阶段。不再局限于一时一地,而是与时代浪潮和全球风云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新的征程,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方向已然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