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我和扁鹊重生1970当医生 > 第203章 潭州老干部来沂溪医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3章 潭州老干部来沂溪医院

第二天下午,罗德江真的把黎老接到了沂溪医院。

作为南湘省的医学泰斗,即使是富桥这样的小地方,也有很多人听说过他的大名,自然受到沂溪医院的医护人员热烈的欢迎。

黎老虽然精瘦得很,但精神头还挺不错,和大家寒暄了一阵,由黄不凡亲自陪着,看遍了沂溪医院的每个角落。

刘伟方等六个师兄弟很想贴身陪同,却被黎老给骂走了:

“我又不是病人,需要你们陪着么?我今天不走了,你们下了班再来找我。”

逛完后,黄不凡请黎老来到办公室,刚刚落座,黎老就感叹起来:

“小黄,你不简单,短短几年时间把一家卫生院发展到这种规模,老朽我自愧不如啊。”

外行热闹,内行看门道,别人只看到沂溪医院这么大规模,黎老还不清楚,这里面需要做多少事情?

病人的口碑是最基本的前提,上级的支持,同事的配合,都是缺一不可的条件。

黄不凡在黎老面前可从没放肆:“黎老,这里面离不开您的大力支持。不说其他,没有伟方和罗德江这些人,就算把我累死也成不可气候。

黎老却摆摆手:“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这是你和他们有缘。你能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都是吃过苦的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聊了一阵,又说到了华安卫校的事,黎老很是兴奋。他这一辈子心里最大的遗憾,就是医学院这几年的停滞不前。

看到一个县都能办起一家卫校来,让他也看到了希望。

黎老很爽快,自己提到了‘借调’来的老师们,说短时间里不会要求他们回去,但华安自己也需要培养人才。

黄不凡介绍了自己向县里的建议,很快就会从各个医院选派一批骨干去卫校。

借调去的人,大部分可能还是两头兼职。等适应一段时间后,应该能有几个不适合临床却适合教学的人。

两人聊天忘了时间,几个学生陆续来看望自己的老师。

黎老对刘伟方和罗德江很放心,反倒对几个更醉心搞研究的学生说:

“你们既然选择了做‘幕后英雄’,那就要耐得住寂寞,争取能搞出一些有用的研究成果出来。”

刘伟方几个来到沂溪医院后,有两个更喜欢搞研究。

当初从黎老那里带来了一些仪器,这几年黄不凡也陆续添置了一些,已经能搞一些不太复杂的研究了。而那些繁琐的环节,还是需要去潭州找黎老。

趁此机会,黄不凡问他们愿不愿意去卫校当老师。如果愿意去的话,可以把实验室搬去卫校,沂溪医院今后也会同样支持。

这几个人都无所谓,只要能有安心研究的环境,在哪里都能搞自己喜欢的事。

黄不凡很清楚,大概十年之后开始,,中医药的研究进入鼎盛时期。

眼前的几个人,虽然目前还是籍籍无名,到时候肯定能成为这方面的大家。

得知可以把研究室搬去华安卫校,今后也还是继续支持,当着黎老的面,已经有两个答应愿意去搞学术了。

黎老在沂溪医院住了一个星期,每天也跟着坐诊接待病人,却从来没有说过一个累字。

临走前,黎老甚至还很兴奋地说:“小黄,今后有时间,我还是想来你这里‘客串’一下。”

黎老特意还和黄不凡交流了“高干病房”的经验,提醒黄不凡,如果能和老同志们搞好关系,确实能减少不少压力。

因为何老的关系,潭州离退休老干们已经知道了沂溪医院的存在,相信不久之后,就会有老干们来这里调养身体。

一个月后,黄家湾水泥厂扩建工程再次动工。罗德江这个总工不负众望,搞出了特种水泥和普通水泥共用生产线。

等新车间完工后,马上又会对旧车间进行改造。

罗德江的这个技术,在水泥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反响,就连龙城水泥厂也专门派人来这里取经。

在黄不凡的授意下,赵国庆等人拿出了诱人的合作方案。

不需要对方拿一分钱现金,黄家湾水泥厂免费给有需要的兄弟单位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黄家湾水泥厂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参与其中。

76年国庆,梨水县牛角塘水电枢纽正式动工,黄家湾水泥厂日夜满负荷生产,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一天,高小鹰从红山地区回来,跑来报告好消息:已经和红山电视机厂搞好了关系,同意让杨小强去那里学习半年。

黄不凡也很高兴,和高小鹰聊了大半天,心里也更佩服这家伙的公关能力。

他在红山地区原本没有半点关系,硬是凭三寸不烂之舌,不但说动了红山电视机厂,同时还和红山电子设备系统的人打好了关系。

高小鹰走后,黄不凡盘算了一阵,晚上打了个电话但雷阿姨家,亲自叮嘱杨小强:

“小强,虽然让你去偷师电视机技术,但也不能丢下高中的文化学习,一定要两手抓两手都硬。”

收音机厂原本是菲普玩票的产物,黄不凡却不肯放过这个机会,努力去把收音机厂的底子夯实。等将来,就更有底气去掏菲普肚子里的技术。

从目前的收音机,以及小打小闹生产出来的收录机,未必有太大的经济效益,却都是为未来的一飞冲天做准备。

黄不凡还交代高小鹰,平时一定要把收音机厂的员工管理好,尽量培养工人的技术品质意识。

国庆过去几天的一天早晨,广播里传来通告消息:京城粉碎了四个人的阴谋,党中央再次扭转了华夏的危机。

全国人民都沉浸在兴奋之中,黄玉明第一时间气喘吁吁找到黄不凡:“大哥,你说,我们应该不会再走弯路了吧?”

黄不凡很平静地安抚他:“老二,你现在可是公社的书记,切记不能冲动,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沉得住气。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还在意这几天?”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过去,76年底,华安铁路全线贯通,只等调试完就可以运行,从香草溪火车站可以直接通往全国各地了。

而从富桥去往宝庆、连道的铁路,也在不急不慢的建设。等那头连通后,富桥、甚至整个华安的交通就要上几个台阶。

火车通车后,沂溪茶厂、黄家湾水泥厂、富华机械厂的自行车等产品再也不被运输瓶颈制约。

腊月初,沂溪医院迎来了四个潭州来的老干部。

他们都是听了何老的建议,听说华安二医院有个‘小黄神仙’,专门来这里调理身体的。

黄不凡和刘伟方等人专门制定了完善的疗养计划,每天都会亲自过问老干部们的感受。

黄不凡陪他们聊天时,老干部们还提醒他:“我们现在是你的病人,不需要特殊照顾,你忙你自己的就行了。”

黄不凡笑着回答:“《黄帝内经》说养生先养心,全面了解您们过往的辉煌历史,才能更好的做出疗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