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黄不凡和高俊人一起来到公社卫生院。

这个时候的沂溪公社卫生院,正屋也就七八间一层的土坯房,后院有几间矮一些的房子,算是仓库和厨房,一切都非常简陋。

卢医生正在院子里打扫卫生,看到黄不凡,连忙迎了上来:“黄会计,哦不,现在该叫你黄医生了。”

黄不凡笑着回答:“卢院长,您别打趣我了,我就是来帮忙的。这位是高俊人是我师傅,以后我们师徒就在您的领导下做事了。”

黄不凡很给卢医生面子,并没有拉虎皮当大旗以闫书记来压人,这一点让卢医生心里非常舒服。

但他对黄不凡可以热情,和高俊人却只是简单地点头示意,他知道高俊人的成分不好,不敢在大庭广众下表现得太亲密。

卢医生、也就是卢院长带着两人进了卫生院,里面还有两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卢医生介绍,他们是卫生院的护士,同时还管着药房里的事。

加上黄不凡高俊人,沂溪卫生院算是有了五个人。

昨天闫书记已经交代好,给高俊人安排的职务是清洁工,负责卫生院的清洁打扫。

关起门来说话的时候,卢医生稍微放开了点,特意让高俊人不要介意,还说今后有病人来了还得多借重你。

另外两个女的都不住在卫生院,她们的家就在沂溪村,所以有几间土坯房空在那里,进了院门后左边一间药房,右边一间成了诊室。

诊室旁边有两间成了病房,每个房间里放着几张破旧的单人床,床上的白色床单还看得到黄色的印渍。

另外有两间成了卢院长的宿舍,还空着三四间房子,卢院长让两人随便选一间当宿舍,然后来诊室开个会。

说是开会,其实就是同事们见个面,大家互相介绍一下。两个女同事都姓黄,这也是富桥区这一带的大姓,四十上下的人,黄不凡都叫她们黄大姐,两人显得挺开心。

高俊人也和大家打了招呼,两个黄大姐对他似乎并不陌生,其中一个还说,自己娘家的兄弟前几年还请你看过病呢。

就这样,黄不凡和高俊人算是走马上任了。

卫生院大部分时间都是门可罗雀,高俊人无所谓,每天起床就扛着扫帚把卫生院打扫一遍,然后就坐在角落里老神在在地打瞌睡。

两个黄大姐有时候会叫他来药房帮下忙,只要有人叫,高俊人也不拿架子,去了也有问必答,没几天就把药房整理了一番。

看得出来,两个黄大姐的专业并不咋样。药房里主要还是以中药为主,一部分去区里的药材公司采购回来的,大部分却还是各个大队的人采回来的草药。

这个时代这样就地取材很正常,但两个黄大姐在炮制上简直草率得惨不忍睹,高俊人把药柜上的抽屉挨个抽出来看了一遍,眉头紧锁地出来了。

他偷偷和好黄不凡商量,药房里的中药炮制不能马虎,想要治好病,开得出好的处方是一个条件,用得上好的药材也不可或缺。

高俊人还举了例子:一味简单的当归,归头补血,归身养血,归尾活血,用酒炙炒的当归更能破血。如果炮制不到位,你说能治好病吗?

黄不凡深以为然,可也知道高俊人的身份不能多说,只能由自己出面了。

于是,黄不凡就决定首先从药房整顿开始,和两个黄大姐商量,我们想要打出卫生院的名头,就得能治好病。想要治得好病就得有合适的药材,中药的炮制不能马虎。

黄不凡还介绍,高医生对中药很有研究,你们可以向他请教,学到自己身上的技术总有好处,将来教给自己孩子也行啊。他要是不肯教,你们就来找我,我去教训他。

这个策略很有效果,两个黄大姐很爽快地答应下来。

只是“苦了”高俊人,每天都得泡在药房里,带着两个黄大姐一味中药一味中药地介绍,还得亲自带着她们切药炒药。

黄不凡就潇洒多了,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卢医生诊室里来了病人,他就跑过去“学习”,病人去药房抓药,他又跟着跑去了药房。

反正哪里有人他就往哪里凑,和几个同事的关系非常融洽。

当然,黄不凡也不会闲着,药房的任务重,他会主动去帮手。

在高俊人眼里,这家伙完全就是无师自通,手刀切的柳叶片,片儿几乎能被风吹起,铡刀切的块片,每一片的厚度几乎完全一样。

尤其是真正上锅炮制的时候,更是让高俊人有点眼红。

就以黄不凡炒的那个泽泻来说,一看就很不简单。虽然只是简单的麸炒,可对火候的掌握却颇有讲究。

火大了,麦麸就被炒焦了,冒出的黑烟就会把泽泻熏黑。火小了,麦麸冒出的烟不够,泽泻片根本就熏不黄。

可黄不凡炒出来的泽泻,几乎就是那种半焦黄色的“蛋糕色”,连一辈子和中药打交道的高俊人也不得不佩服。

这个时代的公社卫生院确实逍遥自在,有时候半天都没有病人上门,黄不凡要不就是窝在宿舍里看书,高俊人给的那一盒子医书,他还想尽快看完呢。

其实,以他脑子里扁鹊的传承,完全可以不在乎高俊人的这些书。

可他还是知道,目前来说,自己获得的扁鹊传承,除了透视眼和针灸可以随时拿得出手之外,大部分都还在“仓库”里,等着自己去挖掘呢。

其实也正常,突然通过“灌顶大法”获得的知识,如果不加以系统的整理,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哪些本事。

这一点就像后世的硬盘一样,从别的电脑上拷贝过来的资料,如果你自己不查看一遍,谁知道硬盘里有哪些东西?

黄不凡要做的,就是尽快把自己的宝库给挖掘出来,尽早派上用场。

当然,有了前世的生存经验,他更懂得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除了看书同时梳理自己的知识宝库外,每天都会拿出一些时间来和大家走动。

看书闷了想出去走走,黄不凡就去公社大院那边逛,和公社的干部们也混了个熟脸。

闫书记喝了药之后恢复得很好,行伍出身的他,第一想到的就是“以力服人”,好几次拉着黄不凡硬要扳扳手腕。

这样就让医生感觉自己已经真的好了,别一见面就提醒自己要休息好少发脾气,弄得自己畏手畏脚的。

这样的关系摆在明处,谁都知道黄不凡很受闫书记赏识,更又是他的救命恩人,不看僧面看佛面,多少得给点面子吧。

有了闫书记这面大旗,黄不凡在公社和卫生院很快就站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