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我和扁鹊重生1970当医生 > 第113章 计划生育来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黄家湾大队红红火火地发展着,回想三年前,大家都和其他大队的人一样,每天出集体工,人没见怎么闲散,可就是连吃饱饭都成问题。

也就是这不到三年的时间,如今的黄家湾已经成了远近有名的“明星大队”。大队有了车队,也有了厂子,过节还能分粮食肉油,年底还有一些现金分红。

对朴素的农村人来说,不就是社会主义该有的样子吗?

黄不凡看着蒋小珍,刚好蒋小珍也在看着他,夫妻俩会心一笑,所有的一切都在不言中。

到了晚上,姚厂长和很有名带着孙建国几个骨干来了。

姚厂长非常兴奋,今天的表彰大会,他的名字可是排在第一的。对他来说,这份荣耀远比把水泥厂牢牢抓在手里还要实在。

姚厂长兴奋地对黄不凡说:“黄院长,总算能喘口气了。只要不出其他岔子,水泥二厂的成功指日可待了,这一切都离不开你啊。”

黄不凡赶紧谦虚:“老姚,你这不是在捧杀我么?我一个当医生的,能搞什么企业?都是你领导有方的结果嘛。但今后还是要请你“扶上马送一程”,不能够就这么撒手哦。

姚厂长马上答应:“这还用你说么,我这亲自带队,同来的还有十个技术骨干。今后这一个月里,就吃住在你们黄家湾。二厂的人没出师前,我姚国强坚决不回常阳。”

黄玉明也兴奋得很:“大哥,姚厂长确实没有说大话,有他手把手带着,肯定出不了问题。”

黄不凡转头对赵国庆和孙建国说:“你俩也要尽快上手啊,尤其小孙,一定要把姚厂长的技术给榨干……”

停顿了一下,不无遗憾地说:我当时考虑你们六个,想不到付拥军家里出了事,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够回来……

这个事情谁也说不准,屋里的气氛稍微有点冷场。

最后还是孙建国开的口:“黄院长,我把我父亲的工作日志整理了一下,总结出从425到525甚至更高标号水泥的工艺改进过程。

我敢肯定,只要我们继续保持这股干劲,很快就能产出更好的水泥。”

黄不凡点点头:“你们也不要仅限于什么425或者525,反正是搞技术的,思路要放得更远一些。比如什么特种水泥啊、彩色水泥什么的,都可以提前开始研究嘛。

将来大家都富裕了,到处就会修高楼大厦,公路桥梁什么的,肯定就需要大量的水泥。如果我们做好了技术储备,到时候就能快人一步占领市场。

但我们也不要冒进,有没有能力研究出来是一回事,要不要生产、什么时候生产,那就交给市场来决定了。”

孙建国有点不解:“我们现在刚开始呢,你怎么就想到那么多的东西。我们虽然挂着常阳地区第二水泥厂的牌子,本质上,还是一家沂溪公社的社办企业呢”。

黄不凡不好解释,总不能说将来的事,全国的水泥几乎都是那么几家公司生产的吧。

想到了这一层,黄不凡还是提出了一个要求:“在生产好高质量水泥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了品牌的树立。

想一个动听的、容易记、又让人产生信赖的名字,作为商标和品牌,这个事情也是不能拖的。如果高小鹰现在在外地替我们拉生意,你说他说个什么名字好?”

这个时代的人们,脑子里更多还是在产品本身上,质量好、价格低就是全部,根本没有什么品牌商标的意识。

但大家都对黄不凡的信任都成了“下意识”了,即使有点不解,但还是在心里开始考虑这个事情:什么是商标,什么是品牌。

这里面,姚厂长当然是最容易理解的,他用现在的地区水泥厂为例做了介绍,总算让大家明白了该怎么去操作:

“我们地区水泥厂的水泥,虽然那质量不怎么样,但有个‘大湖’的商标,目前在市场上也就被称作‘大湖水泥’”。

黄不凡取笑了一句:“姚厂长你这是偷懒了吧……”

刚好大家都在,于是这个聊天大会不知不觉就成了头脑风暴,最终形成了“富溪”商标和‘华盾’水泥,都认为寓意好又辨识度高。

黄不凡叹了口气:“姚厂长,目前的情况,可能还是需要请你出面,请求地区帮助完成商标的问题”。

在场的人,包括姚厂长在内都不清楚,如今的商标管理几乎完全处于停滞状态。真正能够顺利注册商标,还要等到十年后的商标法出台呢。

但黄不凡对黄家湾这个“常阳地区第二水泥厂”很有信心,就算目前无法拿到正式的注册,也要先把这个事情走一回程序。

姚厂长毫不在乎地答应:“这个包在我身上,我回去后立即去请示领导。”

这个“座谈会”直到十一点多才结束,黄不凡突然有点心神不宁了,却又不知道哪里有问题,翻来覆去直到凌晨两四点才睡着。

第二天回到沂溪医院,整个人都没精打采的。处理好手头的事后就回到了院长办公室,想要补个觉。

不料刚刚坐下,桌上的电话就响了:“我是华安县卫生局余薇薇,请问是黄不凡院长吗?”

余薇薇是卫生局的副局长,黄不凡没有和她打过交道,但名字还是听过的。赶紧问好余局长,问她有什么安排。

余薇薇在电话里说得很正式:“龚局长最近在省里学习,这段时间让我临时负一下责。刚刚接到省卫生厅的文件,要求我们推进计划生育。

所以局里决定,马上组织全县卫生系统的骨干力量,支援几个偏远公社的。也就是去那里进行计划生育手术,希望你能参加。”

还别说,如果是其他“召唤”,黄不凡绝对不会犹豫。就像上次接到明高公社麻疹疫情的通报一样,二话不说立即就会出发。

但今天接到的竟然是计划生育,而且还是直接做节育手术的事,黄不凡心里就很不爽了。

前一世里,真正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应该是从8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尤其到了90年代,各地农村的计划生育更是如火如荼。

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出生人口的减少,社保经费的缺口加大,这才逐渐取消了计划生育这个“基本国策”,反过来鼓励生育。

可问题是,即使是鼓励生育了,人口的出生率还是在继续下降啊。

虽然客观上说,那个结果未必全都是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但毋庸置疑,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惯性,对人们的生育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没想到今天,在华安这样的内地山区,时间还是1973年,竟然就开始执行了?

想到这里,黄不凡心里的抵触莫名变得强烈起来:

“余局长,真的不好意思。我们沂溪医院主要是以中医骨伤科为主,在妇产科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也没有擅长节育手术的人才。我自己更是一个纯粹的中医,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按照黄不凡的理解,自己的这番话说得还算中肯,也确实是在陈述事实,余局长应该不会强求。

可没料到,黄不凡的话刚刚说完,余薇薇局长就在电话里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