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我和扁鹊重生1970当医生 > 第112章 毛书记要走了,留了一个后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2章 毛书记要走了,留了一个后手

毛书记说:“我知道你想发展地方,担心我走了被人掣肘。我已经有了安排,我去潭州后,小陶会去地区,担任二把手,朱副主任会接我的位置。”

看黄不凡还是有点不解,毛书记叹了口气:“常阳地区做出了成绩,老朱也是有功劳的。至少在上次的知青事件上,他还是没有为难你嘛。”

黄不凡目瞪口呆:原来,自己让毛书记误会了,却让朱副主任捡了个便宜。

别人、包括毛书记都不知道,自己和朱副主任之间,顶多算是利益交换而已。今后他当了地区的一把手,会不会发生点什么?

不过现在也不用过于担心,陶书记再次高升,竟然成了地区二把手。就算朱副主任、将来的朱书记对自己不利,多少也能挡住一些吧,

再说了,只要自己不过分,还有华安县、富桥区和沂溪公社三层关系呢。

就像现在的毛书记一样,他犯得着对自己这个不入流的乡卫生院院长动手?

只要自己不太碍眼,既有点杀鸡焉用牛刀之感,更不乏鞭长莫及的无奈吧。

想通了这一层,心里还是轻松了许多。毛书记也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缠,看了看手表就起身:

“走,我们一起去会场,你可是常阳第二水泥厂的大功臣,出个风头也是应该的。”

毛书记应该也是看出了刚才黄不凡的神态波动,稍微一想就明白了,可能自己误会了他和朱副主任的关系。

但木已成舟,省委的决定谁也改变不了,那就干脆把黄不凡推上前台,让别人看到自己和他的关系,多少也要收敛一些的。

会场没有设在水泥厂,而是在常福公路旁边。他俩到达的时候,会场已经是人山人海旗帜飘扬,这可是华安县境内目前最大的工厂呢。

当然,富华机械厂的规模要大得多,但人家是军方的背景,有了成绩也没有地方太多事。

今天之前,水泥厂已经生产了两个批号约五吨水泥。每一包都进行了化验,百分百达到高质量的425标号。

这个水平,已经远胜投产三年的常阳水泥厂了。

毛书记拉着黄不凡走到主席台让才松手,他在台上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盛赞勤劳善战的华安县和沂溪公社的群众,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建成常阳第二水泥厂,并一炮而红产出高质量水泥。

同时表彰了姚厂长、黄不凡、黄玉明、孙建国等十几个建设标兵。

最后,毛书记大声宣布,常阳地区第二水泥厂正式投产。

水泥厂的员工已经安排到位,黄家湾大队挤出了一半的名额,分配给了姚家塅、焦容、安福、柘木几个大队。

虽然每个大队只有四五个名额,却也让大家都尝到了甜头。

安福大队的支书很精明,蒋小珍的大哥蒋小球就有了一个名额。

更何况,明眼人都能看到,只要水泥厂发展顺利,不用多久就得加人。

到时候黄家湾大队又变不出人来,还不是要用其他大队的人?

于是,沂溪公社的所有支书,都对黄玉明推崇备至,黄玉明的威望又上了一个层次。

公社朱书记继续添了一把柴:“鉴于黄家湾大队的发展势头,黄玉明同志的优异表现。公社党委请示华安县委,获准擢升黄玉明同志为沂溪公社副书记,暂时兼任黄家湾大队支书。”

这才是黄不凡最希望看到的一幕!相比起前世来,黄玉明正式走入仕途,竟然整整提前了八年!

前世没有家人助力的情况下,他也能走到副县级退休。如今天时地利人和俱全,自己这个二弟是不是也能走得更远?

庆功会暨表彰会圆满结束,各级领导先后离开。陶书记悄悄朝黄不凡示意了一下,两人先后来到了沂溪医院。

直接坐在黄不凡的房间里,陶书记揉了揉额头说:

“不凡,相信毛书和你说了吧,我也不啰嗦了。县里的事我已经有了安排,老闫将会出任华安书记,卫生局以前的李局长,也会调进县委。

加上老肖、龚局长、姜局长等人都还在位子上,你的支持还是不小的。

我已经交代过他们了,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会尽可能为沂溪公社提供支持。

目前,我们华安县对外有了四块招牌,老字号的华安工具厂,新迁入的富华机械厂,还有沂溪医院和常阳第二水泥厂。

外人不知道的是,后面三个几乎都是你一手促成的。在你面前,我都不得不汗颜呢。

希望你今后还是不改初心,为我们华安建设出更大的力。”

黄不凡诚惶诚恐:“陶书记,您客气了。我就是个草头百姓,是您把我扶到这个位置上的。

既然当了医生还成了院长,就只能为我们沂溪公社做点事了。

我知道自己水平有限,但只要能让乡亲们都吃饱饭过上好日子,我就会努力去做的。”

陶书记点头同意,两人又继续重点聊了沂溪医院今后的发展。得知黄不凡有意侧重于中医骨伤科,陶书记也认同:

“建设一家大医院不容易,所需的资金人手太大,目前来说也不现实。如果侧重于一个方面,应该是个不错的思路。”

陶书记没有多逗留,马上就要去地区上任,县里的事都得交接清楚。

快下班时,地区朱副主任竟然打来电话:

“黄院长,今天那么多人,人多眼杂的我就没和你交流了。相信你也收到了消息,接下来地委的分工会有变化。

但我可以表个态,地委对你的支持是不会变的。”

果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朱副主任说话的声调都不同了。

黄不凡当然不会扫兴,马上说了一堆祝贺的话。

还不忘体贴地提醒他,平常还是要多注意身体,不要太劳累,下半年还要针灸一次。

愉快地结束通话,黄不凡相信,至少在第二次针灸前,朱副主任、马上就要上任的朱书记,他是不会对自己不利的。

带着美兵美芳兄妹回到家,蒋小珍的肚子似乎更大了,连走路都有点不便。

黄不凡赶紧道歉:“小珍,你看我这官还没个芝麻大,却每天忙得不着家。辛苦你了,我来做菜吧。”

蒋小珍已经很适应目前的生活了:“我也没做什么,洗衣扫地的事,妈都抢着做完了,我做个饭也没什么吧。”

去年底,孙建国几个过来的时候,把老宅给占去了。

老奶奶就搬到了黄不凡家,竟然也歪打正着,让她们婆媳住在一起,关系反而要更亲热了点。

黄不凡很理解,农村大多数的婆媳关系非常紧张,主要原因还是大家都太穷导致的。

有几个儿子的老人,儿媳妇难免会怪老人偏心某一个,一来二去就婆媳关系紧张了。

如今自己家的情况不同,自己带了头孝敬母亲,黄玉明也不会拖后腿,也不会去攀比条件差点的老三老四。

蒋小珍也是一样,她吃过很多苦。和黄不凡结婚后,虽然也还谈不上享福,可再也不用为了一日三餐发愁,心胸自然就要大气很多。

再加上黄不凡大小也是个“名人”,家属也得爱惜羽毛,孝敬父母这方面,确实做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