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烽火锻山河 > 第232章 获得总部调拨的精密工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2章 获得总部调拨的精密工具

阳春三月,太行山脉一片生机勃勃,山谷里的桃花、杏花竞相开放,军工车间里的工人们也迎来了一个好消息——总部根据张教授和王工程师的考察建议,向车间调拨了10套精密量具和2台小型钻床,已经运到了车间门口。

李铮听到消息后,立刻带领吴天浩、徐小眼、王二柱等人跑到车间门口。只见两辆马车停在那里,车上装满了木箱,箱子上印着“军工物资”的字样。运输队的队员们正忙着将木箱卸下来,堆放在车间旁边的空地上。

“快!打开看看!”李铮迫不及待地说,眼里充满了期待。

几名工人立刻拿来撬棍,小心翼翼地撬开一个木箱。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套套精密量具,包括千分尺、游标卡尺、深度尺等,每一套量具都用绒布包裹着,看起来崭新无比。

“是千分尺!”徐小眼拿起一把千分尺,激动地说,“之前我们用的卡尺精度只有0.02mm,这千分尺的精度能达到0.001mm,以后加工精密零件就更有把握了!”

吴天浩也拿起一把游标卡尺,仔细查看了一番,感慨地说:“这些都是专业的精密量具,在根据地可是稀罕物,总部能调拨给我们,真是太支持我们的工作了!”

接着,工人们又撬开了装着小型钻床的木箱。两台小型钻床小巧玲珑,机身用铸铁制作,精度很高,上面还配有不同规格的钻头,适合加工各种小型精密零件。

“太好了!有了这两台小型钻床,我们就能加工之前无法加工的小孔零件了!”王二柱兴奋地说,之前他们加工一些小型零件上的小孔,只能用手工钻孔,精度低,效率也慢,现在有了小型钻床,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李铮看着这些精密工具,心里充满了感激。他知道,这些工具来之不易,是总部对车间工作的肯定和支持,一定要好好利用,发挥它们的最大作用。

他立刻召集徐小眼、吴天浩、王二柱等技术骨干,召开会议,研究如何使用和管理这些精密工具。

“首先,我们要安排专人管理这些精密工具,建立工具台账,详细记录工具的领用、归还和维护情况,防止工具丢失或损坏。”李铮说,“徐师傅,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你经验丰富,做事细心,一定能管理好。”

“放心吧李主任!我保证把工具管理得井井有条!”徐小眼立刻答应。

“其次,要对使用工具的技工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吴天浩补充道,“这些精密量具和钻床精度很高,使用不当很容易损坏,必须让技工们熟悉它们的性能和操作规范。”

“我来负责培训!”王二柱主动请缨,“我之前在部队里接触过类似的工具,有一定的使用经验,可以给大家讲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好!”李铮点点头,“培训要尽快开展,争取让技工们早日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投入到生产中。”

会议结束后,各项工作立刻展开。徐小眼首先建立了工具台账,详细记录了每一套量具、每一台钻床的型号、数量和存放位置。他还在工具房里设置了专门的货架,将精密量具分类摆放,每一套量具都配有专门的盒子,防止灰尘和碰撞。

王二柱则开始组织技工培训。他将技工们分成两组,每组10人,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精密量具的读数方法、使用技巧、维护保养,以及小型钻床的操作规范、钻头选择、安全注意事项等。

王二柱拿着千分尺,耐心地给技工们讲解:“千分尺的精度是0.001mm,读数时要先看固定套管上的刻度,再看微分筒上的刻度,两者相加就是测量值。使用时要轻拿轻放,不能用力过猛,测量完毕后要及时清理干净,涂上防锈油,放回盒子里。”

他一边讲解,一边示范,让技工们轮流操作,亲自体验。技工们都学得很认真,不时提出问题,王二柱都一一详细解答。

对于小型钻床的培训,王二柱更是手把手地教。他先给技工们讲解钻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示范如何装夹工件、选择钻头、调整转速、控制进刀量。技工们轮流上阵,在王二柱的指导下,练习钻孔操作,从一开始的生疏,到后来的熟练,进步很快。

经过一周的培训,所有技工都掌握了精密工具的使用方法。接下来,这些精密工具正式投入到生产中。

在零件加工区,徐小眼用千分尺测量加工好的枪管轴,精度达到了0.005mm,比之前用普通卡尺测量的精度提高了好几倍。“太好了!有了千分尺,我们就能更精准地控制零件的尺寸,轻机枪的精度肯定能再提升一个档次!”徐小眼兴奋地说。

王二柱则用小型钻床加工轻机枪的击发机构零件,之前手工钻孔需要半个时辰,现在用小型钻床,只需要5分钟就能完成,而且钻孔的精度很高,孔的位置和大小都非常精准,零件的装配效率也大幅提升。

随着精密工具的投入使用,车间的零件加工精度进一步提升,轻机枪和掷弹筒的性能稳定性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在后续的试射中,轻机枪的连续射击精度误差从之前的5cm降至3cm,掷弹筒的射程误差从之前的10m降至5m,完全达到了前线的作战要求。

消息传到前线,战士们都兴奋不已。三营的一名轻机枪手,用新生产的轻机枪在战斗中,精准打击了日军的多个火力点,他激动地说:“这轻机枪太准了!连续射击几十发,子弹都能打在一个小范围内,真是我们杀敌的好帮手!”

李铮站在零件加工区,看着技工们熟练地使用精密工具加工零件,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些精密工具不仅提升了车间的生产技术水平,更增强了大家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只要继续努力,不断提升生产技术,就一定能生产出更多更精良的武器,为抗战胜利贡献更大的力量。

夕阳下,精密量具在灯光下泛着金属的光泽,小型钻床的主轴飞速旋转,铁屑纷飞,工人们专注地操作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些精密工具,就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在军工车间里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芒,为抗战胜利默默贡献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