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清晨,薄雾尚未散去,军工车间的防空洞外,几名战士正拿着望远镜,警惕地观察着天空——自从上次遭遇空袭后,对空警戒就成了车间最重要的防御任务之一。李铮站在防空洞门口,看着远处的天空,心里却依旧有些不安:了望哨只能预警,却无法阻止日军战机的轰炸,要是日军再次来袭,防空洞虽然能保护人员和设备,但车间的生产还是会受到影响,而且前线的阵地也经常遭遇空袭,战士们缺乏有效的防空武器,只能被动挨打。
“要是能有防空武器就好了!”李铮喃喃自语,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系统之前奖励过不少武器图纸,说不定里面有简易防空武器的设计图。
他立刻回到办公室,在脑海里呼唤系统:“系统,有没有简易防空武器的图纸?”
【叮!检测到宿主需求,为您推荐《简易高射步枪改装图纸》。该图纸基于普通步枪改装,加装简易支架和仰角标尺,可对低空飞行的战机进行射击,适合缺乏专业防空武器的部队使用。】
“太好了!”李铮心里一阵激动,立刻查看图纸详情——图纸上详细标注了改装所需的材料、步骤和技术要求:用铸铁制作简易支架,能支撑步枪进行360度旋转和0-85度仰角调整;在支架上加装仰角标尺,标注0-85度的刻度,方便射手瞄准;同时,对步枪的枪托和扳机进行微调,提高射击的稳定性。
李铮立刻召集吴天浩、徐小眼、刘满仓等人开会,将改装简易高射步枪的想法告诉了他们。
“用步枪改装高射武器?这能行吗?”刘满仓有些疑惑,“步枪的射程有限,而且战机飞得那么快,能打得到吗?”
“虽然步枪的射程不如专业的高射炮,但日军的战机经常低空轰炸,只要咱们的射手枪法准,配合得当,还是有机会击中的。”李铮说,“而且这个改装方法简单,材料也容易获得,咱们车间就能制作,能快速形成战斗力。”
吴天浩推了推眼镜,看着图纸,点了点头:“这个设计很巧妙!简易支架能解决步枪对空射击时的稳定性问题,仰角标尺能帮助射手快速瞄准。咱们可以先改装几支试试,看看效果。”
徐小眼也表示赞同:“支架和标尺的加工不难,我带领技工们就能制作。关键是射手的选择——需要枪法准、心理素质好的战士,才能在战机轰鸣的情况下,稳定射击。”
“射手的问题交给我!”刘满仓立刻说,“咱们车间的守卫队员里,有几个是之前部队里的神枪手,我让他们来担任防空小组的射手!”
任务很快分配下去:吴天浩负责完善改装图纸,设计支架和标尺的具体尺寸;徐小眼带领技工们加工支架、标尺等零件,并负责步枪的改装;刘满仓负责挑选射手,组建防空小组,并组织他们进行训练;李铮则协调各环节的进度,解决改装和训练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天一早,改装工作就开始了。吴天浩根据图纸,结合车间现有的材料,确定了支架的尺寸:支架底座用一块直径30cm的圆形铸铁板制作,确保稳定;支架立柱高50cm,用直径20mm的钢管制作,顶部安装一个可旋转和调整仰角的枪托固定架;仰角标尺用薄钢板制作,刻度从0度到85度,每5度标注一个刻度,方便射手读取。
徐小眼带领两名技工,开始加工零件。他们先将铸铁板固定在车床上,车削成圆形,然后在中心钻一个孔,用于安装立柱;接着,将钢管截断,加工成50cm高的立柱,在顶部焊接一个可旋转的轴套,用于安装枪托固定架;最后,将薄钢板剪成扇形,用钢凿刻上刻度,制成仰角标尺,焊接在支架立柱上。
零件加工完成后,徐小眼开始改装步枪。他挑选了几支精度较高的中正式步枪,先将枪托进行微调,增加握把的舒适度;然后在枪身上安装一个简易的准星护罩,防止射击时准星晃动;最后,将步枪固定在支架的枪托固定架上,调整好角度,确保能自由旋转和调整仰角。
经过一天的忙碌,第一批3支简易高射步枪改装完成。李铮和刘满仓来到零件加工区,查看改装效果。刘满仓拿起一支改装后的步枪,将支架放在地上,调整仰角标尺到45度,瞄准天空,感觉稳定性很好,比直接用手托着步枪射击稳多了。
“不错!这个支架很稳,仰角调整也很方便!”刘满仓满意地说,“接下来就是训练射手了!”
刘满仓从守卫队员中挑选了10名神枪手,组建了防空小组。这些战士都是从部队里抽调来的,个个枪法精准,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刘满仓将他们分成3个小组,每组3人(1名射手,2名辅助员,负责装弹和观察),轮流使用3支简易高射步枪进行训练。
训练在车间旁边的空地上进行。刘满仓用竹竿制作了一个简易的“飞机模型”,挂在两根电线杆之间,模拟日军战机低空飞行的状态。射手们趴在支架旁,调整仰角标尺,瞄准“飞机模型”进行射击。
一开始,射手们很不适应——步枪固定在支架上,转动和调整仰角的速度比用手托着慢,而且“飞机模型”在风中晃动,很难瞄准。有一名射手连续射击了10发子弹,竟然一发都没命中。
“别急!慢慢来!”刘满仓耐心地指导,“对空射击和地面射击不一样,战机飞得快,而且有声音干扰,关键是要提前预判飞行轨迹,快速调整仰角和方向,抓住最佳射击时机。”
他还给射手们总结了一套射击技巧:“看到战机后,先根据距离调整仰角——距离500米,仰角45度;距离300米,仰角60度;然后根据战机的飞行方向,提前预判一个身位的距离,快速瞄准射击;射击时要屏住呼吸,扣扳机的动作要轻,防止影响精度。”
在刘满仓的指导下,射手们的进步很快。他们每天天不亮就开始训练,直到天黑才结束,手上磨出了血泡,就缠上布条继续练;肩膀被枪托硌得红肿,也毫不在意。经过半个月的训练,射手们的命中率大幅提升——对300米外的“飞机模型”,命中率能达到60%以上。
就在训练即将结束的时候,了望哨传来警报:两架日军战机朝着车间的方向飞来!
“防空小组,准备战斗!”刘满仓大喊一声,射手们立刻行动起来,将3支简易高射步枪推到车间门口的空地上,调整好支架,瞄准天空。
很快,两架日军战机出现在视野中,它们低空飞行,朝着车间的方向俯冲而来,机身下挂载着炸弹,轰鸣声震耳欲聋。
“第一小组,瞄准左边的战机!第二小组,瞄准右边的战机!第三小组,备用!”刘满仓大声下令。
射手们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着战机,手指放在扳机上。当战机距离车间约300米时,刘满仓大喊:“射击!”
“砰!砰!砰!”枪声此起彼伏,子弹朝着战机飞去。左边的战机飞行员突然发现下方有子弹射来,吓得连忙拉升高度,但还是晚了一步——一发子弹击中了战机的机翼,机翼上立刻冒出了黑烟。
“击中了!击中了!”战士们欢呼起来。
受伤的战机飞行员不敢再继续轰炸,连忙调转方向,朝着阳泉方向逃窜。右边的战机飞行员看到同伴被击中,也吓得魂飞魄散,放弃了轰炸计划,跟着受伤的战机一起逃离了。
看着日军战机远去的背影,车间里的工人们欢呼雀跃。刘满仓跑过去抱住射手,激动地说:“好样的!你们太棒了!”
李铮也走了过来,看着冒着黑烟的战机,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支简易防空小组虽然武器简陋,但却用智慧和勇气,击退了日军的空袭,保护了车间的安全。
接下来,李铮又组织技工们改装了7支简易高射步枪,将防空小组扩充到10个小组,分布在车间周边的山头上,形成了一道简易的防空火力网。在后续的几次空袭中,防空小组又先后击伤了2架日军战机,迫使日军不敢再轻易低空轰炸车间和周边的阵地。
夕阳下,射手们擦拭着简易高射步枪,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他们知道,虽然这支武器简陋,但却承载着保护家园、抗击侵略者的重任。只要团结一心,就算是用最简陋的武器,也能给敌人沉重的打击,为抗战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