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深海缉恋 > 第229话 新的线索:化工厂的地下金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9话 新的线索:化工厂的地下金库

海边的风还沾在林小满的发梢,带着点咸湿的凉意。她坐在安全屋的折叠椅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父亲日记的封皮——那本蓝色封皮的笔记本,边缘已经被翻得起了毛,里面夹着的船锚书签,是沈严上次在造船厂捡到还给她的。

“王副队长那边又招了。”李组长推门进来,手里的文件夹在桌上轻轻一放,打破了屋里的安静,“他说‘墨鱼’有个核心藏货点,就在城郊的军用化工厂里,具体位置没说清,只提了‘地下三层’‘低温’这两个词。”

沈严刚从外面打完电话,闻言转过身,左肩的绷带在灯光下泛着浅黄的印子——那是上午整理装备时,不小心蹭到的机油。“军用化工厂?”他皱了皱眉,走到桌边拿起文件夹,“三个月前我们排查过一次,当时没发现异常,只说是生产普通工业溶剂的。”

“普通溶剂不会需要‘地下三层’的藏货点。”林小满抬起头,把日记合上,指尖在封皮上的船锚图案上顿了顿,“我爸的日记里提过‘低温藏秘’,之前停尸房的冷冻系统、造船厂实验室的-15c结晶温度,都和‘低温’有关,说不定这个地下三层,就是用来藏毒品原料的。”

她起身走到靠墙的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先画了个简单的化工厂平面图——这是她昨天根据督查组提供的资料默写的,厂房、仓库、制冷机房的位置都标得清清楚楚。“之前排查只到地下一层,是原料储存间,地下二层是设备维修区,根本没提地下三层。”她在图上地下二层的位置画了个问号,“王副队长说的‘地下三层’,要么是后期改造的,要么是从一开始就隐瞒了。”

沈严凑过来,看着白板上的图,指尖点在制冷机房的位置:“这里离地下二层最近,而且制冷机房的管道系统最复杂,要是想藏个入口,这里最方便。”他顿了顿,看向林小满,“你之前建模分析过厂区结构,能不能再细化一下,看看有没有隐蔽的空间?”

林小满点头,回到电脑前坐下。开机的瞬间,屏幕映出她眼底的光——那是提到数据时独有的专注,混合着对父亲线索的执念。她打开之前做的3d模型,鼠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将厂区的地下结构放大,一层一层拆解。

“地下一层层高3米,地下二层2.8米,”她盯着屏幕上的参数,眉头微微蹙起,“但整个厂区的地下地基深度有12米,按两层算,还剩近6米的空间——这6米去哪了?”

李组长凑过来看,指着模型边缘的一处阴影:“这里是什么?像是管道的盲区。”

“是制冷机房的主管道,”林小满调整视角,将阴影部分放大,“但按图纸,主管道直径只有1米,可模型显示这里的空间至少有3米宽——这说明图纸是假的,管道后面藏着别的东西。”

她点开父亲的日记文档,翻到其中一页,屏幕上跳出一行手写体扫描件:“管道相连,低温为钥,藏于机后。”是林建军的字迹,旁边还画了个简单的管道示意图,和制冷机房的主管道布局几乎一致。

“是这里。”林小满的声音有点发颤,指尖轻轻碰了碰屏幕上的示意图,“我爸肯定来过这里,他留下的线索,就是在说地下三层的入口,藏在制冷机房的主管道后面。”

沈严的目光落在日记的字迹上,又转向林小满泛红的眼角,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他想起昨天在海边,她看着星星说“我总怕自己找错了方向”,此刻她眼里的光,比星星更亮,却也更脆弱——那是抓住父亲线索的希望,也是害怕真相残酷的忐忑。

“现在就去现场。”沈严拿起战术包,把微型探测仪、手电筒塞进包里,又从夹层里拿出个小小的急救包,递给林小满,“里面有冻伤膏,制冷机房温度低,注意保暖。”

林小满接过急救包,指尖碰到他的手,带着点他一贯的微凉,却比上次停尸房重逢时暖了些。她低头看了眼急救包上的船锚贴纸,是他之前贴的,心里忽然软了一块,轻声说:“你也注意,左肩别再用力。”

军用化工厂在城郊的山脚下,晚上九点多,厂区已经没了灯光,只有门口的保安亭亮着一盏昏黄的灯。沈严把车停在离厂区五百米外的树林里,三人换上黑色的作训服,林小满还特意戴了副夜视眼镜——那是沈严昨天给她的,说“比你的数据模型更直观”。

“门口保安是‘墨鱼’的人,之前排查时就觉得不对劲。”沈严压低声音,从战术包里拿出三个微型耳机,分给林小满和李组长,“我去引开他,你们从西侧的围墙翻进去,直奔制冷机房,我随后跟上。”

林小满点头,握紧手里的探测仪——那是她改装过的,能检测墙体后的空间结构,屏幕上的绿色光点随着她的脚步轻轻跳动。她看着沈严猫着腰往保安亭的方向走,心里有点发紧,左手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录音笔——那是记录王副队长供述的备份,也是她最后的安全保障。

西侧围墙不高,爬满了藤蔓,李组长先翻过去,在里面接应。林小满踩着藤蔓往上爬时,脚底不小心打滑,手被藤蔓的刺划了一下,渗出血珠。她没在意,翻进围墙后,跟着李组长往厂区深处走。

制冷机房在厂区的西北角,外墙爬满了青苔,窗户玻璃碎了好几块,露出里面黑漆漆的空间。林小满打开探测仪,屏幕上的光点突然变得密集,发出“嘀嘀”的轻响——这是检测到大面积空荡空间的信号。

“就在里面。”她推了推夜视眼镜,率先走进去。机房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氨气味,混合着灰尘的霉味,脚下的地面积着薄薄一层霜,踩上去咯吱作响。主管道就在机房的最里面,银色的金属管上结着厚厚的冰,像条冻僵的蛇。

林小满拿着探测仪贴近管道,屏幕上的数值突然跳变:“后面有空间,至少5米宽,高度够一个人走。”她回头看向李组长,“帮我找个能撬动的东西,管道和墙体之间应该有缝隙。”

李组长在角落里找到根生锈的钢管,递给她。林小满接过钢管,用力插进管道和墙体的缝隙里,往下压。钢管发出“嘎吱”的响声,墙体的水泥层开始剥落,露出里面的铁板。

“再加把劲!”李组长过来帮忙,两人一起用力,铁板终于被撬开,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一股更冷的风从里面吹出来,带着点淡淡的化学试剂味——和造船厂地下实验室的味道一模一样。

林小满打开手电筒,光柱照进洞里,能看到一段往下的楼梯,台阶上积着厚厚的灰尘,显然很久没人走,但楼梯扶手的地方,有几处明显的擦痕,像是最近有人碰过。

“地下三层应该就是这了。”她刚想往下走,手腕突然被人抓住——是沈严,他不知什么时候跟了进来,手心的温度透过手套传过来,带着点急促的暖意。

“等等。”沈严的声音压得很低,手电筒的光柱在洞口扫了一圈,“楼梯口有灰尘被扰动的痕迹,而且这股化学味,比实验室的浓——里面可能有挥发性的毒品原料,先测一下浓度。”

他从战术包里拿出个小巧的气体检测仪,递到林小满手里。林小满按下开关,将检测仪伸进洞口,屏幕上的数值很快跳出来:“苯含量超标3倍,长期吸入会中毒,但短时间没事。”她抬头看向沈严,“可以下去,我们有防毒面具。”

沈严点头,从包里拿出三个防毒面具,分给两人。林小满戴上面具,呼吸间传来过滤棉的味道,和沈严身上的消毒水味混在一起,竟让她莫名安心。她再次拿起手电筒,率先走下楼梯,沈严跟在她身后,左手始终护在她的腰侧,以防她滑倒。

楼梯很长,走了大概十几级,才到地下三层的地面。林小满的手电筒光柱扫过四周,心脏猛地一缩——这里比她想象的大,大概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中间堆着一排排的铁桶,桶身印着“特殊溶剂”的字样,却没写具体成分,显然是伪造的标签。

“这些应该就是毒品原料。”李组长的声音从面具里传出来,带着点压抑的震惊,“至少有几百桶,‘墨鱼’的规模比我们想的还大。”

林小满走到铁桶边,用手电筒照了照桶盖,发现上面有新鲜的开封痕迹,旁边还放着个小小的温度计,显示温度是-8c——刚好是父亲日记里写的“原料储存最佳温度”。她蹲下身,指尖碰了碰桶身,冰凉的触感透过手套传过来,让她想起父亲日记里“低温藏秘,只为护你”的句子,眼眶突然有点发热。

“这边还有个铁门。”沈严的声音打断她的思绪,他站在仓库的最里面,手电筒的光柱照在一扇厚重的铁门上,“门上有锁,像是指纹锁。”

林小满走过去,看到铁门上确实有个小小的指纹识别区,旁边还有个密码键盘,屏幕是黑的,显然需要先验证指纹才能激活。“王副队长没说过有指纹锁,”她皱了皱眉,“这说明‘墨鱼’对这里的安保比我们想的更严,只有核心成员才能打开。”

沈严拿出手机,对着指纹识别区拍照:“先把这个发给技术科,看看能不能破解。另外,这里的铁桶都做了标记,我们得抽样回去检测,确认是不是和之前查获的毒品原料一致。”

林小满点头,从包里拿出个密封袋,打开旁边一个铁桶的盖子,用棉签蘸了点里面的液体,放进密封袋里。就在她要封袋时,仓库里突然传来“咔嗒”一声轻响——像是从铁门后面传来的,很轻,却在寂静的地下仓库里格外清晰。

三人瞬间屏住呼吸,沈严立刻将林小满护在身后,手电筒的光柱紧紧盯着铁门,右手按在腰间的枪上。“谁在里面?”他的声音低沉,带着十足的警惕,“出来!”

铁门后面没再传来声音,但林小满手里的探测仪突然“嘀嘀”响起来,屏幕上的光点变得混乱——这是检测到活物移动的信号。她悄悄拉了拉沈严的衣角,用口型说:“里面有人,至少两个。”

沈严点头,对李组长比了个“撤退”的手势——现在他们没有足够的人手,也没准备应对里面的人,硬拼太危险。三人慢慢往后退,刚退到楼梯口,铁门后面突然传来一个冰冷的声音,透过门缝飘出来,带着点嘲讽:“既然来了,怎么不进来坐坐?林参谋,你父亲没告诉过你,金库里面,藏着他的‘礼物’吗?”

林小满的脚步猛地顿住,浑身的血液像是瞬间冻住了。这个声音……有点熟悉,像是在哪听过,却又想不起来。更让她心惊的是“你父亲”这三个字——对方认识她,还知道她父亲和这里的关系。

“走!”沈严拉住她的手腕,用力将她往楼梯上推,“别管他,先撤出去!”

林小满被他拉着往上跑,耳边还响着那个声音:“林小满,你跑不掉的,‘墨鱼’的账,总得有人还……”声音越来越远,却像根针,扎在她的心上。

跑到制冷机房时,外面突然传来警笛声,红色的警灯透过破碎的窗户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晃动的光斑。“是我们的人来了。”李组长松了口气,“刚才我怕出事,提前发了信号。”

沈严却没放松,他拉着林小满躲到管道后面,透过缝隙往外看——警灯是从厂区门口过来的,但车身上没有督查组的标志,反而印着“军用巡逻”的字样。“是赵少校的人。”他的声音冷下来,“他们怎么会来这么快?”

林小满心里咯噔一下,突然想起刚才在地下仓库,那个声音说“你跑不掉的”——难道是“墨鱼”的人通知了赵少校?还是说,赵少校本来就是“墨鱼”的人,一直在盯着他们?

警笛声越来越近,机房的门被推开,几个穿着军装的人走进来,手里拿着手电筒,四处扫视。“刚才有人看到这里有灯光,仔细搜!”是赵少校的声音,冰冷的,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沈严捂住林小满的嘴,将她紧紧按在管道后面,自己挡在她身前。管道的寒气透过作训服传过来,却没他身上的温度冷——林小满能感觉到他的身体在微微绷紧,左肩的伤口应该又开始疼了,但他连哼都没哼一声。

军装人员的脚步声在机房里来回走动,手电筒的光柱扫过管道,离他们只有不到一米的距离。林小满的心跳得飞快,左手紧紧攥着那个装着原料样本的密封袋,右手下意识地抓住沈严的衣角——那是她此刻唯一的支撑。

就在光柱要扫到他们藏身的缝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枪声,紧接着是有人喊叫的声音:“有袭击者!在西侧围墙!”

军装人员的脚步顿住,赵少校的声音传来:“先去处理袭击者,这里留两个人守着!”

脚步声渐渐远去,只剩下两个军装人员留在机房门口。沈严对着李组长比了个“行动”的手势,李组长立刻从另一侧绕过去,用麻醉枪射中了门口的两个人。

“快走!”沈严拉起林小满,往机房后面的小门跑。小门通向厂区的后山,山上的树林茂密,刚好能掩盖他们的身影。

跑上山时,林小满回头看了一眼——军用化工厂的方向,警灯还在闪烁,地下仓库的那个声音,还在她耳边回响。她摸了摸口袋里的密封袋,又看了看沈严紧绷的侧脸,突然意识到,他们找到的不是一个普通的金库,而是一个更大的陷阱——“墨鱼”早就知道他们会来,还故意留下了线索,等着他们往里跳。

“沈严,”她停下脚步,拉住他的手,声音有点抖,“那个声音说,金库里面有我父亲的‘礼物’……你说,我父亲是不是真的和‘墨鱼’有关系?”

沈严转过身,看着她眼底的恐惧和迷茫,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他伸手,轻轻擦掉她脸上的灰尘,声音放得很软:“别想太多,线索还没查完,不能下定论。”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拿出那个船锚书签,塞进她手里,“你父亲留下的线索,都是在帮你,不是害你。相信我,也相信你自己的判断。”

林小满握紧船锚书签,冰凉的金属触感让她稍微冷静了些。她抬头看向沈严,他的眼睛在夜色里很亮,像海边的星星,带着让她安心的力量。

可她没看到,沈严的目光落在她手里的密封袋上,眉头悄悄蹙了起来——刚才在地下仓库,那个声音提到了“金库”,而王副队长只说“藏货点”,这说明“墨鱼”的地下三层,不仅藏着毒品,还有真正的“金库”,里面藏着的,可能比毒品更危险的东西。

更让他心惊的是赵少校的出现——他们的行动只有督查组的核心成员知道,赵少校能这么快赶到,说明督查组里,可能也有“墨鱼”的内鬼。

夜风从山上吹下来,带着点寒意。沈严握紧林小满的手,往树林深处走。他知道,这次找到地下金库,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墨鱼”的网,比他们想的更密,而林父留下的“礼物”,或许就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但也可能,是将他们拖进深渊的诱饵。

他回头看了一眼军用化工厂的方向,警灯还在闪烁,像个危险的信号。心里默默想:林默,赵少校,内鬼……不管你们是谁,我都不会让你们伤害小满。

而此刻的林小满,还不知道,那个地下金库的铁门后面,除了毒品和现金,还藏着一张她父亲的照片——照片上,林建军站在金库门口,身边站着一个戴着眼镜的男人,男人的胸前,别着一枚和赵少校办公室里一模一样的船锚吊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