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逆流60年代 > 第445章 空间守护情报获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外界的风暴如同不断拍击堤岸的狂潮,枪战、骚扰、法律施压……每一件事都足以压垮常人的神经。然而,对于萧亚轩和谢亦菲而言,这片【桃源仙境】成了她们唯一能够喘息、汲取力量的避风港。她们轮流进入空间,不仅仅是为了完成那特殊的“治疗”,更是为了在廖奎身边,寻求片刻的宁静与内心的支撑。

灵泉潺潺,雾气氤氲。谢亦菲坐在廖奎身边的地铺上,手里拿着一块用灵泉水浸湿的柔软棉巾,细细地、温柔地擦拭着廖奎略显消瘦的脸颊和那双曾经稳定有力、此刻却冰凉的手。她的动作轻柔,仿佛怕惊扰了他的沉睡。

“奎,”她低声诉说着,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又充满了倾诉的渴望,“今天……外面好可怕。有坏人想伤害我们和韶涵,在隧道里开枪……车子撞来撞去……”

她顿了顿,似乎在平复心绪,随即语气变得坚定起来:“但是,我们没事。韶涵也没事。我和亚轩姐……我们都很勇敢。亚轩姐在电话里指挥,像将军一样。我……我也抱紧了韶涵,没有害怕得哭出来……”

她的低语,既是说给昏迷的廖奎听,也是一种自我的心理建设。在这绝对安全的空间里,面对最亲近的人,她才能将外界的恐惧释放出来,并从中重新凝聚勇气。

不远处,萧亚轩则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宣泄压力。她站在一片空地上,面前是空间根据她意念生成的几个虚拟移动靶位。她眼神锐利,全身肌肉紧绷,正在进行快速拔枪和精准射击的意念训练——虽然没有真实的枪械,但空间模拟的后坐力和声响效果极为逼真。

“砰!砰!砰!”

清脆的模拟枪声在宁静的空间里有节奏地回响。她拔枪(意念动作)的速度快如闪电,射击的准头更是惊人,每一“枪”都精准地命中虚拟靶心的红点。每一次意念扣动扳机,手臂传来的模拟后坐力,子弹破空而出的啸音,都仿佛在宣泄着她对外界那些无处不在的威胁的冰冷愤怒。她将那份被追杀、被窥视、被骚扰的压抑感,全部融入了这枯燥却必要的练习中,转化为提升自身反应和专注力的动力。

她们把在外面承受的巨大压力,化作了守护昏迷丈夫和提升自身力量的动力。一个用温柔抚慰,一个用坚毅磨砺。

在这过程中,两女为了提升实力,也为了更好地完成“治疗”,决定更深入地探查那种因伴侣亲密互动而产生的“气感”与互动本身之间的联系。她们摒弃了最初的羞涩与尴尬,更加专注地去感受和引导。

她们发现,当她们精神越投入,越专注于引导和传递那份维系生命的“精神力”时,丹田处产生的那股暖流——气感,就越发明显和可控。那丝气流仿佛被她们的意志所驱动,在体内的流转更加顺畅,甚至隐隐能感觉到一丝微弱的增强。

每次完事之后,虽然依旧腰酸腿疼,身体仿佛被掏空,但稍微调息后,便能明显感觉到四肢百骸似乎多了一丝力量,精神上的疲惫感也消散得更快,五感似乎也敏锐了一丝。这种实实在在的提升感,给了她们莫大的鼓励。

至于系统提供的那仿佛没有尽头的药剂效果,在经历了最初的不适与纠结后,随着次数增多,两女也渐渐麻木,或者说被迫接受了这一现实。她们将其视为一种必要的、令人疲惫的“治疗工具”,不再过多地去纠结其带来的生理反应,而是将全部心神放在引导气感和观察廖奎的反应上。

或许是她们的坚持起到了效果,或许是灵泉的滋养日积月累,也或许是那特殊互动方式确实在缓慢修复着灵魂的损伤。这几天,空间也渐渐恢复了以往的稳定,不再有异常的波动,天空重新变得澄澈,草木生机盎然。

而最让她们感到希望的是,廖奎的状况确实有所好转。他原本灰败的脸色渐渐有了一丝极淡的血色,虽然依旧昏迷,但呼吸似乎比之前更加平稳悠长了一些,皮肤下那些紫色的空间反噬纹路,颜色也似乎又淡化了一分。

微小的好转,如同黑暗中的萤火,照亮着她们前行的路,支撑着她们在内外交困的绝境中,继续坚守下去。

时间:一九六九年三月二十八日,上午。(最后通牒第三天,最后一天上午)

香港半山区公寓内,空气仿佛凝固的铅块,每一秒都沉重得令人窒息。七十二小时的最后通牒,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顶,期限将至。

就在这令人焦灼的上午,那特殊的、连接着何先生秘密渠道的门铃,再次于书房内响起。声音短促,却仿佛带着千钧重量。

萧亚轩几乎是瞬间就从客厅站起身,快步走入书房,反锁房门。她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能否破局,或许就看这一次的信息了。

取出那个熟悉的牛皮纸袋,里面的份量似乎比以往都要沉重。她迅速拆开,抽出里面的文件。不再是简短的便条,而是一份相对详细的情报卷宗,上面密密麻麻地打印着英文和少量中文注释。

目光飞速扫过卷宗上的内容,萧亚轩的眼神越来越冷,也越来越亮。

卷宗确认,这个跨国犯罪集团名为“蝮蛇”。组织结构严密,等级森严,主要从事军火走私、国际贩毒和针对富豪及企业的巨额诈骗活动,势力遍布欧洲、北美及部分亚洲地区,以行事狠辣、不留活口而臭名昭着。

其派驻亚洲区域的最高负责人,代号“黑曼巴”。此人被描述为心狠手辣,智商极高,极其擅长策划精密、难以追踪的犯罪行动。情报确认,“黑曼巴”本人已于数日前,利用伪造身份,秘密潜入香港,亲自坐镇指挥此次针对“萧亚轩”的行动。

更令人心悸的是,情报明确指出,“黑曼巴”身边常备有一个小队的“清洁工”。这些人并非普通打手,而是集团内专职负责暗杀、灭口和进行高难度破坏行动的精锐,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堪称“蝮蛇”的毒牙。

卷宗的最后部分,提到了对方可能的藏身之处。根据零星的线索和交通记录分析,“黑曼巴”及其团队的临时据点,极有可能位于九龙城寨旧址附近的某个废弃仓库区或密集寮屋区。那里地形复杂,三教九流混杂,管理混乱,是藏匿的绝佳地点。

在卷宗的末尾,是何先生亲笔附加的一行小字,笔迹凝重:

“此为他们大致活动区域,但具体位置无法确认。城寨附近环境特殊,鱼龙混杂,耳目众多,我们的人亦难深入,风险极大。务必谨慎。”

萧亚轩缓缓放下卷宗,走到窗前,眺望着远方。九龙城寨……那个着名的“三不管”地带,法外之徒的乐园。将据点设在那里,确实符合“黑曼巴”狡诈谨慎的风格。

情报很关键,确认了对手的身份、首领、核心武力以及大致范围。但“大致范围”远远不够。在九龙城寨那片迷宫般的区域里,找一个刻意隐藏的据点,无异于大海捞针。而且时间,只剩下最后半天了。

她知道,“黑曼巴”绝不会等到最后一分钟。最后的攻击,随时可能以任何形式到来。是继续被动防守,等待不知何时会降临的致命一击?还是……主动出击,在那片黑暗的迷宫中,找到毒蛇的七寸?

萧亚轩的眼神逐渐变得锐利而坚定。被动挨打,从来不是她的风格。既然知道了毒蛇大概盘踞的巢穴,那么,就算那是龙潭虎穴,她也要去闯一闯!

她需要一份更详细的地图,一个熟悉那片区域的向导,以及……一个能够深入虎穴,找到“黑曼巴”确切位置的办法。时间,已经不允许她再有任何犹豫。

那张由何先生提供的、标注着“蝮蛇”集团大致活动区域的地图,平铺在宽大的书桌上。九龙城寨及周边废弃仓库、寮屋区被一个醒目的红圈勾勒出来,像一块丑陋的伤疤贴在港岛边缘。

萧亚轩站在桌前,目光如同淬火的匕首,决绝地划过地图上那片混乱的区域。何先生的情报至关重要,但仅仅知道“大致范围”远远不够。光靠何先生手下那些并非专业作战人员去渗透侦查,效率太低,风险太高,而且时间不等人。

“不能一直等着挨打。”她清冷的声音在书房内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既然知道了毒蛇大概盘踞的巢穴,哪怕里面是龙潭虎穴,也要想办法把他们揪出来。被动防御,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她深知,面对“黑曼巴”这种级别的对手,消极等待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被动。对方在暗,她在明,必须打破这种局面。

没有丝毫犹豫,她立刻拿起了连接向太的加密电话。向太家族背景深厚,与港英政府及驻军内部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能接触到一些寻常渠道无法触及的资源。

电话接通后,萧亚轩没有绕弯子,直接提出了一个极其敏感且代价不菲的请求:她需要雇佣一位熟悉侦察技巧的退役英军人员,并动用一些技术手段。

“钱不是问题。”萧亚轩语气果断,“我需要专业人士,用他的经验和有限但可靠的手段,对九龙城寨附近那片区域,进行秘密侦察。目标是定位‘蝮蛇’核心人员的准确藏身点。”

她具体提出了可能的手段:信号侦测(捕捉异常或加密的无线电通讯,使用这个时代已有的侦听设备)、雇佣熟悉地形的本地线人深入探查、使用高倍率远程观测设备(如望远镜)在制高点进行监视等。这些手段在1969年的香港,属于能够实现且相对隐蔽的侦察方式,通过向太的渠道,可以找到敢接活且有能力操作的合适人选。

“我需要知道他们的精确坐标,人员大致布防,进出口位置。”萧亚轩最后强调,“越快越好。”

结束与向太的通话后,萧亚轩看向一旁神色紧张的谢亦菲。谢亦菲虽然经历了隧道枪战,但对于主动去招惹“蝮蛇”这样的亡命之徒,依然感到本能的恐惧。

萧亚轩走到她身边,握住她微凉的手,声音放缓,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菲,害怕没有用。我们需要主动权。”她的目光锐利,“至少,我们要知道,打来的拳头,下一次会从哪个方向来。知道了他们的巢穴,我们才能决定是堵上门打,还是设下陷阱等他们来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时时刻刻提防着不知会从何处射来的冷枪。”

谢亦菲看着萧亚轩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决心和清晰的思路,心中的慌乱渐渐被一种无奈的坚定所取代。她知道,亚轩姐是对的。逃避和恐惧,无法保护她们,也无法唤醒奎。她用力回握住萧亚轩的手,点了点头。

主动出击的指令已经下达。一场利用符合时代背景的侦察技术和巨额资金,在黑暗边缘进行的隐秘侦察,悄然启动。目标,直指“蝮蛇”在香港的巢穴。萧亚轩要在对方发动最终攻击之前,先一步找到那条“黑曼巴”的七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