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三国:好感度变强?先让二爷心动 > 第206章 并州风云,占据大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6章 并州风云,占据大义

刘辩此举,也算是从侧面承认了董卓废帝之举。

同时,天下诸侯也都各有封赏,大多数人都接受了朝廷的封赏。

对,没错,就是朝廷的封赏。

而不是董卓的赏赐。

没人拒绝,但也没人承认这就是董卓的封赏。

哪怕是剑指董卓的袁绍,也得了一个渤海太守的职位,割据一方,无暇再去顾及京师之变。

不得不承认,在玩弄人心方面,李儒可谓是祖师级别。

当今天下,也唯有贾诩能与之相比。

董卓声势也因此再次壮大,一时无两。

此番变动之中,唯有刘晁的并州,什么都没有得到,反而还因此陷入了和刘辩的封地之争。

州府之中。

刘晁召集麾下文武,商议对策。

“唉,董卓此计,可谓是祸乱我并州之策啊!”

顾雍叹息一声,语气无奈地说道。

“哼,这弘农王当真不知好歹,恩将仇报,主公救他,带他返回并州,他竟然还心怀不轨,想要鸠占鹊巢,实在可恶!”

张飞闻言则面带愤怒,咒骂道。

其余诸将也都是心事重重,面带苦涩。

显然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对待刘辩。

“元直,你觉得咱们应该如何对待弘农王?处理此事?”

刘晁却是没有他们这般愁眉苦脸,不由笑着看向徐庶问道。

虽然从眼前的利益来看,他这次前往洛阳并无收获,反而还惹了一身臊。

但实际上,此行却是好处多多。

不仅得到了美人武将穆桂英的身心,还将刘辩这颗定时炸弹,牢牢绑定在了自己这个炸弹防爆专家的身边。

除此之外。

卢植,蔡邕还有几位颇具声望的汉室老臣也跟着他来到了并州。

洛阳英雄楼和美人阁,也在此行成功出手,躲过了世家的窥伺,提前避免了日后洛阳焚毁之灾,还顺手坑了一把袁家和卫家。

还有传国玉玺,何太后等……

这些都是潜藏在背后的好处。

这些收获加在一起,换一个暂时的威胁,怎么说都是值得的。

“此为是为董卓离间并州之计,以主公在并州的声望,主公只需一口咬定,此为董卓祸乱并州之策。

说服何后以及几位名声显赫的长者为证,便能将此事暂且压下,防止弘农王在并州起势,分裂并州。”

徐庶闻言不由微微点头,轻摇手中羽扇道。

闻言,在场之人,全都眼前一亮,纷纷称赞徐庶之谋。

唯有顾雍眼中闪过一丝莫名之色,随即看向刘晁,故作叹息道:

“唉,此举虽能暂解并州危机,但终究非长久之策,弘农王身在并州,终究还是个隐患。”

“元叹慎言,弘农王虽为废帝,但亦是汉室正统,此事日后再议。”

刘晁闻言眉头微皱,随即看了一眼麾下文武,不由出言喝斥道。

“是,属下知错,雍刚刚只是想要提醒主公,并无其他意思,并州之安稳得之不易,万不可因董贼之策,再次陷入战乱之中。”

顾雍闻言,连忙躬身行礼,继续说道。

“嗯,无其他用意便好。”

徐庶看着刘晁和顾雍一唱一和间,便占据大义,嘴角不由微微勾起。

封王之策虽然看似麻烦,但只要占据大义和兵权,其实便不难解决。

真正让刘晁头疼的地方,还是在于从中寻找一个平衡点。

一个暗中除去弘农王刘辩,又能不被其麾下秦琼冉闵,甚至之后的召唤武将敌视的平衡点。

刘晁虽然不是曹操,但也不是刘备。

为人做事虽然是以仁义为主,但却又兼具霸道,该出手时绝不会手软。

成王败寇,自古便是真理。

若非担心董卓会拿弘农王做文章,将他置于风口浪尖,使得周围诸侯围剿于他,在弘农王踏上并州土地的那一刻,可能就已然遭遇不测。

当然,也有可能是养寇自重。

刘晁之所以将弘农王刘辩带回并州,便是为了壮大自身,限制其发展,甚至是将其词条(系统)炼化。

可不是为了给自己找个祖宗供着。

奈何如今并非好的时机,贸然对弘农王动手,只会给董卓围剿他的借口,使并州在大义上处于绝对的弱势。

大将军何进前番之所以被宦官除去,便是因其骄傲自大,肆无忌惮的对董太后动手,失去了大义,这才给了宦官借口,导致如今局面。

在这个时代,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讲究名正言顺,占据大义。

占据大义,便等于赢了一半。

失去大义,便等于输了一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乃古今不变之真理。

弘农王也并非不能杀,只不过在杀之前要使自己占据大义才行。

如今董卓封弘农王为晋王,弘农王欣然接受,便等于是递给了刘晁一把刀。

但弘农王毕竟曾在少帝,杀他,刘晁虽有借口和理由,但却无大义。

董卓也肯定会以此为借口,对他发难。

不过刘晁也不着急,事不过三,长此以往,日积月累之下,他总有占据大义之时。

在此之前,无非是多耗费些精力,去限制弘农王发展。

期间他还能挖墙脚,何乐而不为。

很快,刘晁便根据徐庶之谋,说服了卢植蔡邕,以及何太后,使得三人出面,一口咬定封王策乃董卓僭越之举,非少帝之意。

刘辩虽然依旧以晋王自居,但却也失了大义,就连秦琼冉闵,也因此对刘辩心生意见。

不过刘辩毕竟不是凡人,凭借着先天好感为基础,蛊惑秦琼二人,言说其不得不以晋王自居的原因,这才得到了二人谅解。

其实刘辩也确实有不得不接受晋王的道理。

陈留王登基,得到朝臣支持,他即便不承认,也改变不了成为废帝的事实。

如今自己又落到刘晁手里,可谓是寄人篱下。

但接受了晋王之封,却是可以让他在表面上,拥有在并州有招兵买马,重新起势的名义。

故而哪怕明知自己这番鸠占鹊巢的行为不占据大义,他还是要如此去做。

如此总好过寄人篱下。

唯有将小命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有资格谈论大义。

不过,他还是小瞧了刘晁对并州的掌控。

刘晁虽然没有阻止他招兵买马,但前来投靠他之人,却是寥寥无几。

除了刘晁不承认他的晋王之称外,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他没有任何底蕴,没有钱粮。

毕竟刘晁只是给他在晋王城内提供了一处府邸以及一些下人。

不承认他的称号,就代表不会给他提供任何帮助。

洛阳城。

董卓得到消息后不由暗自皱眉,再次叫来李儒商议对策。

“岳父大人莫慌,儒这里还有一计乃借刀杀人之策,定能使并州陷入内乱,自顾不暇。”

李儒闻言,不由再次给董卓出谋划策。

“哦?还有何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