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董卓身后一人挥动手中象简,直击董卓面门。
正是尚书丁管。
同时外围还有数百甲士趁机冲入,在秦琼的带领下回身护住刘辩,与董卓西凉军战在了一起,向外突围。
至于尚书丁管,虽然英勇,但如何又是董胖子的对手,虽然猝不及防之下挨了一下但很快便将丁管制住。
刘晁也趁乱,率领典韦王越等忠义营将士,抢下何太后,冲出北城门。
刘辩等人突围的方向,同样也是洛阳北城门。
显然,这是他对自身命运作出的反抗。
他可不想被董卓囚禁在永安宫,最终被毒死。
想要借丁管就义之机,逃离京城。
董卓见状顿时大怒,开始全城戒备,一时间洛阳城顿时再次乱了起来。
洛阳北城门。
“陛下这是要往何处去?”
胡车儿拦住刘辩等人的去路,问道。
显然他还不知道,此刻的刘辩已然被废为弘农王。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早就得到了刘晁的吩咐,不能放刘辩独自离开,但可以护持。
“董卓欺天,妄图颠覆大汉,还请将军大开城门放我等离去。”
“竟有此事?”
“千真万确!”
“这……不是我不放陛下离开,只是司隶一带,重要关卡已被董卓掌控,即便是逃出洛阳,又能逃到哪里,不如陛下暂代片刻,等主公前来,吾等一起前往并州,也好另图转机!”
胡车儿显然是在故意拖延时间,闻言不由继续说道。
刘辩闻言顿时脸色难看起来。
心中生出一股刚出狼群,又入虎口的感觉。
“秦琼,快,强行打开城门,朕不要前往并州!”
想到后面的追兵,刘辩顿时连忙说道。
“是!”
秦琼闻言,只是犹豫了一下,便准备带人强行叫阵,打开城门。
胡车儿见状顿时眉头微皱,正在考虑要不要和刘辩动手之时,刘晁终于抱着何太后姗姗来迟。
“弘农王且慢!”
刘晁骑在高头大马之上,一手缰绳一手何后,好不潇洒,丝毫看不出经历一场大战的样子。
吕布刚刚经历大战,体力消耗严重,面对他和典韦王越的联手,根本奈何不得他们。
因此他率兵杀出重围,身上也并未沾染多少血腥。
“辩儿,还不快来见过皇叔,吾已与你的皇叔商议妥当,吾等离开洛阳,暂且前往并州避难,不然必为董卓所害。”
何太后见到刘辩,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厌恶之色,随即喝斥道。
刘辩闻言顿时愣在了原地。
眼神死死地看向刘晁,以及刘晁身后的一众将领。
他怎么都没想到刘晁竟然会如此卑鄙。
不仅利用生母何太后留他,竟然还让他称皇叔。
他清楚这个时代最为看重孝道,若是今日拒绝何太后,估计想也不用想,刘晁肯定会拿此事大做文章,今后恐怕都再也不会有人选择投靠他,连冉闵秦琼,说不定都会离他而去。
想到这里,他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无奈道:
“多谢皇叔,母后,不过我心中已有去处,想要前往青州,不……”
“哼!辩儿是要违背本宫之意?执意前往?皇叔忠义无双,一心为汉,你何故如此顾忌?”
何太后不等刘辩说完,便直接打断道。
“陛下,要不我们还是去并州吧,如今并州早已今非昔比,吾等前往,定然能保住性命。
况且永曾(冉闵)受伤,也不易奔波劳累,若沿途遇到董卓军阻拦,吾等恐怕难以到达青州。”
秦琼为人最重孝道,见状也不由看向刘辩劝道。
“这,好吧。”
刘辩见状还能怎么办,当然是逆来顺受了。
……
就此,刘晁舍弃洛阳北城门,率领近三千兵马,护持着弘农王一众人等离开洛阳。
董卓追兵一路尾随,期间双方数次停下交锋,但都心有顾忌,未尽全力,只是让各自将领停下斗将。
……
洛阳城,相府之中。
董卓面露不甘,看向李儒问道:
“文忧,难道就这么放他们离开不成?”
“唉,不放不行啊。”
“不过岳父大人也不必过于心忧。如今弘农王已然退位,陈留王登基,哪怕是给他劫走废帝,也无伤大雅。
刘晁素有争霸之心,同为汉室宗亲,他必不会扶持弘农王上位,如此一来,我们还是占据天下正统。
若是强行留下他们,并州铁骑定然会趁机南下,天下群雄定然响应,届时江山危矣,社稷危矣。”
李儒建议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之色,就连他也完全没想到刘晁会突然舍弃洛阳北城门,劫持废帝和太后而走,见董卓面带不甘,也只能帮其分析其中利弊。
“可恶!实在可恶!老夫就是心中气不过,这小子简直就是老夫的克星,遇到他以后,老夫做事就从未顺利过!”
董卓顿时猛地一拍桌岸,随即怒声道。
但他同样也明白其中的利害,故而一直未曾派人全力追赶他们,毕竟并州铁骑的威慑,可不是摆设。
若是他真和刘晁搏命,定然会导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便宜了那些世家。
刘晁也正是猜到了这点,所以才敢肆无忌惮的劫走刘辩。
“岳父大人莫急,事情既然已成定局再懊恼也无济于事,倒不如利用少帝,加封汉室宗亲,群臣,赢得天下声望,从而分裂并州。”
“哦?文忧有何计策?”
“离间计,封王之策……。”
“这,此时封王,岂不是便宜了他们,会不会太过草率了?”
“无妨,封王之举只针对并州,使并州三王并立,并州定然生乱,还能为岳父大人吸引天下人目光?
这个时候,只需在其余州郡册封拉拢地方之臣,分化安抚,定能以安天下。”
“此计甚妙!”
……
随着董卓撤兵,刘晁等人也得以安全撤离京师,在赵云五千铁骑的接应下,成功返回并州。
三日后,朝廷册封也顺利到达并州,册封刘备为西河晋王,刘晁为中山王,分裂意图,可谓是十分明显。
不过刘晁对此却是嗤之以鼻。
因为以刘备如今对他的好感,根本不会接受这个册封。
事实也正是如此。
但李儒之计显然没有这么简单,见到刘备刘晁拒封,竟直接再次加封弘农王为晋王,将整个并州都划分为刘辩的封地。
刘辩见状自然不会客气,也是没有任何犹豫,直接便接旨听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