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宋云飞坐于乌骓马上,把玩着一块羊脂玉佩,发间玉冠折射出细碎光芒,有点晃眼。

他一双眼睛望着顾知兰,嘴角噙着似有若无的笑。

青鸾抓紧了手中的软鞭,做出防御姿态,随时准备保护顾知兰。

自顾知兰来长安后一直深居浅出,他也不可能找得到崔府,因此便在去贡院的路上等着她。

宋云飞翻身下马,走近马车,青鸾的眼眸紧跟他脚步的每一寸移动,片刻不敢放松。

宋云飞在不远处站定,一双丹凤眼望着顾知兰,唇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妹妹当真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都到了长安了,竟然还不回家。”

青鸾只当他是拦路采花的狂徒,手中软鞭一甩,青石地面瞬间裂开一条缝隙,嘴中怒斥:“大胆狂徒,谁是你妹妹,再不滚开本姑娘不客气了。”

宋云飞眼睛斜斜扫了一眼,说道:“这位妹妹虽然黑了一些,生的也蛮标志的,身材也不错,可这狂妄的性子得收一收。”

他摇了摇手指,啧啧道:“不可爱。”

青鸾行走江湖这么多年,鲜少有人敢调戏她,顿时怒了,上前便要挥鞭。

顾知兰按住她的手,下了车说道:“宋大人,待会试发榜之后,知兰自会去宋府拜会。”

等到发了榜一切尘埃落定,她确实要去面见宋学士,说明顾家兄弟无意于高相一党。

在此之前,宋学士先后派宋云飞和宋羽莘来,她都没有明确表态,担心节外生枝。

她想着这样说,宋云飞也拿不准发榜之后她去找父亲,是要投诚还是拒绝。

宋云飞走近一步,几乎到了顾知兰跟前,青鸾一步上前挡在顾知兰面前,宋云飞面露无奈,看着顾知兰:“非要这样吗,哥哥想死你了,想说句话都不行?”

顾知兰冷脸:“宋大人有事直说,她是我的贴身护卫,也不必避讳。至于想我这种肉麻的话便大可不必了,我兄弟二人会试后自会择定座师。”

宋云飞抱着手臂摇摇头:“谁在乎你那两个村里来的乡巴佬兄弟,哥哥早说过了,就是要带你回家的,你放心,有哥哥做主,宋羽莘再欺负你,我打死她!”

他说着上前就要抓顾知兰的手腕,嘴里还说着:“走,妹妹,跟我回家。”

被青鸾一鞭子打在手腕上,宋云飞眸子倏然紧缩,眼底浮现狠厉,低声怒喝道:“找死!”

他上前和青鸾厮打起来,青鸾果然功夫了得,几个回合下来,宋云飞一点便宜没占到,反而被青鸾一鞭子卷住了手腕。

青鸾甩手一摔,宋云飞四仰八叉摔在地上,顾知兰忍不住笑。

青鸾上前一脚抬起,虚张声势要踩在他胯下,玩味笑道:“下次再碰到本姑娘,这软鞭可就照着公子的脖子去了!”

宋云飞恼羞成怒,对着青鸾怒吼:“臭娘们儿,你知道本少爷是谁吗,我弄死你!”

顾知兰上前一步:“你敢动我的人?”

宋云飞讪笑着爬起来:“不敢,好妹妹,同我回家去吧……”

顾知兰说道:“你死了这条心吧,我不会回去的,不过此事和我兄弟二人的选择无关,我弟弟一向崇拜宋大人,若他愿意拜师,我绝不阻拦。”

宋云飞嘴角抽搐,我兄弟,我兄弟,两个土包子算哪门子的兄弟,他上前一步,青鸾霸气地伸手挡住。

顾知兰回到马车上,车子重新发动,青鸾退了两步跳了上去,把宋云飞留在了原地。

顾知兰看着他的身影在原地越来越小,感觉他像一条落了水的炸毛狗。

青鸾向来不多话,此刻也忍不住好奇:“姑娘,会不会是真的想让你回家?”

毕竟宋云飞虽然疯,看上去倒也真情流露。

顾知兰挑了挑唇角:“早前干嘛去了,非等到顾家兄弟出息了,想起了我来?”

青鸾点点头,这宋家确实是势力的很,让人不喜。

马车行驶在路上,不远处的贡院想起了锣鼓声,弥封官收走了答卷,这场会试终于落下了帷幕。

很多考生早已疲惫生病,提着一口气熬到现在,终于不必硬撑了,被人抬了出去。

崔阅和平日状态别无二致,崔宪和顾丕熙面上已是菜色,顾凡站起来便觉得一阵头晕,只能扶着墙慢慢走,崔阅将他背了起来,几人走出了贡院。

顾知兰看到他们几个人,只有崔阅背着顾凡还健步如飞,不禁感慨这小子身体是真的好。

她猛然冒出一个念头,估计那方面能力也不错。

旋即甩了甩脑袋,她在想什么,这不是大黄丫头才会想的事么。

前世她一心事业也没有这种体验,但肯定是好奇的,这是人之本性。

她有个共同创业的闺蜜,性格飒爽,最喜欢崔阅这种长得好还有点硬朗的型男,估计要是闺蜜穿越来早给崔阅推倒,自此过上没羞没臊的生活了。

顾知兰收敛思绪,带着几人回到了崔府,春红已经抓了祛风寒的药方熬好了,院子里的空气呼吸一口都透着苦涩,混合着中药特有的香气,春红给每个人端了一碗喝掉了。

顾凡身子骨还算不错,养了几天便彻底恢复了,曹文也恢复过来,两个人孩子心性,来了长安自然想要四处逛逛。

顾知兰也不拘着他们,读书不能天天埋头,人间烟火要看,大好河山也要看。

前来赴考的各地学子们纷纷涌上街头,见识长安城的繁华,文人们尤爱去酒楼斗诗斗文,去青楼一掷千金买佳人一笑。

唐宁原本在江南一地便颇有才名,如今几次斗诗,醉酒后留下许多精彩诗篇,一时便在长安有了盛名。

他打遍天下无敌手,一直等着崔阅前来斗诗,作为雍州解元,敢和他争春闱会元的人,他迫不及待想要一较高下,体会下有对手的快乐。

可崔阅自考完便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从未现身。

崔阅一直没有出门,儿时父亲尚未外调,他在长安一直待到十岁,长安城的繁华他早没了兴趣,还不如呆在家里看顾知兰。

他将此次会试的文章默写出来,请顾知兰品鉴,顾知兰看完后深觉欣慰,崔阅发挥稳定,甚至比之前还要好一点,会元有望。

顾知兰想的是,一比十的赔率,她能挣五千两。

回去后她要在雍州开顾氏学堂,要像岳麓书院那样流芳百世。

雍州官府还是穷啊,与其等着经济慢慢振兴,等着政府拨款,还不如靠自己。

崔阅想的是,这次若真中了会元,殿试上再拿下状元,他会再次向父亲禀明心意,求娶顾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