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是你啊,宝根。”王主任对这个年轻人印象还不错。

这小子是周老板的亲戚,按理说是个“皇亲国戚”,应该最会偷懒耍滑才对。

可没想到,他来了这半年,比谁都能吃苦,比谁都肯干。

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脏活累活抢着干。

话不多,但手脚却麻利得很。

车间里的老师傅们,都挺喜欢这个闷不吭声的傻小子。

“怎么了?有事?”王主任的语气还算和善。

“主任,”周宝根指了指那个巨大的、还在往下滴着雪花膏的漏斗,“我有个想法,不知道该不该说……”

“有想法就说嘛!别跟个大姑娘似的!”王主任不耐烦地摆了摆手,“现在厂里正是困难的时候,咱们要集思广益!谁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厂里重重有赏!”

听到“有赏”两个字,周宝根的眼睛亮了一下。

他深吸了一口气,像是鼓起了毕生的勇气,指着那个漏斗说道:

“主任,我觉得咱们这个加料的方式,太笨了!咱们能不能给它装个‘自动挡’?”

“自动挡?”王主任一愣,没听懂。

“对!”周宝根的语速快了起来,思路也清晰了不少。

“咱们可以做一个架子,把那个装原料的大桶直接架在漏斗上面!然后在桶底下开个口,装一个像咱们家里水龙头那样的阀门!这样一来,漏斗里没料了,工人只需要一拧阀门!那膏体,不就‘哗’一下自己流进去了吗?!”

“这样,不仅省力气,一个工人就能干三个人的活!而且全程不跟人手接触,干净!卫生!还一点都不浪费!”

他一边说,一边还用手在空中比划着那个架子和阀门的形状。

……

车间里,瞬间安静下来。

周围所有正在干活的工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看着周宝根。

王主任更是直接傻在了原地!

他张着嘴,愣愣地看着眼前这个皮肤黝黑的少年,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在疯狂地盘旋——

我操!

这么简单、这么实用、这么牛逼的办法,我他娘的怎么就没想到呢?!

是啊!一个架子!一个阀门!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成本估计不超过二十块钱的改动,就能把他们厂里最大的一个生产瓶颈给彻底解决了?!

这……

“你小子……”王主任回过神来,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把抓住周宝根的肩膀,“这么好的注意,咋不早说!”

周宝根被他这突如其来的热情给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就想往后缩。

“我瞎想的……”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我以前在老家,给我爹那个打农药的药桶修过阀门,我就是觉得原理好像差不多……”

“什么差不多!这简直是太差不多了!”王主任激动得,“走!你现在就跟我走!去技术科!把你这个想法,跟厂里的工程师们好好地画个图,说道说道!”

当天下午,曙光日化厂的技术科办公室里,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学术研讨会。

主角,就是被王主任强行“押”来的周宝根。

一群平均年龄超过五十岁的、戴着老花镜的工程师们,围着一个涨红了脸的农村少年,那场面怎么看怎么都透着一股子滑稽。

“不行不行!这个阀门的口径设计有问题!”一个老师傅指着周宝根画在纸上那歪歪扭扭的草图,吹胡子瞪眼地反驳道,“雪花膏的粘稠度太高,你这个口径太小,流速跟不上!到时候,工人光等它流下来都得急死!”

“那咱们可以把它改成扁的?”周宝根小声地提议。

“扁的?”

“对!就像咱们家里那个挤牙膏的口一样!扁的,宽的!这样出来的膏体就是一条带子!接触面大,流速不就快了吗?!”

“哎?!”

那老师傅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对啊!挤牙膏!这么生活化的智慧,他们这些天天抱着图纸和数据的文化人,怎么就想不到呢?!

“还有这个架子!你这个三角支撑的设计不稳!原料桶那么重,万一倒了就是生产事故!”另一个工程师也提出了质疑。

“那咱们可以在下面再加一个像秤砣一样的东西?”周宝根又小声地提议,“利用那个叫什么,哦,重心!对把重心往下移,不就稳了吗?”

“……”

技术科里,再次陷入了一片安静。

所有的高级工程师们,都看着眼前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村少年。

他们这些科班出身的正规军,今天,竟然被一个修农药桶的土八路,给彻彻底底地上了一课!

周宝根的发明很快就被付诸了实践。

技术科的老师傅们发挥了工人阶级超强的动手能力,只用了一个通宵,就用厂里的一些废旧钢材和零件,硬生生地把周宝根那个“自动挡”的设想变成了现实!

当那台看起来有些简陋、甚至还有点丑的“半自动无菌恒压式加料器”(王主任亲自取的名字),被安装到流水线上并且成功运行的那一刻,整个车间都沸腾了!

效率,提升了三倍!

浪费,降低到了几乎为零!

卫生,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标准!

王建国和老李看着那像丝带一样源源不断从“牙膏口”里流出来的雪花膏,激动得热泪盈眶!

“人才!真是个人才啊!”王建国重重地拍着周宝根那瘦弱的肩膀,声音里充满了抑制不住的欣赏和喜悦,“宝根啊!你可是给咱们厂,立了大功了!”

消息第一时间就传到了周苏苏的耳朵里。

电话里,王建国把周宝根夸得是天上有地下无,就差没说他是鲁班在世,爱迪生转世了。

“周老板!您说吧!这么大的人才,该怎么奖励?!您一句话,我马上就给他提干!当个车间副主任都屈才了!”

周苏苏听着电话那头王建国的激动,嘴角也勾起了欣慰的笑容。

她知道,她当初没有看错人。

周宝根这块看似不起眼的璞玉,终于在最适合他的环境里,开始绽放出属于他自己的光芒了。

“王叔,”她笑了笑,对着电话说出了自己的决定,“车间副主任就先别当了。他现在需要的不是一个官职,而是一个能让他把那些土智慧,变成真正的科学技术的平台。”

她顿了顿,一字一句地清晰说道:

“把他从流水线上调出来,让他去技术科,拜刘工为师,从最基础的钳工、焊工开始学起。

我要他,不仅会想。

更要会造!”

电话那头,王建国听着周老板这个举重若轻的安排,心里再次对这个年轻的女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高!

实在是高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她这是要亲自为他们曙光厂,培养出一个真正的技术核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