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嗡——”

当盒盖开启的那一刻,赵富贵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

他看到了。

在红色丝绒的映衬下,一套完整的轴承静静地躺在那里。它的内外圈闪烁着均匀的金属光泽,保持架结构精巧,十几颗钢珠如黑珍珠般圆润饱满,通体散发着一股超越了工业品范畴的、近乎艺术品般的美感和精度。

这……这他妈怎么可能?!

方建国瞳孔剧震,他几乎是下意识地摘掉了自己的老花镜,身体猛地前倾,整个人都快趴在了桌子上。

作为国内最顶尖的机械专家,只一眼,他就看出了这套轴承的不凡!

那种手工研磨到极致的光洁度,那种严丝合缝的装配精度……这东西,就算是在省城最大的轴承厂,用最顶级的进口机床,也未必能做得出来!

他颤抖着伸出手,想要去触摸,却又在半空中停住,仿佛生怕自己的呼吸会玷污了这件完美的杰作。

大厅里,落针可闻。

许久,方建国才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张耀,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而变得沙哑干涩:

“这……真是你们……用手磨出来的?”

每一个字,都透着极度的震惊与难以置信。

张耀迎着他那双仿佛能穿透人心的眼睛,没有半分闪躲,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

“是。由我们厂的刘爱国师傅,带着两个徒弟,花了六天六夜,一颗一颗磨出来的。”

他的声音很轻,却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

“不可能!”

一声尖利的嘶吼划破了寂静。

赵富贵像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跳了起来,指着那个木盒,脸上因嫉妒和惊怒而扭曲变形。

“绝对不可能!方工,您别被他骗了!这小子最会装神弄鬼!p4级的高精度轴承,全省都没几家厂能稳定生产,他一个快倒闭的破厂,靠几双手就能磨出来?这要是真的,我赵富贵把脑袋拧下来给他当夜壶!”

他转向那个王联络员,声色俱厉:“王哥!这还用评吗?他这就是从哪儿偷来的,或者是花钱买的进口货,想来蒙混过关!这是欺骗!是藐视评审组的权威!我建议,立刻取消他们的参展资格!”

王联络员被他吼得一愣,下意识地看向方建国,面露为难。

陈建国更是像找到了主心骨,在一旁连声附和:“对!赵老板说得对!方工,这事必须严肃处理!一个小小的县城工厂,竟敢在省里搞这种投机取巧的把戏,影响太坏了!”

一时间,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张耀。

方建国没有理会这几只上蹿下跳的苍蝇。他的目光,从始至终都未曾离开过那个木盒里的轴承。

他缓缓戴上老花镜,小心翼翼地将轴承从盒中取出,动作轻柔得像是在捧着一个刚出生的婴儿。

他将轴承凑到眼前,对着光,慢慢转动。

内圈、外圈、保持架、钢珠……每一个部件,都在他那双阅尽天下机械的毒辣眼睛里,被一寸寸地审视。

许久,他抬起头,目光扫过赵富贵和陈建国,眼神里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鄙夷。

“井底之蛙。”

他吐出四个字,声音不大,却像四记响亮的耳光,抽在两人脸上。

“你们懂什么叫‘手感’吗?懂什么叫‘人机合一’吗?”

方建国举起轴承,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激动。

“这套轴承的内外圈滚道,有极其细微、肉眼几乎无法分辨,却又带着独特韵律的打磨痕迹!这不是机器能做出来的!这是老师傅用浸淫了一辈子的手感,用最细的研磨膏,一微米一微米‘盘’出来的!这种手艺,我只在几十年前,我师父那辈人身上见过!”

“至于偷来的?买来的?”方建国冷笑一声,眼神锐利如刀,“你们告诉我,全世界哪家工厂,生产的p4级轴承,敢用‘铬15’钢做原材料?还用土法淬火?”

“什么?!”

这次惊呼的,是赵富贵。

作为同行,他太清楚“铬15”钢意味着什么了。那是老一代的轴承钢,硬度够,但韧性差,热处理极难控制,稍有不慎就会产生裂纹,成品率极低。所以现在的大厂,早就换用性能更稳定的新型合金钢了。

用这种老古董钢材,做出p4级精度的轴承?

这根本不是技术问题,这是玄学!

张耀心中暗道,多亏了周师傅那个土方子。他看着方建国,不卑不亢地补充了一句:“方工好眼力。我们厂设备老旧,材料也有限,只能用最笨的办法。这套轴承,是我们能拿出来的、最好的东西。”

“最好的东西……”方建国喃喃自语,他看着手里的轴承,眼神越来越亮,那是一种见猎心喜、发现绝世瑰宝的狂热。

“口说无凭!”赵富贵见势不妙,做了最后的挣扎,“谁知道这是不是个样子货!中看不中用!有本事,现场测啊!用数据说话!”

他就不信,手工磨出来的东西,能比得上机器!

“正合我意。”张耀淡淡地说道。

“好!”方建国一拍桌子,看向王联络员,“去!把楼上实验室里的三坐标测量仪、圆度仪、还有转速测试台都给我推下来!今天,我亲自给他验!”

王联络员不敢怠慢,连滚带爬地跑上楼。

很快,几台散发着冰冷科技感的精密仪器被推到了大厅中央,与周围古色古香的陈设显得格格不入。

整个招待所大厅,此刻仿佛变成了最顶级的质检中心。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套小小的轴承上。

“第一项,尺寸精度。”

方建国亲自操作,将轴承固定在三坐标测量仪上。探针缓缓移动,电脑屏幕上,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数据飞速跳动。

“内圈直径公差,0.005毫米……合格!”

“外圈直径公差,0.004毫米……合格!”

“宽度公差,0.007毫米……合格!”

……

每一项数据报出,赵富贵的脸色就白一分。

当最后一项尺寸数据测完,方建国宣布“全部合格”时,他的脸已经毫无血色。

“第二项,旋转精度。”

轴承被装上圆度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