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辽国公 > 第664章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棡差人去见锦衣卫,那锦衣卫见是晋王派来的人,一时有些作难。

山西地面诚然是晋王的地界,可朝廷要查晋商,这事儿更要紧。

那指挥使同知拿不定主意,不知该不该卖晋王这个情面。

那锦衣卫小旗往前凑了凑,低声道:“同知爷,这事得掰扯明白。晋王是藩王,山西地面上他说话比谁都管用,咱们在这儿办案,吃穿用度哪样离得开地方?若是硬顶回去,他暗中使个绊子,比如调不动衙役,找不着眼线,这案子怕是要拖黄。”

同知眉头紧锁:“可朝廷的差事更不敢怠慢。上头盯着晋商呢,若因晋王插手就松了劲,回头御史参一本,咱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小旗又道:“爷说得是,可也不必硬顶。晋王派人来,未必是要拦着办案,说不定只是想知道咱们查到哪一步了。咱们透点无关痛痒的消息给他,卖个面子,他未必会真为难咱们。”

旁边一个总旗接口道:“小旗说得在理。晋商在山西盘根错节,晋王未必真待见他们,不然也不会任由万民商会分他们的利。他这会儿出面,怕是怕咱们动静太大,扰了地方安宁,落人口实。”

小旗点头:“正是。咱们只需说,办案是为了查清晋商与外藩的勾连,绝不动地方百姓的生计,让他放一百个心。他得了台阶,咱们也能顺顺当当查案,两头都不得罪,岂不是好?”

同知沉吟片刻:“你们说得有几分道理。既不能违了朝廷的令,也不能把晋王彻底得罪了。就按你们说的,回话时软中带硬,既表了规矩,也给了他面子。”

那指挥使同知不敢耽搁,备了些寻常土仪,亲自往晋王府去。

到了府门前,通传的人进去没多久,便见晋王朱棡在偏厅相候。

同知抢上一步行礼:“下官参见王爷。叨扰王爷,实在罪过。”

朱棡抬手示意他起身:“不必多礼,坐吧。听说你们近来在山西查案,倒是辛苦。”

同知谢了座,欠身道:“不敢称辛苦,都是朝廷的差事。只是在王爷地界上动土,怕有惊扰,特来告罪。”

朱棡端起茶盏呷了一口,慢悠悠道:“朝廷有令,你们依规办事便是,本王岂能因私废公?只是山西这些商家,盘桓多年,与地方上牵连甚广,若查得太急,怕是要乱了民心。”

同知听出话中意味,忙道:“王爷放心,下官等人省得轻重。查案只问涉案之人,断不会搅扰寻常百姓生计,更不敢坏了地方安稳。”

朱棡微微颔首:“如此便好。本王在山西这些年,深知民心可贵。商家若守规矩,自该护着;可若真犯了国法,那是谁也护不住的。”

同知心中一动,接口道:“王爷明鉴。下官等人正是奉了上头的令,查那些不安分的。至于安分守己的,咱们绝不多问。”

朱棡放下茶盏,目光扫过同知:“你们是朝廷的人,办的是朝廷的事,本王不该多嘴。只是方才府里人来报,说你们办案时,有几个晋商托人来说情,倒让本王想起些旧事。”

同知凝神听着,不敢插言。

朱棡续道:“前几年,有商家借着赈灾的由头克扣粮款,本王当即让人办了,没留半点情面。可见在本王这儿,规矩比什么都重。”

同知忙拱手:“王爷公正,下官佩服。这下官心里便有底了。”

朱棡笑了笑:“你们放手去查,若遇着地方上不配合的,报给本王便是。只是……凡事留一线,别把路走绝了,给地方留些转圜的余地,也就是给本王留些体面。”

同知连忙应道:“下官省得,定不辜负王爷的意思。”

说罢,又闲话几句,同知便起身告辞。

出了王府,他心里透亮:晋王这是明着说不插手,实则是默许了他们办案,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意思再明白不过。

看来,这晋商的案子,大可放手去查了。

晋王妃谢氏正在后堂理着账目,忽闻前院传来锦衣卫来访的消息,心头猛地一跳,手里的算盘珠子都险些拨错。

她忙搁下算盘,快步往朱棡的书房去,脚步急匆匆的,丫鬟们都跟不上她的步子。

到了书房外,见朱棡正坐在案前翻着文书,谢氏推门进来,带着几分急色问道:“王爷,方才听说锦衣卫的人来了?他们来做什么?”

朱棡抬眼瞧她,放下文书,慢悠悠道:“不过是来问问地方上的事,还能有什么。”

谢氏走近几步,声音压低了些:“怕不是为了晋商的事?前些日子那些商家托人送来的东西,我还收着不少,若是他们在山西动了真格,咱们这边……”

朱棡眉头微蹙,打断她的话:“妇人家懂什么。那些人来,不过是想在本王这儿讨个话。我已然训过他们了,让他们办案时收敛些,莫要惊扰了地方,更不许乱攀扯。”

谢氏眼睛一亮,追问道:“王爷当真训斥他们了?他们应下了?”

朱棡拿起茶盏,呷了口茶道:“本王的话,他们敢不应?不过是些办差的,还能翻了天去?放心吧,有本王在,他们不敢乱来。”

谢氏这才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些笑意:“那就好。前些日子那些商家求到我这儿,说家里的生意被万民商会挤得快撑不住了,求王爷多照看。我想着都是山西地面上的人,便收了他们些薄礼,应下帮着说说情。若是王爷这边没个章程,让他们真栽在锦衣卫手里,我这脸面可往哪儿搁?”

朱棡瞥了她一眼,淡淡道:“知道了。本王心里有数,不会让你难做。你且回后堂去吧,这些事不用你多操心。”

谢氏见他说得笃定,心里的石头彻底落了地,笑着福了福身:“那我便放心了。王爷忙,我先回去了。”

说罢,转身轻快地去了,一路上脚步都轻快了许多,想着那些晋商的好处没白收,面子上总算能过得去。

朱棡待她走后,脸上的淡然渐渐褪去,拿起案上的文书,却半天没翻一页。

他心里明镜似的,谢氏那点心思瞒不过他,不过是收了好处想做人情罢了。

只是这晋商的案子,岂是能容得她掺和的?打个马虎眼让她安心便罢,真要护着那些人,怕是连他自己都要被拖进去。

过了几日,晋商里头有个姓王的掌柜,揣着些金银,领着两个伙计,悄悄摸到晋王府后角门求见。

丫鬟报给谢氏,她在暖阁里坐着,听说是王家来人,便知是为案子的事,当下让人把王掌柜领进来。

王掌柜一进暖阁,就忙着作揖行礼,脸上堆着笑,语气却带着慌:“王妃娘娘,近来锦衣卫查得紧,铺子的伙计被盘查了好几回,账册也被翻了去,小的们实在扛不住了,特来求娘娘给句准话。”

谢氏端着茶盏,慢悠悠吹了吹浮沫,瞥了他一眼:“慌什么?前几日王爷不是已经训斥过那些锦衣卫了?他们不过是走个过场,还能真敢在山西地界上掀翻了天去?”

王掌柜搓着手,苦着脸道:“可他们查得实在仔细,连三年前的旧账都翻出来了。小的们心里发虚,就怕……就怕有什么把柄被他们攥住。娘娘前些日子收了小的们的心意,总不能眼睁睁看着……”

谢氏放下茶盏,眉头一挑:“你这是不信我?还是不信王爷?告诉你,王爷说了,办案的不敢乱来,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折腾几日也就罢了。你们是山西的老人,王爷岂能看着你们吃亏?”

王掌柜忙道:“信!小的自然信娘娘和王爷。只是……只是心里头不踏实,那锦衣卫瞧着凶神恶煞的,万一……”

“没有万一!”谢氏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我既收了你们的东西,自然会帮你们周全。王爷那边我已经打点好了,他会盯着这事,保准锦衣卫查不深。你们回去安心做生意,该怎么着还怎么着,别自乱阵脚,反倒让人看出破绽。”

王掌柜这才松了口气,脸上的愁容散去不少,又作揖道:“多谢娘娘恩典!有娘娘这句话,小的们就放心了。只是……还望娘娘在王爷面前多替咱们美言几句,让那些锦衣卫早些收手。”

谢氏摆了摆手:“知道了。回去吧,别在府里多待,让人瞧见不好。”

王掌柜连忙应着,又让伙计把带来的礼盒放下,再三谢过,才领着人匆匆离开。

谢氏看着他们的背影,嘴角撇了撇,对身边的丫鬟道:“这些个商家,平日里精明得很,一遇着事就慌了神。若不是看在那些东西的份上,谁耐烦管他们的闲事。”

丫鬟笑道:“娘娘心善,才肯帮他们。有王爷在,他们自然没事的。”

谢氏哼了一声,端起茶盏抿了口,心里却想着:若是这点事都办不妥,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只要王爷那边松松口,锦衣卫还能不听?她哪里知道,朱棡嘴上应着,心里早已另有打算。

王掌柜离了晋王府,一路往回赶,心里头却没方才谢王妃打包票时那般踏实。

方才在暖阁里强装镇定,此刻一踏出王府大门,那股子不安又涌了上来。

到了商会,几个相熟的掌柜早已候着,见他回来,都围上来急问:“怎么样?王妃娘娘怎么说?”

王掌柜坐下灌了口茶,把谢氏的话学了一遍,末了道:“娘娘说王爷已经训斥过锦衣卫,让咱们放宽心,说他们查不深。”

一个姓李的掌柜皱着眉道:“话是这么说,可这几日锦衣卫的架势,哪里像是走个过场?昨日我那布庄,他们愣是把库房里压箱底的账册都翻了出来,连小伙计都被拉去盘问了半日,问的净是些陈年旧账,句句都往痛处戳。”

另一个姓张的接话:“可不是!我那票号也遭了殃,他们拿着单子,专查与关外往来的账目,连几年前给辽东送过粮草的旧账都扒了出来,这哪是浅尝辄止的样子?”

王掌柜脸上的血色也淡了些:“我原也想着,有王妃这话,总能松快些。可方才回来的路上,见西街的刘记当铺被封了,说是查出与鞑靼有私盐往来,几个伙计都被锁走了。刘掌柜前几日也去求过王妃,不也得了‘放心’的话?”

这话一出,众人都沉默了。

半晌,李掌柜才咬牙道:“莫不是……咱们被耍了?王妃收了东西,嘴上应着,实则根本没在王爷面前使劲?”

张掌柜点头:“我也犯嘀咕。王爷那边若真发了话,锦衣卫怎敢如此放肆?依我看,王妃许是自己拿了主意,压根没把咱们的事递到王爷跟前。”

“可那好处也不少了啊!”一个年轻些的掌柜急道,“光是给王妃的那几箱珠宝,就值上万两,她怎能说话不算数?”

王掌柜叹了口气:“谁知道呢?或许王爷有王爷的盘算。咱们这些人,在他眼里怕是不及万民商会重要。前几日听说,万民商会给王府送了新出的绸缎,王爷还赏了他们牌匾,这态度不是明摆着的?”

李掌柜拍了下桌子:“这么说,咱们是成了弃子?王妃收了好处不办事,这要是传出去,她脸面也挂不住吧?”

“脸面?”王掌柜冷笑,“真要是咱们倒了霉,她大可以推说不知情,或是说锦衣卫不听招呼。咱们这些人,哪里斗得过王府?”

众人越说越心凉,先前因王妃保证而起的一丝安稳,此刻全被锦衣卫的步步紧逼冲得烟消云散。

窗外的日头渐渐斜了,照在众人脸上,个个都是愁容。

“依我看,不能再指望王妃了。”张掌柜沉声道,“得想别的法子,要么找更硬的靠山,要么……就得自己先把尾巴藏好,别真被他们抓着实据。”

这话算是说到了众人心里,只是事到如今,哪里还有那么容易?

一个个只觉得心头像压了块石头,沉甸甸的,连呼吸都带着股子寒意——这王妃的保证,怕真是靠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