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女子唇角含着一抹赞许的笑意,目光落在杨过身上,声音如泉水击石,清越动人。
“好一个‘光明普照,本无偏私’!好一个‘失却公平,大力或成私器’!这位小友寥寥数语,竟将我等时常挂在嘴边,却未必能深入骨髓的‘至公’之心,剖析得如此明白。当真是后生可畏。”
她话音方落,台下便有人低声惊呼:“是朱雀法王!”
但见台上一众教众皆微微颔首致意,神情间尽是敬重之色。
青龙法王见是她开口,抚须笑道:“殷师妹所言极是。这位杨过小友,确是慧心独具。”
这一幕,被全场弟子看在眼里,心中对杨过的评价更是陡然提升。
能同时得到青龙法王的赞许和素来眼光甚高、极少对旁人假以辞色的朱雀法王的亲自认可与邀请,这少年,绝非池中之物。
张诚在一旁,早已喜形于色,只觉得脸上大大有光。
这位被称作“殷师妹”的朱雀法王,莲步轻移,更走近了几步,她身上似乎带着淡淡的、若有若无的草木清气,让人心旷神怡。
她看着杨过,眼中欣赏之意更浓:“这位小友,看起来面生,不似我教众人。方才听你之言,不仅深谙我教精义,更难得的是心怀坦荡,见解不凡。不知师承何处,又因何来到我这明教总坛?”
她的目光清澈而直接,并无丝毫咄咄逼人之态,却让人感觉难以回避。
杨过自幼见过不少美貌女子,但如眼前这位女子般,将绝色容貌、超凡气度与显赫地位融于一身,且目光如此睿智深邃者,却是头一回见到。
他心中亦不免微感讶异,但随即定下心神,不卑不亢地拱手行礼:“晚辈并无固定师承,些许浅见,让大家见笑了。此番前来贵教,乃是机缘巧合,随张诚大哥同行,暂求一隅安身。”
那朱雀法王闻言,并未接话,只是目光转向一旁的张诚,淡然问道:“张旗使,此人身份,你可担保?”
张诚立刻上前一步,抱拳躬身,声音洪亮:“回法王,属下以性命担保!这位秦兄弟虽非我教中人,但侠义心肠!属下身陷囹圄、伤重待毙之时,是他不顾危险,出手相救,更一路护送至总坛山下!此恩此德,张诚没齿难忘!”
他话音落下,周围不少听过张诚遭遇的明教弟子纷纷动容,人群中不知谁先喊了一声
“光明佑我,义士当敬!”
随即,更多声音汇聚起来,形成整齐的低呼:“光明佑我,义士当敬!”
声浪不高,却带着一种铿锵的力量,在厅堂间回荡。
“既然有张旗使作保,又于我教有恩,你的来历便不再深究。”朱雀法王声音依旧清越,却带上了几分疏离,“人既已送到,你于我明教便已无事。若无意入教,就此下山去,自有教众为你指路。”
她微微一顿,目光平静无波,继续道:“若你想留在山中,也非不可。但我明教教规森严,纵是客卿,亦需明确归属。须与其他教众一般,通过公平试炼,凭自身本事分派堂口,不得例外。是去是留,你可自决。”
杨过躬身唱喏:“晚辈谨遵法王教诲。”他声音清朗,姿态从容,既不失礼数,也不显卑微。
朱雀法王微微颔首,转身离去。
莲步轻移间,那抹淡淡的草木清气渐远。
行至厅门处,她却不着痕迹地侧首回望一眼,目光在杨过身上稍作停留,随即对随侍弟子低语:“查一查这少年的来历。”声音轻若蚊蚋,唯有近旁弟子可闻。
那弟子躬身领命,朱雀法王便不再停留,衣袂飘飘间已消失在门外。
待得课堂散去,张诚便迫不及待地拉着杨过回到住处,脸上兴奋之色仍未褪去。
“秦兄弟,你今日可真是露了脸了!”他关上门,压低声音,神色却愈发激动,“你可知方才赞许你的是谁?那可是我明教四大法王之一的朱雀法王,殷无梦!”
“四大法王?”杨过眉梢微动,适才课堂上那微妙的气氛已让他察觉此女地位非凡,却不想来头这般大。
他心中掠过一丝诧异:“《倚天屠龙记》中方才提及四大法王之名,难道这竟是明教一脉相承的旧制?”
“正是!”张诚如数家珍,“除却这位掌理药堂、医毒双绝的朱雀法王,还有传功授法的青龙法王刘正风,你今日见过了。主掌刑罚、铁面无私的白虎法王;以及负责外务、行踪最为神秘的玄武法王。四位法王各有所长,俱是武功才智顶尖的人物,乃我明教栋梁。”
杨过静静听着,心中已对这明教的势力格局有了个模糊的轮廓。
原来这明教的组织架构与寻常江湖门派大不相同。中土明教以教主为尊,下设四大护教法王,再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门分管教务;另设“锐金”、“巨木”、“洪水”、“烈火”、“厚土”五行旗,分驻各地,皆听命于教主一人。
这一教四门五旗的架构,俨然已是一个完整的教派体系。
张诚话锋一转,神色认真了几分:“杨兄弟,你若决定留下,按教规,若要长久居住并接触教中事务,需经过一番试炼,分派至各堂口之下。不知……你对哪个堂口有意?”
杨过略作沉吟,问道:“教中可有专司医药之堂?”
张诚点头:“自然是有药堂的,专司医理丹药。”
杨过当即道:“若可选,我愿去药堂。”
他此行其中一个目的正是为了解马光佐身上奇毒而来,自然是要去药堂。
“药堂?”张诚一愣,面露难色,抓了抓头发,“兄弟,你可知这药堂……正是朱雀法王殷无梦直管。难道你早已知晓?”
杨过摇头:“未曾知晓。”
张诚眉头微皱,仔细打量着杨过:“我见你身手不凡,为何不去锐金、烈火等旗下一展拳脚?你与蒙古人不是有仇吗?那些堂口正可助你杀敌雪恨。”
杨过从容答道:“我于药材医理有些根基,选此堂正是扬长避短。至于报仇——”
他微微一顿,语气平静,“欲成大事,岂能只凭一时意气?”
张诚闻言,若有所思地点头:“兄弟说得在理。”随即又压低声音笑道:“不过你可知道,教中不少弟子挤破头想进药堂,除了因殷法王医术通神,还有些人是觉得药堂安全,不必外出涉险;更有不少人……是慕殷法王绝世姿容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