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地产风云 > 第446章 旧城的挑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星洲天气通”数据泄露风波带来的余震尚未完全平息,长赢国际上下仍处于一种高度警惕的状态。程长赢深知,在这种时候,任何新的战略决策都必须慎之又慎。也正是在这个微妙的时刻,一份来自新加坡市建局的正式邀请函,被送到了他的办公桌上。

不是关于新的滨海湾地标,也不是什么利润丰厚的住宅项目。邀请函的内容,是希望长赢国际能够参与一个名为“牛车水历史街区数字化提升试点”的项目。

牛车水,新加坡的唐人街,承载着几代华人的记忆。那里街道狭窄,骑楼老旧,基础设施落后,虽然充满烟火气,但与这座现代化花园城市的形象已有些格格不入。改造这样的街区,向来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产权复杂、居民诉求多样、改造成本高昂,且商业回报极低,稍有不慎就会吃力不讨好。

“程总,这个项目……预算很低,主要是政府拨款,利润空间几乎为零。而且,牛车水的情况非常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负责项目评估的副总将一份初步分析报告放在程长赢面前,眉头紧锁,“我们刚经历数据风波,是不是应该集中精力在那些能快速产生现金流和利润的项目上?”

办公室里,几位核心高管也大多持保留态度。在他们看来,此时接手这样一个“公益性质”大于“商业价值”的项目,无异于自找麻烦,分散宝贵的资源。

程长赢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那面巨大的新加坡地图前,目光落在中央商务区边缘那片密集的、标记为暗红色的老旧城区上。前世的记忆碎片在脑海中翻涌。他记得,大概就是这个时间点之后,新加坡政府开始大力推进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活化,成功者名利双收,失败者则深陷泥潭。更重要的是,他深知,在经过“数据泄露”信任危机后,长赢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实力的展示,更是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品牌美誉度的重塑。

“你们觉得,我们长赢现在最缺的是什么?”程长赢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是钱吗?我们刚完成绿色债券发行,现金流健康。是技术吗?‘天工oS’已是国际标准。”

他停顿了一下,自问自答:“我们缺的,是根!是在这座城市,在这个国家,乃至在整个东南亚市场,扎下更深的根!牛车水项目,利润薄,但它的政治意义和示范效应,是十个滨海湾项目都比不了的!”

他拿起邀请函,语气变得坚定:“这是政府抛来的橄榄枝,也是一次信任的考验。做好牛车水,我们就是新加坡的城市合伙人,而不只是一个外来开发商。这将为我们后续拿下更多政府项目、深度参与城市运营,铺平道路。这不仅仅是商业,是战略!”

程长赢的决断,为项目定下了基调。长赢国际正式接下了牛车水这块“硬骨头”。

项目启动会,没有放在五星级酒店,而是直接设在了牛车水一间由旧会馆改造的社区中心。长赢的项目团队,与市建局官员、当地居委会代表、商户联盟主席、甚至几位在街边下棋了几十年的老街坊,坐在了一起。

气氛并不算融洽。居民们担心改造会抬高租金,破坏原有的社区网络;商户们害怕施工影响生意,对花里胡哨的“数字化”持怀疑态度;老街坊则对任何改变都充满警惕,生怕丢了记忆中的“味道”。

“程老板,你们那些高科技,我们老人家搞不懂啦!能不能先把漏水的水管修好?把乱拉的电线收拾干净?”一位满头银发的阿婆用带着浓重口音的华语说道,引起了在场许多人的共鸣。

程长赢没有让工程师用ppt宣讲方案,而是认真听着每一个人的诉求,让团队详细记录。他当场承诺:“阿婆,您放心,解决基本的生活便利和安全问题,是我们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数字化不是目的,是手段,是为了让大家生活得更安全、更便捷、更有品质。”

接下来的日子,长赢的团队没有急着画图纸,而是真正沉入了社区。工程师跟着水电工去查管线,设计师坐在茶餐厅里听老板抱怨排烟问题,陈墨派出的技术员甚至帮老街坊们免费检修老旧电器,顺便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

程长赢提出了“微更新”和“绣花功夫”的理念。不大拆大建,不搞一刀切,而是针对不同楼宇、不同街巷的具体问题,定制解决方案。

对于结构老旧的骑楼,采用内部加固和“海绵城市”理念更新排水系统,外部则只是清洗立面,修复装饰细节,保留历史风貌。 狭窄的街道,不进行拓宽(那会破坏整体格局),而是通过智能交通系统,规划微循环线路,设置智慧停车位,优化物流配送时间。 针对消防安全隐患,在不破坏建筑外观的前提下,安装隐藏式烟雾报警器和自动喷淋装置,接入智慧消防平台。 对于商户,开发针对小店的简易版“天工”系统,帮助他们管理库存、进行线上营销,甚至为特色老店制作AR(增强现实)导览,让游客扫码就能看到店铺的历史故事。 整个过程,充分尊重民意。方案公示,反复沟通,甚至为一些有特殊困难的住户和商户,设立了专门的帮扶基金。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一天傍晚,程长赢接到项目现场负责人的紧急电话。

“程总,出问题了!我们计划安装智能路灯和监控探头的位置,有几户居民坚决不同意,说是侵犯隐私,破坏风水!怎么劝都没用,施工队被堵住了!”

程长赢立刻赶到现场。只见狭窄的街巷里,几位老人情绪激动地挡在施工设备前,周围围了不少街坊。项目经理和居委会干部正在耐心解释,但效果甚微。

程长赢没有直接上前理论,而是走到一位领头的老先生面前,恭敬地递上一支烟(被婉拒后自己也没点),用白话(粤语)温和地问:“阿伯,唔使激动,慢慢讲,点解唔同意装呢盏灯同个摄像头啊?”(伯伯,别激动,慢慢说,为什么不同意装这个灯和摄像头呢?)

老先生见这位“大老板”态度诚恳,还会说白话,情绪稍缓,抱怨道:“程生,你唔知啊!个摄像头对准我屋企个窗口,我哋一家大细做咩佢都睇到啦!仲有,呢个位置系我哋成条街嘅‘龙头位’,装呢啲嘢,会坏了风水,影响成条街嘅运势噶!”

程长赢耐心听完,没有反驳风水之说,而是转身对陈墨说:“把设备拿过来。”

陈墨拿来一个平板,调出三维建模软件。程长赢对老先生说:“阿伯,你睇,我哋可以微调一下角度,让摄像头只照到公共街道,绝对唔会对准任何窗口。至于个路灯同‘龙头位’……”他操作着软件,将路灯设计成一个古朴的莲花造型,“我哋将个灯改成莲花盏,取‘莲开盛世’嘅好意头,灯柱上用激光刻上保佑平安嘅吉祥纹,唔单只唔会坏风水,仲可以帮大家纳福添吉,你觉点样?”(您觉得怎么样?)

老先生看着屏幕上精致又吉利的莲花路灯,将信将疑,但态度明显软化。周围的街坊也开始议论,觉得这个方案似乎不错。

程长赢趁热打铁:“我哋唔系来破坏牛车水嘅,系想让她更好,更安全,更有活力。以后呢度游客多了,大家生意好了,自然就风生水起啦!”

最终,在程长赢这种尊重传统、灵活变通的“绣花功夫”下,矛盾得以化解。这个小插曲,也让团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微更新”的真谛——技术是冰冷的,但落地必须是温暖的,充满人情味的。

几个月后,牛车水试点街区的改造初现成效。街道干净整洁了,但烟火气依旧;老建筑焕发了新颜,但历史感犹存;智慧路灯不仅照明,还能根据人流量调节亮度,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游客通过AR导览,能沉浸式体验百年老街的韵味;小店老板用着简易的智能系统,生意比以前更红火……

最重要的是,居民们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们发现,这些“高科技”并没有带来疏离感,反而让生活更安心、更方便了。

新加坡国家电视台专门为牛车水的改造做了一期专题报道,将其誉为“历史保护与智慧城市完美结合的全球典范”。报道中,那位曾经反对安装路灯的老先生,对着镜头乐呵呵地说:“程生他们,真的用心了!现在的牛车水,住得舒服,又有面子!”

这个项目,长赢国际在金钱上几乎没赚到什么利润。但在程长赢看来,这笔投资回报率惊人。长赢的品牌形象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有社会责任感、懂文化、有温度”的标签被牢牢贴上。新加坡政府高层对长赢的信任度达到顶点,暗示后续将有更多重要的城市更新项目交给长赢。

然而,就在程长赢审阅着牛车水项目成功总结报告的同时,陈墨再次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办公室,脸色带着一丝困惑。

“程总,牛车水项目收尾阶段,我们在进行最后的数据汇入和系统调试时,发现了一个很小但很奇怪的异常。”

“什么异常?”

“有几个部署在公共区域的环境传感器,在凌晨特定的时间段,会接收到一种非常微弱、频率特殊的非标准信号脉冲。信号持续时间极短,内容无法解析,像是……随机的噪音。”陈墨调出数据图谱,“但奇怪的是,这种‘噪音’的出现,有一定规律性,而且,其频谱特征……与我们之前在追踪‘衔尾蛇’网络活动时,偶尔捕获到的某些背景‘杂讯’……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

程长赢的目光从报告上移开,投向窗外。牛车水,这个他倾注了心血、旨在扎根传统社区的项目,为何也会出现与那神秘组织相关的蛛丝马迹?

是巧合?还是说,“衔尾蛇”的触角,早已无声无息地渗透进了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连这片最具传统意味的老城区,也未能幸免?

他感到一股寒意悄然蔓延。这场斗争,远比他想象的更加无孔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