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书女配之作死挖坑埋女主 > 第387章 定要将东西取回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乐婉与池嬷嬷对视一眼,忙起身迎了出去,她的县君府最近真是热闹起来了。

顾澜依脚步快,刚到内院影壁处,碰了个正着。

“顾姐姐,”徐乐婉上前欠身行礼,“您来怎么不让人先通知一声,婉婉好去迎您。”

“都是一家人,客气什么。”顾澜依伸手扶起她,眉眼温和,“贸然前来,没打扰到你吧?”

“我在府中左右也没什么事,顾姐姐肯前来与我说话,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徐乐婉侧身在前引路,声音轻柔,“只是县君府比不得顾府底蕴深厚,若有招待不周之处,还望姐姐莫要嫌弃。”

顾澜依跟随她的脚步迈入庭院,目光掠过院中景致,唇角含笑:“顾家京城这座宅子,是几代人一点一滴积累修缮才有的气象。倒是你,如此年纪便凭本事得了这座府邸,才真的叫人钦佩。”

“姐姐谬赞,这边请。”花厅内早已沏好了茶,甫一进来,清香扑鼻。

“方才观你府中的下人,行事规矩,待人周到,便知你治家有方。”顾澜依面露赞赏之色。

“都是嬷嬷教养的好,”徐乐婉谦虚道,“我哪里懂这些?”

“你的好,我们都看在眼里。”顾澜依轻啜一口茶,接着道,“今日前来,是特意代云舟来道谢的。京城不比北疆,局势风高浪急,他性子直率,难免有思虑不周之处,有你在旁点拨,方能无恙。将他交给你,我们都很放心。”

“姐姐不觉得我班门弄斧就好,”徐乐婉脸皮薄,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刚才姐姐才说都是一家人,这会儿又与我客气上了。”

“一家人是真,道谢也是真。”顾澜依语带深意,“今日谢你,是谢你心中有他,有我们顾家。来日方长,云舟有你,是他的福气,也是我们顾家的福气。”

徐乐婉遭受不住,脸上起了红霞:“姐姐再夸,我真是坐不住了。”

“好,不夸了,”顾澜依知道女儿家的娇羞,将话题转到了刘国公身上,“最近刘国公处处与父亲意见相左,害的父亲回府时间都晚了……你还不知道顾家与刘国公府的渊源吧?”

顾澜依轻叹一声,从刘国公送儿子去北疆说起,三言两语道明缘由:“父亲念在他如今孤寡一人,屡屡避其锋芒,行事不免束手束脚。我与你说这些,是让你心中有数,刘国公此人——虽然表面好似已经放下过往,但我总觉得,他内心未必真有表现出的那般豁达。”

岂止不豁达,甚至还想暗中置顾家于死地。徐乐婉心中吐槽,若非她先前出手,就单单长得像的那个胡人少年,足够顾将军手忙脚乱一阵子。

不过——:“顾家,为何要对刘国公处处避让?”

“这——”顾澜依一愣,“当然是因为,他的两个儿子,皆亡于北疆……”

“那又如何?”徐乐婉眉眼间俱是困惑,“刘国公的两位公子,是为国出征,为国捐躯。圣上亦感念他丧子之痛,特赐国公之位以慰其情,顾家为何仍要心怀愧疚?”

顾澜依唇瓣微启,未能成言,她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内心深处亦觉得,终究是顾家未能护住刘氏血脉。

徐乐婉却不给她喘息的机会,言辞愈发清晰锐利:“世人多怜沥血之痛,少念藏锋之功。刘国公连丧两子,固然令人悲悯,但顾家几代守候北疆,多少牺牲埋骨于边疆风沙之中,难道便要轻描淡写,一笔揭过?

正所谓薄冰常履无人问,高堂一哭天下知。他刘国公会哭,顾将军为何不与他学一学?总该让陛下与朝堂知晓——这江山稳固,边境太平,究竟是用谁家的血肉代价换来的。”

顾澜依整个人仿佛被定在原地,那双总是沉静温婉的眸子中,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动——武将世家,战死是宿命与荣光,她,包括顾家从未想过让亡者英灵不宁,可若是……

纷乱的思绪如潮水般冲击着她多年的认知,声音里带着几分不确定的动摇——“刘国公孤身一人,的确可怜……我们顾家,怎好与他相争……”

“姐姐误会了,”徐乐婉语重心长道,“何为争?自己囊中本无一物,却偏要伸手,去夺取别人的怀中之宝,那才叫争,是贪心,是不义。顾家几代人的功勋与牺牲,是早已泼洒在疆场的热血与事实。如今不过是将这本属于英灵的功绩,从被遗忘的尘埃里取回,让它重见天日,物归原主,何争之有?”

“你说的有道理,”顾澜依扶额,“你,你且容我,好好想想。”

顾府这么多年,秉性的一直是低调,因为顾家手中的权势太大了,靠着太妃,圣上亦不曾轻视过顾家。

当人手中有了足够的权势后,确实会不屑于去与他人争抢,不过转念想到父亲每每疲惫而归,顾澜依是心疼而气愤的。不然今日也不会特意跑来提点徐乐婉要注意刘国公。

“无妨,姐姐只需知道,我真心为顾家着想便好。”万事过犹不及,徐乐婉将想说的话说出来,只等顾家自己回过味来。

三皇子与太子如何斗,她不想管,不过要刘国公非要将主意打到顾家,让她受到牵连,那不行。

“自然,”顾澜依殷切的目光望过来,“你的真心姐姐岂会感觉不到?我来还有一件事,云舟走之前将你托付于我,你需要出府的时候,命人提前知会我一声,我陪你出行。”

“婉婉记下了。”

顾澜依又坐了会儿,告辞离开,她的认知受到了新的冲刷,需要回去好好理一理。

转眼一个月过去,徐乐婉在此期间并未出府,她向来是个沉得住的性子,闲来无事,练练字,弹弹琴,倒不觉得时光有多难熬。

顾云舟此次公务期间,并未送回一封信,池嬷嬷不放心的念叨过几句:“顾二公子也是,都定亲快要成亲的人了,在京城时恨不得天天往这跑,出去了连封信都不知道送回来。”

徐乐婉失笑:“嬷嬷,他是前去剿匪,生死一线,哪里顾得上什么儿女情长。”

池嬷嬷并不是真的生气,就是怕自己主子心里不舒服,替她把话讲出来,眼见主子好似真的不在意,便也不再提起。

顾云舟的归期还是到了,顾澜依提前让人前来传信,凯旋当日,城内必定热闹非凡,还需早些出门去到雅间等待。若是徐乐婉想,出城外的十里亭,应该也清净,能安安静静的迎上一迎。

徐乐婉不想出城,但她不去,她可以派人去——离十里长亭最近的那座荒山之上,还藏着好东西呢。这次趁着人多眼杂,她定要将东西取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