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话说史记 > 第312章 平原君贪心误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齐国的安平君田单,因火牛阵破了燕军,为齐国立下了大功,因受奸人陷害,无法在齐国生存,便逃到赵国。赵国任他为将军,率军进攻燕国中阳,便夺取了中阳。又进攻韩国的注人邑,也胜利了。第二年惠文后去世,田单被封为宰相。

孝成王四年,成王梦到自己穿两种颜色的衣服,乘飞龙到天上去,还没有到天上,就坠落下来,看到了金玉堆积如山。第二天孝成王召见筮史官来占卜说:“梦见穿两色衣服,表示残缺。乘飞龙上天还没到就坠落下来,表示有气势没实力。看到了金玉堆积如山,表示忧患。”

孝成王做了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梦,心里有些狐疑,不知是祸是福。现在母后已经故去,自己的心里实在没底。没过几天,韩国驻守上党的将领冯亭,派使者到赵国说:“上党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已经守不住了,秦国已下了最后通牒,就要被并入秦国。上党有城邑十七座,沃野千里,可上党军民不愿意归降秦国,愿意归顺赵国。请大王能向上党军民施以恩惠,请大王能够收留上党百姓,他们很无辜。”

孝成王听了使者的话,心中大喜,觉得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得到上党之地,实在是捡了个大便宜。但他还是有些犹豫,便召来平阳君赵豹商议说:“上党将军冯亭愿意将上党十七座城邑献给赵国,上党的军民也归顺赵国,这可是个大好事,我们接受他怎么样?”

赵豹皱着眉头说:“圣人说,无缘无故的利益就是大祸。”

孝成王说:“上党是为我的恩德感召,怎么说是没有原故呢?”

赵豹回答说:“秦国蚕食韩国土地,截断了上党与韩国本土的联系,就是想坐收上党。如今上党军民不归秦而归赵,这是想把灾祸转嫁到我们赵国头上啊。秦国付出了那么多,怎会轻易让上党落入我们之手,大王若接受上党,必定会激怒秦国,招来大祸,所以我们一定不要接受。”

孝成王说:就算我们出动百万大军,一年半载也不一定能拿下一座城,现在有人送给我们十七座城。这可是大礼呀,我真的有点舍不得呀。”

平阳君赵豹的态度很明确,坚决不能接受上党的城池和军民,否则就会大祸临头。孝成王有点不死心,就召见平原君赵胜和公子赵禹。孝成王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们,平原君有些贪心的说:“白白得到十七座城池,这么好的机会,为何不要?秦国强大,我们若不趁机壮大自己,日后更难与之抗衡。”

孝成王听了赵胜的话,最终还是决定接受上党,派赵胜为使臣,去接收上党的土地与城池,对归顺赵国的韩国官员诸一封赏,封冯亭为华阳君,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以防秦军来犯。

秦昭王得知上党已归降赵国大怒,随即调动精兵强将向上党进发,限期攻下上党。上党的百姓知城必破,纷纷逃离上党,向赵国逃难。廉颇率赵军前来迎战,对秦军的猛烈攻击,廉颇指挥将士们且战且退,退到长平前沿,廉颇觉得不能再退了,便在长平建起营寨,阻挡秦军的进攻。

廉颇命令将士坚守营寨,不许出战,有违命者斩。秦军见廉颇坚守不出,一时也难以攻克长平。秦军东征路途遥远,运送给养粮草很困难。秦军想速战速决,廉颇则决不出战。双方将士们在长平对峙,秦军一点办法都没有,这么耗下去,秦军就只好撤军。

秦昭王急的团团转,他不甘心就这么放弃了上党,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秦相范雎知道廉颇是名将不好对付,便使出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谣言,说廉颇害怕秦军,不敢出战,很快就要投降了。说秦军就怕赵括,要是派赵括为将,秦军一定会撤退。

孝成王本就对廉颇坚守不出的策略不满,听到这些谣言后,更是深信不疑。他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阻,决定用赵括替换廉颇。赵括自幼熟读兵书,谈起兵法来头头是道,可他缺乏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

赵括来到长平后,立即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打开寨门,主动出击。秦昭王得知赵括为将,暗喜不已,偷偷的派白起为上将军,指挥秦军作战。白起佯装败退,引赵括深入。赵括不知是计,率领大军追击,结果陷入了秦军的包围圈。赵军被围困四十多天,粮草断绝,士兵们相互残杀以食。

赵括亲自带兵突围,被秦军射死。四十万赵军投降,白起将他们全部活埋。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孝成王后悔没有听平阳君赵豹的话,才导致长平的灾难,可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秦将白起坑杀赵军四十多万,赵国已无兵可派,秦将白起想一鼓作气,灭了赵国。便率军包围了邯郸,赵国危在旦夕。

说客苏代入秦求见相国范雎,说了一番话,令范雎求见秦昭王,范雎见到秦昭王后,说道:“大王,如今白起功劳极大,若再灭了赵国,大王您拿什么封赏白起。而且赵国若亡,其百姓必然逃往他国,为他国所用,不如让赵国割地求和,我们也能得到实惠,还可遏制白起势力。”

秦昭王听后,觉得有理,便下令白起撤兵。赵国虽暂时保住,但割让了六座城池。

而苏代这番话,实则是赵国为解邯郸之围所使的计策。赵国用重金贿赂苏代,让他离间范雎与白起。白起得知撤兵之事,心中愤懑,与范雎矛盾渐深。

此后,秦昭王又想再次攻赵,白起却称病不出。秦昭王派其他将领出征,却连连受挫,此时他才越发后悔当初撤兵,也对白起的态度愈发不满,赐白起自尽。

赵国则在这间隙中,努力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准备应对秦国下一次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