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变革习俗,推行胡服骑射,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好在有叔叔公子成、上大夫楼缓的鼎力相助,总算是强制推行下去,但很多人都不理解,希望武灵王能收回成命,依照以前的习俗,才附合赵国人。
王室人员公子文、公子造、公子俊,都来劝谏赵武灵王不要穿胡服,还是穿赵国的服饰更合适。武灵王说:“先王的习俗也有不同,哪种习俗可以仿效,帝王们并不遵循,且时势不同,应对之法自当变化。如今我推行胡服骑射,是为让赵国强大,抵御外侮。若一味守旧,赵国危矣!”
公子文急切道:“大王,胡服骑射虽有其利,但我赵国传统习俗流传已久,骤然改变,恐民心不稳啊。”
武灵王微微一笑,说道:“民心可导,我推行此策并非强迫,而是看到了它能让赵国军队战力大增。你们看,如今我军操练骑射,成效初显,不久之后,定能在战场上发挥巨大作用。”
公子造仍不死心,继续劝道:“可如此一来,我赵国文化特色将逐渐丧失啊。”
武灵王拍了拍他的肩膀,“文化并非仅存于服饰,我赵国之精神,不会因服饰改变而消亡。待我赵国强大,四方来朝,那时文化自会交融,我赵国文化也将更为璀璨。”
赵武灵王力排众议,开始在军队中推行胡服骑射,招募士兵开始练习骑射。赵武灵王二十年,武灵王巡察中山国地形地势,到达宁葭,向西巡察胡人地势,到达榆中。林胡王听说赵武灵王西巡胡人地界,心里害怕,就派人去献马,以探赵武灵王的虚实。
赵武灵王收下了林胡王送来的马,对来使说道:“回去告诉林胡王,我赵国推行胡服骑射,只为自强,无意侵犯。但若有人敢犯我赵国边境,必不轻饶。”
林胡国来使领命而去。
此时,楼缓进言道:“大王,林胡王此举,或是试探,亦或是有求和之意。我军如今骑射之术渐精,可借此机会,与林胡修好,同时也可向其他胡人部落展示我赵国之威。”赵武灵王点头称是,决定派使者前往林胡,与林胡王商谈合作之事。
与此同时,中山国也察觉到了赵国的变化,国君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有人认为应与赵国修好,避免冲突;也有人主张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对抗赵国。中山国国君犹豫不决,只能密切关注赵国的动向。
而赵武灵王则继续在国内大力推广胡服骑射,训练军队,他深知,只有让赵国真正强大起来,才能在这乱世之中立于不败之地。赵武灵王巡视归来,便派者出使秦国、韩国、楚国、魏国、齐国,表示友好。这是在为攻打中山国做准备。
赵武灵王二十一年,赵国攻打中山国,派赵袑率领右军,许钧率领左军,公子章率领中军,武灵亲自统率三军,向中山国杀来。中山国边境守军见赵国大军压境,急忙向国内求援。
中山国国君得知消息后,顿时慌了神,匆忙之中采纳了联合他国的建议,赶忙派出使者向邻近诸侯国求救。然而,此时赵国因胡服骑射战力大增的威名已传扬开来,那些诸侯国大多不愿轻易得罪赵国,只有少数小国象征性地派出了一些援兵。
赵军这边,凭借着精良的骑射部队,一路势如破竹。胡服骑射的优势在战场上尽显,灵活的骑兵在中山国的土地上纵横驰骋,很快就突破了中山国的几道防线。中山国军队虽奋力抵抗,但在赵军强大的攻势下,节节败退。
赵武灵王率军夺取了鄗城,石邑、东垣。中山国兵败,无力再战,便派使者求见赵王,中山国愿意献出四座城池,请求停战。
赵武灵王一战便夺得了中山国大面积土地和城池,见中山国献城池求停战就答应了,赵武灵王便收兵,派下军驻守中山国,守护刚刚得到土地与城池。
赵武灵王一心想要灭掉中山国,武灵王二十三年,赵又发兵进攻中山国。此次进攻,赵军依旧凭借胡服骑射的优势,迅速撕开中山国的防线。然而,中山国在经历上次战败后,也有所准备,他们加固了城池防御,还从邻国请来了一些擅长守城的将领。
战斗陷入了胶着状态,赵军虽勇猛,但一时难以攻克中山国的核心城池。就在赵武灵王为此发愁时,探子来报,北方的林胡部落有异动,似乎在集结兵力,有南下侵扰赵国边境的迹象。
赵武灵王深知不能两线作战,于是当机立断,留下部分军队继续围困中山国,自己则率领精锐骑兵回防北方边境。林胡王见赵武灵王亲率大军归来,心中畏惧,不敢轻举妄动。赵武灵王在边境陈兵示威,警告林胡王不要轻举妄动。
林胡王权衡利弊后,只好退兵,打消了南下的念头。处理完北方之事,赵武灵王又马不停蹄地返回对中山国的战场,准备再次发起猛攻,彻底灭掉中山国。
打仗需要一鼓作气,才能取得胜利,林胡王的节外生枝,打乱了赵武灵王的进攻计划,这次进攻中山国,赵武灵王无功而返。
武灵王二十四年,惠后生病,武灵王心情沉重,没有心情去攻打中山国。惠后为梦中所得,在武灵王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武灵王遍请天下名医,也没能治好惠后的病。武灵王二十五年,惠后病逝。武灵王悲痛欲绝,答应了惠后,立惠后的儿子为太子。
赵武灵王安葬完惠后,便派大夫周袑穿胡服辅佐教导太子赵何。大臣对赵武灵王废长立幼颇有微词,但没有人敢当面劝谏武灵王。武灵王不以为然。
赵武灵王二十六年。武灵王再次进攻中山国,这一次攻打中山国,是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术,一举打败了中山国,占领了中山国的土地,城池。赵武灵王要灭掉中山国的志向得以实现。但赵武灵王还有更大的志向要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