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侯继承君位以来,一直征战不断,苦了天下百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从古至今,受苦受难的都是老百姓。赵成侯在位二十五年去世,太子理应继承君位,但公子绁却想抢班夺权,自立为国君。公子绁率领支持他的叛军进攻太子东宫,宫廷卫士拼死抵抗,保护太子安全撤离。
太子随即调集军队平叛。公子绁战败,逃往韩国避难。太子继位有惊无险,就是赵肃侯。赵肃侯有些软弱,赵国诸公子,都想与他争君位。赵肃侯三年,公子赵范寂寞难耐,也打起了赵国君位的主意。
公子赵范七拼八凑,也组成了一支军队。赵范与他的同伙商议说:邯郸城很是坚固,我们这点人马要想攻下邯郸城,怕难以得手。赵范便派几个密探,混进邯郸城里,准备联系城里的诸公子做内应,到时候内外夹攻一准能破城。
几个密探虽然混进了城里,但行迹可疑,被城里巡逻的士兵抓了个正着。一顿严刑拷打,他们没有扛住,招了。谋反是重罪,城防将军,赶紧报告给肃侯,肃侯与近臣商议,近臣说:可以将计就计,把他们一网打尽。
肃侯紧急调兵遣将,并按密探招供的举火为号,公子赵范开始攻城。肃侯救兵很快就到了,公子赵范的乌合之众,哪里是官兵的对手,公子赵范战死,其他叛党,死的死,逃的逃,一场叛乱很快便平息了。
赵肃侯从不主动攻击他国,所以战事很少,没事做了便带领护卫去游猎,有点不顾国事,幸好相国太戊午能干,国事并没有耽误。赵肃侯十六年,肃侯率队游览大陵,从鹿门出去,相国太戊午牵住肃侯的马说:“如今正是农事繁忙,一天不耕种,一百天没饭吃。”
肃侯听了,立刻下车认错,并带领护卫返回国都。相国感叹说:“这么听劝的国君,也是十分难得啊!”
肃侯不主动去攻击别的国家,刚即位时诸侯们以为肃侯仁德,时间长了,就发现赵肃侯软弱无能。肃侯十八年,齐魏联军攻打赵国,肃侯听报,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幸好有相国。相国太戊午率领将士迎战齐、魏联军。
相国太戊午站在山上观察齐、魏联军营寨,发现齐魏联军的营寨地势低矮,相国太戊午计上心头。当晚相国派士兵挖水渠,引黄河水淹灌齐、魏联军。齐、魏联军正在睡梦中,突然洪水袭来,齐、魏联军乱做一团,赵军趁势追杀联军,联军大败。
赵肃侯二十二年,张仪做了秦国宰相,秦派张仪率兵攻打赵国的西河。赵国上将军赵疵率军迎战秦军,赵将军求胜心切,中了张仪的埋伏,赵军大败,上将军赵疵被斩杀。秦军夺取了赵国的蔺邑、离石。
赵国吃了败仗,肃侯很是担心,上将军赵疵阵亡,一时间难以找到能胜任的将军,由相国太戊午兼任。相国说:“现在秦军势头正旺,不可以与秦军正面交锋,以防御为主,只要秦军不攻进赵国就成。”
赵肃侯经历这次战败,受到了惊吓,不久就病倒了。肃侯寻遍天下名医也没有治好他的病。赵肃侯二十四年,肃侯去世,由他的儿子继承君位,就是赵武灵王。
赵肃侯虽然软弱无能,但他却生了一个英雄的儿子。赵武灵王继位时年龄还小,不能处理政务,便设有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官三人,协助赵武灵王处理政务。赵武灵王元年,阳文君赵豹任赵国宰相。魏襄王和太子嗣、韩宣王和太子仓到赵国来朝贺。
等到武灵王能够自己处理政务时,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为国中八十岁以上老人,每月都送给生活用品及食品等,人人有份,算是把八十岁以上老人养了起来。
赵武灵王已长大成人,逐渐成熟起来。赵武灵王五年,武灵王娶了韩国宗亲之女为夫人,成为了真正的男人。到了武灵王八年,诸侯国已经有五个国家互相称,并通知赵国,希望赵国也称王。
赵武灵王没有称王,回答诸侯说:“赵国暂时还没有这个能力称王,不敢处在这个名分上。”
他仍让赵国人都称他国君。
赵武灵王九年,为了阻止秦国东扩,赵、韩、魏三国联合攻打秦国,此时的秦国已经很强大了,国君为秦惠文王。秦惠文王大怒,随即调集精兵强将,准备迎战。秦宰相说:“三国联军攻秦,赵国是主谋,只要打败赵国,联军自退。”
秦军先派两支部队牵制魏、韩,主力部队趁夜色突然袭击赵军大营,赵军猝不及防。赵军大败,四处逃窜,秦军一路追杀,斩杀赵军八万。韩、魏见赵军大败,并没有去救助,也没有通知赵国,便撤军了。
赵经此一败,损失惨重,不敢再战,便收拢残兵败将撤回赵国。此战虽败,但赵武灵王在诸侯中却有了声望,一些小的诸侯国反向赵国靠近。赵武灵王十一年,燕国发生内乱,武灵王把逃亡韩国的燕国公子职召来,立他为燕王,并派军队护送燕王职归燕,燕国才得以安定。
赵武灵王十六年,武灵王巡视大陵,夜晚在行宫梦见一位少女弹琴吟诗说:“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
那少女模样清丽,眼神灵动,琴音婉转,诗词悦耳,武灵王一下子便沉醉其中。待到梦醒,那少女的音容笑貌仍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第二日,武灵王与大臣们饮酒时,忍不住多次提及梦中少女。大夫吴广听闻,觉得此事或许是个机遇,他想到自己有个女儿叫孟姚,生得美貌动人,且擅长琴艺。于是吴广便将女儿进献给了武灵王。
武灵王一见孟姚,竟与梦中少女有几分相似,顿时龙颜大悦,对孟姚宠爱有加。此后,孟姚常伴武灵王左右,得宠于赵武灵王,武灵王封孟姚为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