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 第1367章 证据运用,联盟策划反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67章 证据运用,联盟策划反击

新一批原料运输车抵达厂区门口的消息刚传进指挥室,林晚的目光还停在监控屏上。她没有立刻回应后勤组的确认请求,而是调出了另一条数据流——调查小组传回的敌方据点实时影像。

画面中,几辆黑色厢式车正频繁进出地下车库,人员穿着统一制服,行动节奏明显加快。她盯着看了十秒,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一下,随即接通内部通讯。

“把过去六小时的出入记录全部调出来。”她说,“我要看每辆车停留的时间、载重变化和驾驶员信息。”

助手应声而去。林晚起身走到主控台前,将铁证存储盘插入终端。屏幕切换,一段视频开始播放:昏暗房间内,一个戴面具的男人坐在长桌尽头,对面站着本地非法组织头目。两人交谈不到三分钟,资金流向文件被当场交接。

这段视频是三天前获取的核心证据之一。

她看完一遍,又放了一遍。这次她闭了闭眼,集中精神,睁开时目光锁定画面中面具人的右手——那根无名指上有道细疤,曾在一份境外档案里出现过。

“代号‘灰影’。”她在心里确认。

几分钟后,助手送来出入统计表。数据显示,最近四小时内,敌方运输频率比平时高出三倍,且所有车辆底盘都经过改装,具备隐蔽夹层特征。

林晚转身拨通会议频道:“召集联盟高层,三十分钟后战略会议室集合。议题:反击计划启动。”

---

会议室灯光调至作战模式,环形大屏亮起,显示当前局势图。各职能部门代表陆续到场,有人坐下就问:“是不是要动手了?”

林晚站在前方,没回答问题,先点了系统里的最新动态。敌方据点热力图跳了出来,红色区域集中在地下三层和西侧仓库。

“他们准备动了。”她说,“不是试探,是全面推进。”

一名高层皱眉:“我们现在打出去,万一证据链被反咬怎么办?舆论那边可不一定买账。”

另一个人开口:“那就继续等?等到他们先把我们的人挖出来?”

争论很快升温。一半人主张立即曝光全部证据,制造社会压力;另一半坚持按原节奏稳扎稳打,避免激化局势。

林晚听着,没有打断。等声音稍微平息,她走到控制面板前,调出一组数据。

“这是昨天上线的‘你问我答’专栏互动结果。”她说,“七十二万次访问,其中五十三万人主动提问。最多的问题是——幕后是谁?”

她顿了顿,看向坐在右侧的两位态度模糊的负责人。

“民众已经准备好听真相。”她说,“不是因为我们说得多漂亮,而是他们自己猜到了危险在哪里。”

说完,她微微侧身,凝视其中一人的眼睛。短暂几秒,她看到了对方真实的顾虑:怕担责,怕决策失误导致连锁反应。

再看另一个,内心其实支持揭露,但担心执行不到位。

她收回视线,开口:“所以我们不能一次性全放出去。”

全场安静下来。

“我提议采用三阶段揭露。”她启动演示文档,屏幕上出现三个时间节点。

“第一阶段,匿名渠道向三家主流媒体投放部分通话录音和转账截图。不署名,不解释,只让内容自己发酵。”

有人问:“如果他们否认呢?”

“会有人替我们追问。”她说,“只要消息散开,公众自然会查来源、比时间线。我们的任务不是说服所有人,是让怀疑生根。”

第二点出现在屏幕上:“第二阶段,在敌方召开核心会议时,同步泄露他们的内部通讯记录。重点不是内容,是让他们内部互相猜忌。”

“这招狠。”有人低声说。

“不是狠,是准。”林晚纠正,“他们越团结,破坏就越难。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自己停下脚步。”

第三点落下:“第三阶段,决战前二十四小时,举行公开发布会。现场展示全部证据链,包括视频、资金路径、技术分析报告。这一次,我们不再回应质疑,而是直接定性。”

会议室陷入沉默。

许久,之前反对的那位高层开口:“第一阶段什么时候开始?”

“今晚。”她说,“我已经联系好渠道,两小时内能送达。”

---

会后,林晚没有离开。她留在指挥室,重新接通调查小组的加密线路。

信号接通,对方图像出现在副屏上。背景是一间老旧维修间,墙角堆着工具箱。

“你们现在的位置安全吗?”她问。

“暂时没问题。”声音从耳机传来,“但我们不能再靠近主楼。上周换岗后,新增了生物识别门禁。”

林晚点头。“不用再近了。你们的任务变了。”

她打开指令文档,逐条下达:

“第一,保持现有伪装身份,每日定时发送环境噪音样本,用于后台声纹比对;第二,盯住灰影的行程规律,尤其是夜间活动;第三,一旦发现多人聚集或武器转运,立即触发三级预警代码。”

对方复述一遍,确认无误。

她最后补充:“不要尝试抓人,也不要私自行动。你们的作用,是让我们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最自信。”

通话结束,她切断主频信号,改用脉冲加密模式维持连接。这种信号难以追踪,但传输速度慢,只能传递简短代码。

做完这些,她调出城市地图,在几个关键节点标上红点。这些都是敌方可能使用的备用通讯基站。

她又看了一眼时间:距离第一波信息投放还有八十七分钟。

---

联盟高层陆续离开会议室,有人路过指挥室时探头看了看。林晚还在看屏幕,手指偶尔滑动,回放敌方据点的监控片段。

“你还在这?”那人问。

“等反馈。”她说。

“你觉得他们会乱吗?”

她停下动作,抬头看了对方一眼。“一个人做坏事的时候,不怕别人骂他,怕的是别人知道他做过什么。只要消息传进去,他们就会开始算谁先扛不住。”

那人没再说什么,走了。

林晚转回头,继续盯着画面。此时,监控显示一辆新车驶入据点,车牌被泥浆覆盖,车身低矮沉重。

她放大车尾,看到排气管附近有一道新鲜刮痕,像是强行通过狭窄通道留下的。

她记下时间,标记为异常事件。

接着,她调出科研团队的最新报告。反制武器量产进度正常,今日已完成第八批次封装,储备量达到预期的百分之六十四。

她把两份数据并列对比:一边是敌方加速部署,一边是己方稳步蓄力。

然后她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四个字:先发制心。

这不是要打赢一场战斗,是要让对方还没出手,就已经动摇。

她拿起笔,在下面列出明天早间将接收匿名材料的媒体名单。

第一家是《云都晨报》,主编曾因揭露腐败被停职两年;第二家是民生广播台,听众以中老年为主,传播力强;第三家是一家独立纪录片团队,擅长深挖背景。

写完,她按下发送键,将指令同步给执行组。

窗外天色渐明,霓虹灯熄灭,城市进入清晨模式。街道开始有行人走动,送货车一辆接一辆开出仓库。

林晚喝了口桌上凉透的水,放下杯子时发出轻响。

她再次打开敌方据点的实时画面。刚才那辆新车正停在卸货区,几名工作人员围上去,开始检查车厢。

她放缓播放速度,逐帧查看。

就在车门打开的瞬间,她看到里面堆放的金属箱上印着一行编号。数字很熟悉。

她调出数据库比对,三秒后匹配成功——这批箱子的型号,与三个月前失踪的军用储能装置一致。

她的手指停在键盘上。

这时,通讯器震动了一下。是市场团队发来的测试结果:新版宣传稿的阅读完成率提升了百分之一百九十,转发人群中,有三成来自城东老工业区。

她看完消息,关掉弹窗。

屏幕回到监控画面。那些箱子正在被搬进地下室,镜头拍不到具体位置。

她重新打开脉冲信号通道,输入一条新指令:

“目标出现同类设备搬运迹象,确认为S-7型储能单元。建议提升预警等级至二级,持续监视进出人员面部微表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