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重生之我在云都偷心三千次 > 第1366章 反馈分析,市场调整策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66章 反馈分析,市场调整策略

林晚的手指在平板边缘停了一下,屏幕还停留在产线运行状态页。通讯器刚响起的提示音被她按了静音,下一秒手机震动起来。一条新消息弹出,来自市场团队:“舆情热度持续上升,但负面评论比例回升至百分之十七。”

她把平板转向自己,调出实时监控面板。大屏左侧滚动着社交平台热词,右侧是情绪分析曲线。关键词不断跳动——“听不懂”“太复杂”“像在看论文”。她盯着看了几秒,点开一条高赞评论。对方说联盟发布的技术说明用了八个专业术语,连查字典都找不到解释。

林晚起身走到指挥台前,接通市场团队频道。负责人很快出现在画面里,身后是忙碌的办公区。

“你们现在发的内容,普通人能看明白吗?”她问。

对方顿了顿,“我们尽量保持严谨性,毕竟涉及核心技术……”

“我不是问你们觉得严不严谨。”林晚打断,“是问一个送外卖的人、一个上夜班的保安、一个在家带孩子的母亲,他们能不能看懂我们在做什么。”

画面那头沉默了几秒。

“立刻把过去四十八小时所有发布内容按受众分类。”她说,“我要知道每条信息最容易让人卡在哪一步。”

通话结束后,她打开文档系统,开始逐条查看原始稿件。第一篇讲的是防御网络升级原理,通篇围绕“信号扰动阈值”和“能量反馈闭环”。第二篇介绍生产线恢复情况,提到“模块化装配流程优化”和“动态负载平衡机制”。

她翻到第三篇,配图是一张复杂的电路结构图,标题写着《关于继电器稳定性提升的技术路径解析》。

林晚合上文件夹,拿起笔在便签上写下三行字:术语太多,逻辑断层,没有具体例子。然后拨通内线电话,让市场团队负责人半小时后到指挥室汇报。

人来的时候带着一台笔记本电脑。林晚没让他坐下,直接指着屏幕上的数据,“昨天那条纪实短片播放量破百万,为什么?”

“因为真实。”

“真实是什么?”她追问。

“是能看到人的脸,听到他们的声音,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可我们现在做的,全是反的。”林晚翻开对方带来的新稿子,“你说‘系统已完成冗余部署’,普通人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换成‘就算一台机器坏了,另一台马上顶上,不会断电’,是不是更清楚?”

负责人低头看着自己的笔记。

“我不是要你们放弃专业性。”她说,“是要把专业的事说得让人听得懂。我们现在不是在写论文,是在争取支持。”

会议室陷入安静。外面走廊传来脚步声,有人抱着资料快步走过。

林晚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三个词:简化、故事、回应。

“从今天起,每条推送必须做到三点。”她转身面对对方,“第一,核心技术用日常比喻表达。比如反制武器,可以说成‘城市的大门锁升级了’。第二,加入普通人经历的故事,让他们觉得这事跟自己有关。第三,每发一条内容,必须留一个问题入口,让老百姓能提问。”

负责人抬起头,“如果我们回答错了呢?或者被挑出漏洞……”

“那就改。”林晚说,“但我们不能因为怕错就不说话。”

她停顿了一下,“你们以为权威是怎么来的?不是靠说别人听不懂的话。是靠一次次准确回应,一次比一次更贴近他们的担心。”

对方慢慢点头,开始记录。

林晚又补充,“立刻上线‘你问我答’专栏。高赞问题两小时内必须回复。语气不要像公告,要像平常聊天。删掉所有‘根据测算’‘模型显示’这类话。直接说‘我们知道你在担心什么,这是我们的做法’。”

会议结束前,她调出三条待发布的宣传稿,当场重写开头。第一条原句是“新型阻断装置已进入调试阶段”,改成“新的防护设备正在测试,它会在危险靠近时自动启动”。第二条原本讲材料供应稳定,现在开头变成“工厂工人轮班不停,只为保证每个部件都按时做好”。

第三条她看了一会儿,删掉整段技术描述,换上一句话:“有一位快递员昨天给新生儿送药,路上信号突然中断。他差点迟到。现在这种情况不会再发生了。”

“拿这三版去做预热投放。”她说,“先小范围测试阅读完成率和转发量。”

人走后,她坐回位置,打开AI语义分析系统。后台数据显示,近期公众情绪中“焦虑”占比仍在缓慢上升,尤其是在城东和南区几个老居民点。她标记出这几个区域,准备等第一批互动数据出来后重点观察。

大约四十分钟后,助手送来初步反馈。新版稿件的试读群体平均停留时间比旧版高出两倍,其中带故事的那条转发最多。有人留言说:“终于有人说了句人话。”

林晚把这条评论截图保存。

接着她接到通知,民意直通车专栏已上线。第一条提问来自一位退休教师:“你们说的域外势力,会不会打进来?我孙子住校,我想知道学校安不安全。”

她亲自起草回复:“目前所有学校供电和通讯系统都在保护范围内。我们会优先保障教育机构的信号稳定。明天上午十点,各校区将进行一次应急演练,家长可通过官方平台查看进度。”

发出去十五分钟,这条回复获得上千点赞。

她继续翻看其他问题。有人问生产进度是否影响日常生活,她让人附上一张配送车辆调度图,并标注“民生服务优先通行”。有人担心未来会不会停电,她要求技术组提供一份通俗版电力保障说明,配上简单的流程图。

天光渐渐亮透,窗外的城市轮廓清晰起来。指挥室内灯光稳定,机器运转声始终未停。

林晚端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水已经凉了。她放下杯子,目光落在大屏右下角的新数据条上——互动问答首日响应率百分之九十二,质疑帖中有六成在收到回复后转为中立或支持。

她伸手划动屏幕,放大南区某社区的反馈趋势。那里昨天还有大量“搞不懂”的抱怨,现在出现了几条新留言:“看了那个送药的故事,我才明白你们在忙什么。”

就在这时,通讯器再次响起。市场团队发来紧急更新:有一批用户开始自发制作短视频,用自家孩子的画作配上联盟发布的防护动画,标题写着“我们也要守护云都”。

林晚点开其中一个视频。画面里是个小女孩,举着一张蜡笔画,上面画着一栋房子,周围围了一圈发光的线。她对着镜头说:“这是妈妈说的保护罩,坏人进不来。”

视频播放到结尾,林晚正准备关闭,屏幕上突然跳出一条系统提醒:新一批原料运输车提前五分钟抵达厂区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