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的手指落下后,身体晃了一下。她扶住控制台边缘,额头渗出冷汗。视线有些模糊,太阳穴像是被针扎着,一下一下地疼。
苏悦冲进主控室,手里拿着水和药片。“你已经超限了。”她说。
林晚没说话,把药片含在嘴里,眼睛一直盯着屏幕。干扰信号刚发出,结果还没传回。她不能闭眼,也不能松手。
时间一秒一秒过去。监控画面中的面包车仍然停在路口,环卫车正在清理障碍物。红灯还没变。
终于,系统弹出提示:“干扰成功,矿物样本活性归零。”
林晚吐出药片,仰头喝了一口水,这才把药吞下去。她靠在椅背上,深呼吸三次,强迫自己清醒。
“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她打开全域通讯,“最后核验准备情况。”
调查小组的负责人第一个接通。他站在城南一处隐蔽点位,身后是昏暗的小巷。“我们确认矿物已经被控制,但对方临时换了接头地点,原定仓库没人进出。”
林晚闭上眼,回想前世这个团伙的习惯。他们喜欢用废弃工厂做中转,尤其是靠近铁路线的老厂区。其中有一处地下通道直通货运站,平时没人注意。
“去铁西旧钢厂。”她说,“东侧第三个仓库,地下有夹层。”
负责人愣了一下,“你怎么知道?”
“现在不是问这个的时候。”林晚睁开眼,“授权你现场决断,只要不暴露,可以提前布控。”
通话结束,她立刻接入科研团队频道。
负责人坐在实验室里,脸色发白。刚才那轮干扰耗尽了设备性能,主控机有过一次短暂宕机。
“备用设备启动了吗?”林晚问。
“在待命状态。”
“主设备再跑一遍模拟,如果出现异常,立刻切换。我不允许决战时出现技术中断。”
“明白。”
“还有,把干扰参数再压缩百分之五。我们要确保即使对方携带防护装置,也无法激活样本。”
技术人员开始调整。林晚盯着屏幕上的进度条,直到看到“校准完成”的提示才移开目光。
市场团队的接口人稍后上线。她的声音有点紧:“我们监测到一批异常Ip,集中在几个社交平台,正在散播关于矿区事故的谣言。”
林晚点头。“启动‘蜂巢防护协议’,自动隔离账号,反向追踪来源。不要删帖,让它们继续发,我们在后台记录所有传播路径。”
“可是……这样会不会影响公众情绪?”
“怕的就是没人信。”林晚说,“等真相公布时,这些提前放出的假消息会让我们更容易引导舆论方向。”
指令下达后,整个指挥中心安静下来。各岗位人员低头操作终端,数据流在屏幕上不断刷新。
苏悦走进来,手里端着一杯热茶。“你还撑得住吗?”
林晚摇头。“不用换班,我得等到行动开始。”
“你刚才用了三次‘心灵洞察之镜’,医生说过这种能力对大脑负担很大。”
“我知道。”林晚看着自己的手,指尖还在微微发抖,“但现在没人能替我做决定。”
苏悦没再说什么,只是把茶放在她手边,转身去了后勤区。
林晚调出全市地图。三个行动区域被打上标记:调查组将在铁西钢厂设伏,科研团队远程监控干扰系统状态,市场团队二十四小时轮班盯舆情。
一切就绪。
她逐个检查通讯频道。调查组已到位,伪装成维修工人进入目标区域;科研设备双机运行,随时可切换;媒体合作方确认会在第一时间配合发布通报。
突然,一个低沉的声音从科研频道传来:“如果对方还有后手呢?”
林晚听出了是谁。那个年轻的程序员,参与过三次方案调试,一直很沉默。
她关闭群聊,单独连线对方。
摄像头亮起,她直视屏幕,再次开启“心灵洞察之镜”。
对方脑海里的画面浮现出来——不是害怕失败,而是担心团队的努力白费。他熬了两个通宵写代码,不想因为一步差错毁掉所有。
林晚收回能力。
“我们不赌万无一失。”她说,“只做最周全的准备。你们的研究,已经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对方沉默几秒,点了点头。
林晚重新接入全域频道。
“过去三个月,我们破封锁、挖真相、攻技术、控舆情。”她的声音平稳,“每一步都被人说做不到。但我们做到了。现在,敌人在等我们犯错。我们就偏不犯。”
她停顿一秒。
“整装,待命。等我的指令。”
通讯频道里一片寂静。三秒后,各岗位依次回应。
“调查组,明白。”
“科研组,准备就绪。”
“市场团队,随时可发布。”
声音汇在一起,没有激动,只有坚定。
林晚关闭所有子频道,回到主界面。倒计时显示:四小时十七分。
她双手交叠放在控制台上,背挺得很直。疼痛还在太阳穴深处跳动,但她已经学会忽略它。
苏悦从后方走来,在副席坐下。她没说话,只是打开一份文件开始整理。
大屏幕左侧显示铁西钢厂的实时监控画面,右侧是全市网络舆情热力图,中间一条细线连接着三个部门的状态标识。
全部绿灯。
林晚看了一眼医疗终端。刚才系统自动弹出过两次警报,提示脑压升高。她点了关闭,又按了一次,将警报权限调为手动开启。
她不需要提醒,也不会停下。
这时,通讯灯闪了一下。是科研负责人。
“最后一轮测试完成了。”他说,“干扰场强度稳定,误差在安全范围内。”
“好。”林晚说,“保持待命状态,不要松懈。”
“还有一件事。”他犹豫了一下,“我们发现矿物失活后,残留信号有微弱波动,频率很低,不像自然衰减。”
林晚坐直身体。“什么意思?”
“可能是某种记忆性共振。就像……它还记得怎么被激活。”